馮利華
政府采購監督機制是當前保證我國進行有效的、科學的政府采購正常執行的基礎,雖然我們國家當前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構建起基本的政府采購監督法律體系,可是在日常的實際操作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使得日常的采購行為不夠透明合理,實行的采購程序也缺乏嚴謹性,使得采購管理制度有很多的漏洞,這些情況嚴重制約了政府采購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必須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使其可以順利科學的實施確保其不出現重大問題。
1.法律法規中采購程序設計的缺陷
當前我們國家實行的政府采購法律法規依然有著許多的不完美的地方,特別是在重點區域依然存在著法律空白,嚴重制約了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實施和執行。目前實施的《政府采購法》中有著很多的缺陷需要去完善,其中政府采購的重要方式就是公開招標,可是在法律之中并沒有詳細的中標原則,也缺少對投標之后需要履約擔保的相關條文。特別是缺少詳細科學的對供應商資格預審程序方面的規定,這就使得在政府采購監督方面出現許多問題。目前從所實施的政府采購法律體系之中很難發現有效的、有針對性的對政府采購供應商的監督機制。并且在政府采購法中也僅僅是做出了對政府采購法律法規以及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還有對采購范圍、采購方式和程序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監督,并對日常的執行情況以及政府的采購人員職業素質與專業技能做出了詳細的說明,可是對于最為關鍵和重要的采購之前計劃的編制與采購合同履行情況沒有進行詳細科學的說明和有效的監督。
2.政府采購監督權力虛置
從當前我們國家實行的政府采購監督體系可以看出,其監督主體基本上分為三類,分別是人大監督、行政部門監督以及社會團體監督。這三大主體是政府采購監督機制中主要的監督主體,但是目前的監督機制有著很多漏洞與缺陷,雖然當前我國在法律上賦予了人大監督的權力,可是卻沒有具體的規定對監督產生的否定結果如何處理。我們國家在現行憲法以及法律上都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人大財政審批監督的權限,可是對于這個過程中出現的預算、決算遭到否決之后的法律后果基本沒做具體合理的說明。雖然到當前依然沒有出現預算和決策案受到否決的現象發生,可是在實際情況中人大否決法院報告的現象是真實的發生了,這就使得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人大在對財政預算以及決算的時候實施審查控制的權利虛置。尤其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體制改革的深入,我國依然沒有在當前實施的法律法規中對人大在監督過程中的不作為行為應該如何處罰,需要承擔何種法律責任沒有具體詳細的規定,這就導致人大在進行采購監督的時候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導致的監督效果不理想甚至經常發生監督缺位的情況。行政監察部門在政府采購監督機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是其在日常的監督過程中經常實施的不告不理的中立原則,嚴重阻礙和影響了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執行,使得監督具有明顯的被動性與滯后性。
1.構建完備的政府采購監督法律體系
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要想在短時期內獲得改善就必須要不斷重視構建完善的政府采購監督法律體系,而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從兩方面入手。首先,要能夠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解決政府采購相關法律之間的沖突問題,不斷進行深入改革,在發展過程中使得政府采購監督機制能夠不斷完善。其次,填補采購監督機制中存在的許多法律空白。雖然我國目前實施的政府采購法中對所有需要進行的采購環節進行了合理的規定,可是在實踐執行的過程中缺乏操作性,不能很好的解決有關的問題和相應的阻礙。雖然政府出臺了許多管理辦法和規定,并加入了地方各級政府的管理制度,可是和當前急需的科學合理的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相比,依然有著巨大的差距,因此要不斷對政府采購法中關于監督機制的規定和說明要更加細化和具體化,使其在日常實施的時候更加具有操作性。
2.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購監督程序機制
我們在不斷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購監督程序機制的過程中,要注意下面兩方面內容:首先,需要不斷的健全采購監督體系,能夠在政府采購過程中的所有環節實施科學具體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將監督實施到所有采購的環節和內容之中。必須要增強集中采購機構對政府采購活動在監督上的力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發揮出集中采購機構的執行職能。其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內容不斷建立和完善內外結合的監督管理體制。目前在內部監督的過程中必須首要的增強采購人對政府采購活動的監督,能夠在源頭上減少問題的發生,使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真正發揮到實效。采購人必須要明白自己的職責和權利,能夠在招標過程中對所有環節進行監督,查看采購機構有沒有規范操作,能夠真正發揮好預算資金的作用,而且此時可以依法組建一支高效的驗收小組。此外我們也需要增強供應商對政府采購活動的有力監督,供應商為了實現最大利潤的目的必須要對整個招標過程實施細致的監督,對招標文件進行詳細的審查觀察其有沒有歧視性條款;對評標過程要進行深入詳細的監督,查看監督評標委員中有沒有根據相應的規定需要回避的,政府采購的過程中有沒有串標的情況發生;嚴格監督政府采購的中標結果,是否存在虛假形式投標或者是以次充好中標的現象發生。
3.建立分工明晰、責任明確的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體系
從現在的多地采購實踐中可以看出必須要在招投標過程中嚴格監管職能和職責,可以主動高效地監督政府采購的各個環節。如果在日常的政府采購監督過程中出現了不履行監督職責或者胡亂行使自己的監督職權的部門和個人,必須要根據相應的法律法規追究其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尤其要對負責政府采購監管的部門行政領導追究其責任。其次,必須要能夠盡快建立和完善分工明晰的政府采購管理監督體系。我們在進行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建立與完善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財政部門和其他部門之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監督管理中的分工。此外也要考慮到必須要強化審計監督與監察機關的作用,并且要抓住工作的側重點,監察機關必須要關注政府采購過程中所有涉及到的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以及采購供應商,查看其在整個商業活動中有沒有對采購所有環節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并需要對采購的方式以及采購的程序合理性實施嚴格的監督。
[1]王妹.如何完善我國政府采購財政監督機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