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敢濤
摘 要:本文通過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同業業務的發展展開討論,找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幾點改進對策。
關鍵詞:商業銀行;金融同業業務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證券機構和保險公司在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和保監會的鼓勵和支持下,進行了廣泛、深入地合作。從一般型業務合作上,銀行、證券和保險機構互為客戶,相互之間提供融資便利和資金支持。但我國商業銀行已有的同業合作大多數合作還停留在比較淺的層次,深層次的合作還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許多全面合作協議還僅僅具有備忘錄性質,一些合作條款在現實中還未得到落實和執行。我國金融同業合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我國金融體系的整體競爭力,推進金融制度市場化進程。
一、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同業業務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對同業業務觀念的認識不夠,管理模式不成熟。我國商業銀行對同業業務發展的認識不夠,缺乏統一性。多數商業銀行的同業業務仍然和公司業務放在一起。已經獨立建立同業業務的商業銀行在總行、分行和支行之間,對同業業務的認識和定義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從而影響了同業業務的拓展力度不平衡,投資力度不夠。
以往商業為銀行的同業業務主要在公司業務部、資金和清算等幾個部門進行管理,相對來說其營銷的組織形式就比較松散和多樣化,要想規范化的統一管理就比較困難。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難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1)歸口管理部門不統一,而且同業業務應征者較少;(2)適合市場競爭的人才少,政策統一實施效率低下,營銷資源沒有得到最優化的配置。
(二)違規操作帶來巨大隱患。相關資料顯示,在同業業務經營的過程中,不少銀行存在不規范的操作,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一些商業銀行將同業存款與一般存款會計科目混用,以達到虛增一般存款的目的;還有些代理收付業務,沒有履行報批手續,沒有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進行風險揭示、收益權違規轉讓等。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了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同業業務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商業銀行發展金融同業業務的策略
(一)加強同業存放業務。存款在商業銀行的業務中,屬于最基本和活躍的被動型業務。銀行的貨幣市場和利率市場在2005年變化巨大。同業存款因央行放開同業存款利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上升趨勢,利率開放后,商業銀行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同業存款的性質,改行期限管理,使之前的單一的同業活期存款發展為現在的多利率、多期限的復合型資金來源。而同業存款的穩定性也因定期概念的引入得到大大提升,資金運用部門從而更有計劃的安排資金運用,增加了同業存款的可運用性。另外,客戶資源和業務準入資格上的不同,使一些商業銀行出現了“有客戶無法做業務”,另一些銀行“能做業務沒有客戶”的現象。所以,國有獨資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可以采取相應的合作,利用各自的客戶資源,在利益共享的前提下引導存款流向,保證存款這一主要負債來源的穩步增長。
(二)利用產品加強同業業務的合作。如果雙方在本行開出的承兌匯票進行貼現時,優先考慮推薦客戶到對方去辦理,同時給予相應的優惠。如一方作為牽頭行,可優先考慮聯合對方銀團貸款(亦稱辛迪加放款),以期共擔風險、共同受益。開展某些新業務的合作。在貸款轉讓期間,貸款的全部權利由受讓方享有,在貸款購回后,貸款的全部權利由出讓方(回購方)享有,出讓方須向受讓方支付回購利息。因回購業務只須信貸資產的出讓方和受讓方雙方簽訂協議,借款人無須參與,手續較為簡單,信用風險也較小,在國外開展得相當普遍。
(三)提高支付系統業務合作。我國的商業銀行可以聯手創建銀行之間的支付系統的通用性,真正實現“一卡通”“全球通”“神州通”。聯合建立“商業銀行資金清算中心”,不僅有助于提高商業銀行的整理競爭力,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運營成本。而且,整合結算業務將是地域性商業銀行尋求聯合的一個突破口,符合全球銀行業整合潮流的做法。
(四)實現客戶信息共享。中小企業具有差異性大,分布不集中,信息搜集困難的特點,而且在產品需求上也具有額度小、時間緊、擔保落實困難等特征。更好地把握中小企業的風險,并以以上信息為基礎,共同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的信貸產品。另外,全國個人征信系統的社會化問題,需要合作雙方統一的聯合行動,形成社會資源的共享。國有商業銀行與股份制銀行在這方面能夠大有作為。加強同業合作,建立雙方客戶信貸資源查詢系統,客戶信息共享,聯合打擊逃、廢債企業與行為,共同治理企業信用,減少銀行信貸風險。
總結:金融同業在客戶、產品;政策、隊伍等方面競爭加劇的同時,在業務發展過程中相互依存、強強聯合的格局愈加清晰。要提高我國金融體系的國際競爭力,在現有的分業經營體制框架內,加強銀行、證券、保險機構之間在業務、技術和組織等方面的合作,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實現范圍經濟,這樣既可以有效規避金融風險在銀行、證券和保險機構之間的傳遞,又可以為客戶、為社會提供“一站式”全面的金融服務,使安全原則和效率原則得到兼顧和體現。可見,金融同業合作對我國金融制度變遷的推動作用較大。
參考文獻:
[1] 姚春利.銀行同業存款質押問題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3
[2] 沈濤.銀行同業合作服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山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