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翠艷


摘要:
通過對我國襪品現有標準進行對比分析,指出標準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襪品;標準;功能性;檢測;建議
1 ? ?引言
襪子是服飾的一個重要分支,起著保護腳和美化腳的作用。其種類及功能隨著科技進步和人們生活需求的日益變化而不斷更新。所以近幾年來我國對應新品類的襪子標準陸續實施。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這些產品標準,幫助企業控制產品質量,降低質量風險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現對這些標準進行如下解析。
2 ? ?現有標準
目前我國襪子的產品標準主要是行業標準,見表1。從各標準適用范圍來看,FZ/T 73001—2008《襪子》[1]適用范圍最廣,其他品種的襪子也可參照使用。所以目前在市場上的襪子標簽如五趾襪、運動襪等還有企業常常標注此產品標準。雖然不能算錯,但是企業只有選擇合適的產品標準,這樣才能更好地控制和保障產品質量,降低企業風險。
3 ? ?現有標準的檢測要求
不同襪品標準的內在質量檢測項目及檢測部位匯總見表2(這里對FZ/T 73018不做分析)。目前襪品標準中主要考核外觀質量、內在質量和使用說明等方面。
從內在質量檢測項目來看,除了相同的測試項目,《襪子》中還測試耐唾液色牢度,包括嬰幼兒的襪子。其他標準均不考核耐唾液,不適用于嬰幼兒襪品。對于壓力襪,因為其特點是下面緊上面松,穿到腳上后壓力由下而上遞減,踝部壓力最大,小腿次之,膝上最小。壓力值的檢測是壓力襪質量考核的關鍵點,故《壓力襪》增加了壓力值項目。
所有襪品標準對于起球性能、彈性回復性能、耐磨性能都不考核。但從實際穿著過程來看,襪子的起毛起球現象很普遍,尤其中筒和長筒襪起毛起球現象非常影響其美觀性。若襪子穿著過程中出現松脫扭轉,在走路或運動時不跟腳,則說明襪子的彈性回復率不好。還有襪底磨破的現象更直接影響了襪子的使用壽命,有時會使腳跟或腳底受傷或起泡。以上內容產品標準里均沒有考核,而歐盟標準里對襪底和襪跟的耐磨性則制定了專門的檢測方法EN13770—2002[8]。
從襪品標準的測試部位規定來看,除經編襪和針織襪套外,其他襪子標準中耐汗漬、耐摩擦色牢度均規定僅測試襪底。但國家強制性標準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9]規定,只有那些重量不超過整件產品1%的小部件不考核。而在實際穿著中腳面、腳踝、腿等部位不僅面積較大,也都會出汗和受到摩擦作用,色牢度很可能出現問題,但這些襪子產品標準中都沒有考核這些部位的色牢度。
對于成分測試部位的規定,每份標準中都不完全相同,因為襪品常常會采用多種紗線編織,織物結構也復雜。另外,最新發布的《針織五趾襪》是按照FZ/T 01053的規定結合公定回潮率計算的,更符合貿易的實際需要。其他標準則是按凈干計算。
從技術要求方面來看,各標準中合格品、一等品的指標不統一。例如pH值,《襪子》標準中對該項目要求最嚴為4.0~7.5,其他標準都按照最新的GB 18401—2010的規定為4.0~8.5。色牢度也存在相同情況,不同標準相同等級的技術要求差異較大。
從使用說明及標識方面來看,我國襪品標準規定得都比較詳細。除了按GB 5296.4的規定外,《襪子》標準中還規定高彈連褲襪33.3 Tex以上氨綸包芯絲襪標明“分特克斯”數,棉襪標明采用的紗線線密度,嬰幼兒襪類應在使用說明上標明“嬰幼兒用品”字樣;《針織襪套》中規定要標注產品款式。經編襪(褲)要求標明“九分褲、七分褲、五分褲”。所以企業在產品標示時應特別注意上述情況。
4 ? ?襪品功能性標準及檢測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變化,以及某些特殊行業的需求,各種聲稱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功能性襪品應運而生。一些企業也常常以功能性為賣點,甚至在標簽標識上注有某某功能,但是實際使用后其功能究竟如何不得而知。因為某些功能,例如穴位按摩功能、防皸裂護膚功能等,國家或行業里都還沒有制定統一的測試方法和標準。對于另外一些功能性諸如抗菌性、遠紅外功能性、阻燃性等雖然已有相應測試標準,如FZ/T 64010—2000 《遠紅外紡織品》[10],FZ/T 73023—2006 《抗菌針織品》[11] 適用于天然纖維、化學纖維以及混紡纖維制成的抗菌針織品,GB/T 17951—2006《阻燃織物》[12]適用于裝飾用、交通工具內飾用、阻燃防護服用的機織物和針織物。如果企業生產時主要采用FZ/T 73001《襪子》標準,而此標準中沒有引用那些功能性標準,也沒有考核功能性項目, 這會使得國家質量監督部門進行市場質量監督時缺少考核依據和評定指標,所以功能性產品標準和測試方法,急需配套完善。
5 ? ?建議
首先,要加快產品標準更新速度。只有更完善合理地考核標準,才能滿足消費者舒適、健康、安全的質量要求,以便指導企業生產,保證功能性產品的質量。具體建議如下:
1)可以刪除標準中色牢度指定檢測部位的規定,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GB 18401的檢驗規則執行,即除了重量不超過整件產品1%的小部件不考核,其他部位都應該考核,從而降低安全風險。
2)對于消費者比較關注的項目如起球性、彈性回復率等項目,可以在標準更新時予以增加。
3)統一成分計算方法,都結合公定回潮率計算。
其次,要加快標準的制定和研究。尤其是對襪品的功能性,如抗菌性、遠紅外功能性、阻燃性等可參考現有標準的測試方法和技術要求,盡快制定相應的產品標準。對于那些沒有測試方法的功能性項目,加強此方面的研究,以便滿足質量監督的需要和保護消費者權益。
參考文獻:
[1] FZ/T 73001—2008襪子 ?[S].
[2] FZ/T 73030—2009 針織襪套 [S].
[3] FZ/T 73031—2009壓力襪 [S].
[4] FZ/T 73037—2010 針織運動襪 [S].
[5] FZ/T 73041—2011經編襪 [S].
[6] FZ/T 73048—2013針織五趾襪 [S].
[7] FZ/T 73018—2012毛針織品 [S].
[8] EN 13770—2002 Textiles Determination of the abrasion resistance of knitted footwear garments [S].
[9] 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 [S].
[10] FZ/T 64010—2000 遠紅外紡織品 [S].
[11] FZ/T 73023—2006 抗菌針織品 [S].
[12] GB/T 17951—2006阻燃織物 [S].
(作者單位:上海譜尼測試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