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繼超
(山東女子學院 山東濟南 250300)
我國青少年跆拳道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①
牛繼超
(山東女子學院 山東濟南 250300)
健身、防身、修身是21世紀國際大眾體育的趨勢,人們已經漸漸認識到跆拳道在健身、防身、修身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加上簡單易學,不斷創新,因此世界各國練習跆拳道的人數每年在不斷增加。跆拳道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特別是在廣大青少年中更是異常火爆。該文通過對國內一些跆拳道(館)俱樂部教學內容和方式上的走訪觀察,發現青少年跆拳道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的不足和問題,針對現有問題及將來會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發展對策,結合韓國的一些教學內容和方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使我國青少年跆拳道在發展過程中少走彎路,旨在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國跆拳道在廣大青少年中的推廣和發展。
跆拳道教學 青少年 現狀 對策研究
跆拳道(TAEKWONDO)是韓國的民間技擊術,集力學、兵學、哲學、醫學、倫理學為一體,運用手腳技術進行搏擊的韓國傳統的體育項目。它由品勢(套路)、搏擊、功力檢驗三部分內容組成。長期堅持練習跆拳道,不僅對青少年發展身體形態、增強體質、培養良好品德有較大作用,而且對個性培養和人格塑造也極為有益。在我國隨著跆拳道運動在國內的推廣以及我國跆拳道在奧運會上奪金,跆拳道的發展更是上了快車道,各種跆拳道體育活動在全國遍地開花、各種跆拳道培訓班也開展的如火如荼。但在這紅火的背后隱藏著一些問題會影響、阻礙跆拳道的發展。查閱文獻發現,以往國內學者主要集中在研究跆拳道的技術分析方面、統計方面、開展項目的可行性方面,而對跆拳道青少年教學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為此,該研究針對我國青少年跆拳道的教學現狀,該如何借鑒韓國先進教學內容和方式,來進行跆拳道在我國青少年中的教學改革,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參加跆拳道練習的青少年,考慮到區域性特點,該研究以北京、廣州、南京、濟南四省市(各5家)共20家跆拳道(館)俱樂部為調研對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中國大眾跆拳道教程、以及韓國部分跆拳道專著,利用中國知網對青少年跆拳道教學的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共檢索177篇,為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論和事實依據。
(2)訪談法。
對調研對象的各地跆拳道(館)俱樂部的館長及教練員進行面談,并利用電子信件、網絡訪問其他跆拳道指導者。
(3)文件調查法。
根據目前我國跆拳道教學內容開展情況,結合韓國青少年跆拳道教學內容,設計了針對四省市跆拳道指導者的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0份,有效回收20份,有效回收率100%
(4)觀察法。
對跆拳道教學的過程進行認真的觀察,并對指導者的教學情況做出記錄。
2.1 教學內容現狀
隨著跆拳道在世界各地不斷地發展,教學內容也慢慢發生著改變。韓國目前在三項核心內容,即:品勢(套路)、交流技(實戰)、特技(擊破)基礎之上,又增加了一些更具實用和時尚的項目,如跆拳舞、跆搏操、護身術、雙節棍等等。這些項目更加迎合了廣大青少年的口味,也促進了跆拳道在各地的推廣和發展。國內各跆拳道(館)俱樂部結合各自特點,構建了適合于自己發展的內容。
就目前從四省市20家跆拳道(館)俱樂部調查結果來看(表1),大部分都是以腿法(打靶)和交流技(實戰)作為主要內容。這兩項內容所有被調查對象都有涉及。在基本動作、品勢(套路)、特技方面,北京、廣州都達到50%以上,要優于濟南、南京。跆拳舞在四省市調查對象中沒有超過20%,問及原因首先是沒有學習途徑、其次是編排、創作難度太大。在20家調查對象中,特別是人性教育、護身術方面,更是無人涉及。
2.2 教學所存在問題
(1)大部分跆拳道(館)俱樂部在教學時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練習過于注重,過多的素質練習不但對青少年身體發育不利,而且過度的疲勞和身體的酸痛會降低學習的興趣。
(2)教學時方法過于單一,方式過于陳舊。每次課的練習程序沒有新意和變化,長時間容易使學生們產生厭煩或降低學習興趣。
(3)對青少年教學時應循序漸進,特別是初學者應從基本的站姿、基本動作、移動基本動作開始學習。根據觀察部分跆拳道(館)俱樂部一開始就讓新學員踢腿法、練實戰,結果學員們不是因為腿疼不來練習,就是因為恐懼或受傷而放棄。
(4)一些跆拳道(館)俱樂部的指導者在教學時耐心不夠,習慣用恐嚇或侮辱性語言,比如:你真笨,你再做不對就不能回家等等,這些語言會打擊青少年們的自信,影響青少年們的學習興趣。
表1 四省市青少年跆拳道教學內容調查表(%)
3.1 內容的優化
(1)完善和優化跆拳道的教學內容,可提高青少年的參與度。針對目前跆拳道教學內容單一,應豐富教學內容。基本動作、移動基本動作、品勢、腿法、跆拳舞、跆搏操、護身術、包括韓國語,還有后期的實戰技術都可以編定成教學內容;不但可以讓青少年們全方面的了解跆拳道,而且內容多樣可以讓學員們提高練習熱情與興趣。跆拳道(館)俱樂部可以在內容選擇上可偏重于一些觀賞性高、娛樂性強、動感時尚的內容;如簡單的特技表演、護身術不但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使青少年們在真正遇到危險時保護自己。特別是與音樂結合的跆拳舞,既有節奏感、韻律感、又有力量感,隨著音樂出拳、踢腿、舞步,這個項目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如果結合著比較流行的音樂效果會更好。
(2)從表1中可以看到,四省市20家跆拳道(館)俱樂部,無一家涉及人性教育。加強人性教育對青少年的變化起重要作用,對于青少年來講指導者的話是比較容易接受,所以指導者的人性教育對青少年的變化起重要作用。跆拳道在韓國青少年中之所以普及率很高,家長們不單單因為通過練跆拳道可以強身健體,更主要的是在道館里能學到學校和家庭里教不到的人性教育,通過人性教育來讓青少年們知禮、懂孝、明事理。韓國跆拳道的人性教育涉及面很廣,上到節約國家資源,下到知道爸爸媽媽生日、爺爺奶奶名字都是教育內容。
(3)多組織、多鼓勵青少年學員參加一些跆拳道表演、交流,這類活動不但可以增加青少年學員們的自信,而且可以增強團隊意識。
3.2 教學的完善
(1)青少年練習時間不宜過長,適當強度可保持學生興趣。
根據青少年在運動中多表現為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的特點,指導者在課堂上要多采用直觀教學,避免安排過多的重復性活動和靜止性活動。合理的安排運動量和強度。運動量小,起不到運動效果。運動量過大,會引起渾身酸痛。過度疲勞和酸痛會使青少年們學習興趣下降,影響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2)將基本動作和游戲結合可培養興趣。
青少年神經活動的穩定性差,神經細胞易疲勞。針對青少年初學者多穿插游戲及比賽性活動,要將基本動作和技術設計在游戲活動中,比如:看誰踢的高、看誰踢得準等。
(3)教學內容的優化可建立興趣。
青少年有一部分具有靦腆膽怯、內向聲音小等特點,對跆拳道中的技術或腿法掌握較慢。在教學中應首先通過內容上的改變使她們建立興趣和信心,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利用分解教學法逐步練習。同時可以結合簡單的護身術,跆拳舞,韓國語等項目,使她們對跆拳道產生濃厚的興趣。
(4)調節課堂氣氛,使用鼓勵性語言可提高興趣。
輕松歡樂的課堂氣氛對學生們保持興趣,掌握內容,建立自信都有著促進作用。課堂上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如:你真棒、做得好、沒問題、再來一次會更好等等!這會增加青少年們的自信。教師幽默詼諧的語言、優美瀟灑的示范、再結合一些活潑輕松的游戲項目,既可調節課堂氣氛,拉近指導者與學員的關系,又可以使青少年們在快樂中完成學習任務。
(5)利用多媒體,網絡,視頻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跆拳道教學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視頻現代化教學手段;因為跆拳道基本動作,品勢動作的起始點、方向;跆拳舞的步法等重點和難點,學員們很難記住,容易使學生對技術產生錯誤認識。而多媒體、網絡、視頻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將優秀的動作范例,比賽過程在屏幕上展現出來。同時,還可以在學生們練習時錄制影像,用重放、慢放、定格等方法,來講解糾正動作。
(6)建立升級體系和等級考試可促進教學。
把不同帶別和不同內容聯系起來,建立升級體系。這對青少年長期練習跆拳道有著很大促進作用。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得知跆拳道等級考試是跆拳道發展中一項重要內容,許多青少年對練習后獲得跆拳道級位、段位非常感興趣。通過這種升級、升段體系不但可以根據帶別等級明確練習內容,使學員短期內能看到目標,更容易堅持。
(1)教學時應適當的練習身體素質,過于頻繁且量大,不但影響身體發育,而且影響興趣的保持。
(2)大部分跆拳道(館)俱樂部過于注重打靶和太早練習實戰。太注重打靶會使練習內容變得單一,太早練習實戰會使部分學員產生恐懼、增加受傷機率。
(3)跆拳道輔助手段不可忽視。特別是建立升級、升段體系和等級考試這些都對會對跆拳道在青少年中的普及推廣產生積極的影響。
(4)教學中往往只注重技術教學,教授學員們如何練習跆拳道,而忽略了精神方面教育的重要性。跆拳道主要是通過身體上的鍛煉而達到禮儀、忍耐、克己、廉恥、百折不屈這五大精神方面修煉的升華。技術方面教學是手段,達到精神教育才是目的。
[1]中國跆拳道協會,編著.中國大眾跆拳道教程[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
[2]郝秀君.群眾體育滿意度評價模型的構建[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2(2):24-27.
[3]牛繼超.跆拳道作為高校女子體育課程內容現狀與改革.中國高校女子體育與健康研究,2013:128-132.
[4]Eun- Sun Cho,Sin- Ja Lim.Jeong- Hyeon Kwak(Kyung Hee University).An Analysis of the Curriculum needs of the Department of Taekwondo[J].Journal of Korean Physic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for Girls and Woman,2010,24(4).
G8
:A
:2095-2813(2015)05(b)-0038-02
牛繼超(1973,3—),男,講師,博士,研究方向:跆拳道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