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丁伙中學 225000)
互動模式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淺析
李靜(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丁伙中學225000)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灌輸式的教學為主,這也就使得英語課堂的教學氛圍比較沉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久之,就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這樣的結果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難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在英語教學中,采取互動式的教學,授課期間通過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充分地體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逐漸實現理想的課堂教學。因此,本文結合以下幾點,論述英語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初中英語互動教學
有人說:“樂學才能善求。”也就是說'學生只有在主動求知的情況下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激趣的目的就是在于變逼迫為引導'讓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時變苦學為樂學'把求知英語知識成為他們最大的內在需要。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設計一些新穎有效的教學策略'其中'新穎有趣的導入是上好一節英語課的前提條件。在新課伊始'教師可以一種幽默有趣的教學方式以舊帶新'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去探究一些新知'這樣也能快速地讓學生進入到良好的準備狀態'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讓他們對新知識產生一種探求的渴望。
例如'在教學Unit4 Do lt Yourself:How to make a banana shake?(怎樣制作香蕉奶昔?)的相關內容時'為了突出教學效果'我把制作好的banana shake展示給學生看。上課開始后'播放圖片給學生看'學生在觀看后'再回答我提出來的問題:Can we drink the fruit?(我們可以喝水果嗎?)Today,Ishallteach you how to make a banana shake.(我告訴你們如何制作奶昔。)這個時候我給學生展示了帶來的一些水果實物'比如bananas,knife,blender(攪拌機)等'接著再教學生一些新的詞匯:peel the bananas(剝香蕉),cut up(切碎),turn on the blender(打開攪拌機)'一邊說一邊演示給他們看'然后再將現場榨好的banana shake(香蕉奶昔)分給大家品嘗。課堂的氛圍也在其樂融融的狀態下推向了高潮。課堂教學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想實現互動式的教學模式'首先就要重視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盡可能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都學有所得'讓學生在有疑問、有迷惘、有討論的課堂上'促使他們之間的良好互相和配合'相得益彰。在互動的過程中'很多學生的見解和想法'有時候也是教師想不到的。在互動中'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得到相應的提高'逐漸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在這互動教學中'學生也有足夠的時間展示一些自己的個性'教師也能在互動中掌握一些學生的學習情況'師生雙方在互動中成為教育的共同受益者。
比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精心地為學生設計一些有層次、多方位的互動平臺'因人施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每一節課當中'讓各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在互動中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英語知識的信心。在互動中'教師要對差生付出更多的關愛與鼓勵'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教師要給他們具體的指導和幫助'培養他們說英語的勇氣;當他們取得點滴進步的時候'要及時地肯定和表揚他們'有意識地讓他們多開口'多表現'讓這些后進生去體驗學習英語知識帶給他們的成功和樂趣'讓他們產生上進的動力。當這些后進生的整體英語能力得到提高的時候'全班的英語成績也就隨之得到提高了。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組際交流是推動小組活動發展和延續的最佳途徑'同樣也是培養學生言語技能以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重要環節之一。這也是開展互動式課堂教學的關鍵。比如'在組織學生學習Where is my backpack?(我的背包在哪里?)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事先把要學習的單詞“Table,Bed,Sofa,Chair”等都標記下來'讓學生合作共同交流。經過激烈的討論后'學生也會對課文的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互動教學中'英語教師一定要發揮好指揮者的角色'當學生在互動中出現問題時'要不失時機地給予引導。最后'師生共同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必要的歸納和總結。在互動中共同取得進步。
英語教學中'互動教學模式的建立也是順應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同時也是對新課程改革的有效嘗試。互動教學主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質量'為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和發展奠定好基礎。在互動教學中'教學的目標也由知識本位轉向以發展為本位的轉變'這也體現了知識、能力與態度的有機整合。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只有讓師生充分地互動起來'彼此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獲。通過課堂的有效互動'師生雙方也能夠不斷地發展并更趨于和諧'進而再逐漸地形成教學互動的統一體'為促進教與學的共同發展打好基礎。
[1]蔣宗堯.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基本功[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2]陳上思.談初中英語互動參與式教學[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8).
[3]黃曉霞.初中英語口語互動教學優化對策探討[J].學術研究2012(9).
[4]蔡慶左.如何進行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4(1).
[5]朱蘭芳.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3).
(責編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