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縣財政局 張莉莉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地方財政收入的不斷提升,財政收入的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在財政收入中占有較大比重的土地出讓金。由于我國在土地收讓金在財政方面的監督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對我國的財政監督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因此,本文探討了土地出讓金在地方財政總收入的比重,以及土地收讓金存在的問題,提出通過建立統一的財政報表,從而加強入地出讓金財政的監督。
通過對我國指數研究院對城市土地出讓金的數據監測可知,我國城市中杭州出讓金在地方財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全國城市中居于第一位。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地方土地出讓金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占有200%以上的比重[1]。而北京則達到了42%、46%。這與我國指數研究院提供的土地出讓金所占比重的數據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導致其存在差距的原因為:
由于分母數據的引用不一致,是導致其數據有著天壤之別的主要原因。將土地出讓金的數據作為分子,地方財政收入作為占比的分母。其地方財政收入不可以和地方一般預算的收入相同。地方財政的收入主要由地方的一般預算收入加上基金預算的收入而得來的。土地的出讓金是地方基金預算中的一部分。而媒體所用的分母是地方的一般預算收入,從而導致夸張了土地出讓金的所占比重。若=根據我國指數研究院口徑看來,土地出讓金所占比重應該是25%左右,這樣就超過了5個點的財政部口徑。由于我國指數研究院調查的數據中并部包括土地出讓金低的縣,這也是導致數據夸大的原因之一。
由于土地出讓金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因此土地出讓金是地方財政收入中的重要組成。在像地方人大作報告時必須在財政報表中加入土地出讓金。但是通過對各個城市財政局的官方網站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在預算報告或者是財政數據里均沒有體現出土地出讓金的數據,預算報告中,地方財政甚至詳細的披露了數額過小的稅費增長情況,卻沒有半字提及數額超大的土地出讓金的情況。導致人民代表基本的知情權嚴重縮水,更無法進行有效的監督。
在地方財政的預算報告中,一般預算收入與地方財政收入十分容易混淆[2]。普遍地方財政收入值得僅僅是一般預算的收入,但是有些城市的地方財政收入還包含基金預算的收如,甚至還有一部分城市的預算報告中根本不存在預算收入以及基金預算收入這類專業的術語。同時,除了地方和地方財政之間的財政術語存在不統一的情況,并且地方和中央之間的術語也存在著不統一的情況。導致財政術語較為混亂,并且地方財政數據的可比性缺失,導致研究人對于口徑不容的財政數據無從下手,人大代表在進行預算報告的審議時也很難適應,同時,區域之間沒有辦法進行組織干部的績效考核。由于財政報表的不統一,導致地方財政不僅嚴重縮水,還存在著較為混亂的情況。
想要進一步促進財政信息的公開化,從而為其決策與監督提供方便,必須要規范財政的術語,并將財政的報表統一,這項工作勢在必行。否則財政賬目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部情緒。本文根據地方財政收入的報表格式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財政報表:
圖1.財政報表
想要使財政信息能夠充分披露得到保證,可以將財政收入的總表中設置七個科目,分別是一般預算收入、政府性的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的經營收入、保險的保障基金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和財政的總收入、在進行上解以及返還并轉移支付后的地方財政收入。通過設置七個科目,可以將地方的財政收入充分的反映出來,政府支出應該統一全國財政支出的科目與報表,這樣反映的更為全面,從而便于監督財政的支出情況。
主要是以政府做擔保的投資平臺,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其地方負債率在較短時間內快速的飆升,體現了地方融資平臺具有較高的風險[3]。由于很大一部分的縣級平臺利潤較低,甚至沒有利潤,由于高負債且低收益導致了地方政府成為不良資產中巨額反彈嚴重的風險隱患。這一系列的投資行為本質上來講屬于政府的投融資行為,因此,財政部門必須予以披露,要不然財政報表將缺少完整性。并且,地方人大擁有監督融資平臺的財政擔保以及投融資數據的權利。
財政屬于公共之財,因此,財政必須具有公開性和透明性,并接受監督。對于目前的形式而言,必須馬上將財政術語統一,將財政的報表規范化,對地方投融資平臺的數據進行披露。進一步加強監督地方的土地出讓金已經刻不容緩。財政信息必須公開化,不可以隱瞞或虛實。否則將無法進行財政監督的工作,影響我國地方財政的整體發展,無法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1]彭曉峰,孫凌嵐.建立統一的財政報表加強土地出讓金的財政監督[J].財政監督,2012(05):135-136
[2]胡小杰.我國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法律制度研究——以土地公有制為視角[D].內蒙古大學,2014(02):167-168
[3]丁靜.引入土地出讓金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模型及其政策涵義[D].浙江大學,2013(06):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