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三德(廣州市中醫醫院雜病科主治中醫師)
經常“飯困”絕非吃飽了撐的
◎文/高三德(廣州市中醫醫院雜病科主治中醫師)
飯氣攻心引起的困乏,與米飯有很大關系。我國的飲食碳水化合物比例很高,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很高。這樣在飯后半小時左右,體內的血糖迅速上升,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隨后又使血糖迅速下降,這會使人昏昏欲睡。
高蛋白食物給胃和肝臟帶來的壓力都較大,而高脂食物排空慢,需較多的膽汁,因而,在攝入過多蛋白質和高脂食物之后,縮膽囊素的水平會上升,人也較易困倦。
建議:想降低食物的餐后血糖反應,要適當減少淀粉類主食的總量;把主食部分換成大麥、燕麥、糙米或豆類和薯類;不要吃太多的蛋白質和脂肪,多吃新鮮蔬菜。
飯后更多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統,腦部供血相應減少。對患有腦動脈硬化的老年人來說,本來就有腦供血不足問題,“飯困”現象會更明顯——甚至一靠椅子就睡著了。
建議:如果發現家里的老人(尤其有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者)常常有“飯困”現象,建議到醫院做相關檢查,按醫囑服用降血脂、改善腦部血循環及抗凝藥物,以防腦缺血引發腦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