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坦
舞蹈編創是藝術的再現,展示著對作品的審美理解和表現美的能力。文學作品搬上舞臺,把文學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生動、鮮明、感人,是當今舞蹈編創的一種趨勢,也是用舞蹈展示文學藝術的重要媒介。舞蹈編創用藝術的語言將作品生動地搬上舞臺,既增加了舞蹈的文學底蘊,也用形象、直觀的表演藝術將中國文學藝術的魅力在舞臺上展示出來。《金大奶奶》是臺灣六、七十年代現實主義作家白先勇的處女作,作者以老辣的文筆、孩童的視角講述了封建社會中被戕害和吞噬的悲慘女性——金大奶奶的悲慘故事,展示了封建社會女性的悲劇形象。本文以《金大奶奶》文學作品為創作背景,通過對時代背景的把握、人物性格的分析,運用舞蹈編創理論來進行舞蹈創作,通過舞蹈結構的設計、舞蹈層次的把握和舞蹈動作、道具背景的運用來展現金大奶奶悲劇形象,將《金大奶奶》改編成舞蹈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金大奶奶的悲劇藝術形象。通過自創舞蹈,可以深入了解舞蹈創作方法,更好地以舞蹈形式塑造文學作品人物,對推動小說《金大奶奶》的研究和文學作品舞蹈編創的探索,將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舞蹈編創首先要綜合各種適合你所要表現內容的因素。作為創造性地藝術、就要有技術性和特殊能力、還要有特別的藝術手法。在與舞伴合作關系之間、與音樂的配合關系之間、充分利用道具等都與創造性產生關聯,讓豐富的思考、全面的操作、流暢而自由的展現,并很快獲得創造的形式和感覺。技法不過是一種方法,是把動作進行藝術處理的一種方法,它并不能代替創作,創作是“法外”,而不是“法內”,創作者永遠都在不斷創作出新的東西,新的動作,新的組合方式。用自己的法力方式來改變原來的動作,重新組合,這就是“標新立異”。
結構就是根據主題的需要,按照各事物的內部聯系和發展規律,所進行地各個部分的分配和布局,從而組成的整體形式。
舞蹈結構是一種動作有規律的聚集方式,它支配動作,對動作進行合理的分配,它體現相關聯動作的本質。在舞蹈創作中,結構并不是單純地把動作與動作、動作與技術,動作與任務關系組合在一次,而是向舞蹈者編導者提出挑戰,并召喚著那些有創作欲望的人們去追尋,去迎接這種挑戰。作為使命,結構把舞蹈現象的一切都作為提示啟發創作者的本質意義,并且把它變為舞蹈的形式所表現出來。
舞蹈結構是一部作品的框架,舞蹈編導通過它將舞蹈的主體思想表現出來。舞蹈的結構樣式受舞蹈的主題所制約,舞蹈的題材不同,就相應有不同的舞蹈的結構樣式。舞蹈編導個人的氣質和藝術修養程度也決定與它相應的結構模式。因此舞蹈的結構樣式應是從舞蹈編導的思想中自然涌動出來的,它不受各種固定模式的束縛。
本舞蹈雖然這是個小型群舞的作品,但是其中也有很多獨舞的表現形式,因為獨舞形式的出現是抒發人物內心情感、刻畫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例如舞蹈當中金大奶奶的角色,在獨舞的動作選擇方面,就選擇了一些能夠表現憤怒、后悔以及懦弱膽小的動作,來表現金大奶奶這個悲情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舞蹈當中上海戲女的角色,在獨舞的動作選擇方面,選擇了一些能夠表現嫵媚、性感、浪蕩以及水性楊花的動作,充分體現上海戲女這個風塵女子的人物形象。而金大先生的角色,就選擇了一些能夠表現蠻橫、愛答不理、沉迷于柔情之中、以及朝三暮四的動作,充分體現了金大先生這個披著文人外套的封建主義地痞流氓形象。
該作品運用的最多的是編創手法中的“延續變換”技法,從形式上看是單人舞與雙人舞在同一空間舞蹈,它的最大特征是,便于人物矛盾的沖突體現和人物情感的互為烘托。但是必須要掌握好一個“度”的問題,要處理好單、雙之間的關系,否則就是各自為陣,達不到三人舞的目的,互為變換也就不流暢。
在戲女與金大先生兩人纏綿時,金大奶奶在道具外的空間表現自我情緒的釋放。當兩人肢體上的親密無間的動作表現出來時,金大奶奶的動作感覺也發生了變換,變成了憤怒、糾結、失望以及心寒的感覺,她的憤怒與兩人的纏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得觀眾在觀看時更加清楚看到了事情發展變換的層次。當金大奶奶要試圖靠近金大先生,換回他對她的好時,金大先生還是延續了先前的躲閃動作,讓金大奶奶一次又一次失敗落空。但戲女卻在一度空間表現出對自我的高度欣賞與高傲的姿態,即使金家兩人在同一空間內動作,卻毫無情義可講,更好地使觀眾理解金大奶奶生活的不幸,為她的悲情角色提高了看點。
在該舞蹈的人物塑造方面并沒有像原著那樣使用這么多主人公,因為對于舞蹈來說,三個主人公的角色來編創一個群舞是足夠的。金大奶奶是一位懦弱隱忍,輕易相信他人的話,看不透身邊的人和事,追求愛情,專一順從,誓死保衛心中那完美而又受傷的愛情。但一直被他人玩弄于手掌之中,屢次受騙受傷,財產也被他人霸占傷心欲絕,是封建主義統治下傳統中國婦女人的悲慘遭遇受害者。金大先生是一位骨子里就朝三暮四,沉迷于美女溫柔的懷抱之中,無法自拔,欺騙他人感情,善于偽裝成好人的模樣。在大城市學會了各種油腔滑調的負心漢,詭計多端,心狠手辣為了搶奪金大奶奶的財產而不擇手段,是封建社會那些借他人之力走到富足生活的,披著文人外套的地痞流氓形象。上海戲女是一位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及目的,出賣自己的愛情,勾引迷惑他人,逢場作戲,對人出手兇狠毒辣,沒有愛心同情心,是封建社會的風塵女子的真實寫照。
綜上所述,舞蹈的編創手法是一部舞蹈作品好與壞的重點所在。舞蹈結構的靈感來源,有的來源于生活,有些則來源于文學作品中。從好的文學作品中提煉、借鑒完整的故事情節、矛盾沖突、人物描寫,能夠更好地豐富舞蹈的題材與內容,更好地提升舞蹈作品的文學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