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麗明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021)
信息技術的不斷深化,給企業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企業資源的集成化管理和優化配置成為現階段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企業總體實力能否最大化呈現的決定性因素,也是現階段激烈市場競爭對企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ERP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主要建立在人事、績效和薪酬3者之上,隨著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深入,將企業人力資源配置與企業的未來發展戰略相融合,使人力資源管理應用模型滿足不同層次業務的實際需求。
此設計充分利用集成化思想,根據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發展過程中的核心業務進行人力分配,現階段其內部集成化主要包括人事、薪資、招聘、培訓、考勤、合同、福利、績效、經理自助與員工自助等大模塊,并對其各模塊的關鍵角色職責及權限進行準確詳細的界定,通過有效手段實現各模塊關鍵角色的及時信息溝通,從而實現各模塊協調作業。其外部集成化主要表現在對企業所在的供應鏈的人力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包括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挖掘、吸引供應鏈人才、建立可用的人才數據庫;積極尋求與上游企業人力資源工作對接的機會;與同行業企業進行一定程度的人力資源整合等,例如,現階段較常使用的企業博客,就是加強供應鏈企業相互了解,吸引外部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ERP-HR系統外部集成化的一種表現。
ERP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主要是建立在人事、績效和薪酬三者之上,此3種模塊就是其關鍵模塊。人事管理模塊為ERP系統提供企業所有員工信息,通過ERP系統對企業內部組織形式和經營狀況準確全面的分析,完善組織結構形式和人員配比,并動態反映出人員流動超、缺編情況,明確劃分各部門崗位職責,并確定出詳細的衡量標準,在此基礎上整合具體的人員信息,找到切實符合崗位需求的人才。人事管理模塊的設計質量直接決定了企業組織機構設計與現實產業需求之間能否實現平衡。薪酬模塊是ERP系統的主要調節工具,通過建立符合企業發展水平的薪酬福利參考標準表和薪酬福利計算公式,使企業形成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為企業員工制定動態的薪酬福利變化調整規則及管理檔案,使員工對薪酬管理認識清晰化,并能對個人薪酬福利變化有一定的預見性,這有利于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實現工資管理與薪酬福利協同作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反應企業發展狀況的動態圖??冃K把績效評價中涉及到員工需要加強方面的建議作為培訓要求,提交給ERP培訓系統,對轉正員工的考核,要將其考核結果直接轉交到招聘系統,作為相關職位轉正和招聘的參考依據,員工的調動事先也必須經過考核,ERP系統考核可以為人事管理模塊做出準確判斷提供依據。
CSFs即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計劃,隨著科技的發展,企業發展由傳統的市場導向向人才導向轉變,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趨勢越來越顯著,所以ERP-HR實施需要高層領導給予足夠的重視,制定詳細科學的總體規劃,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重組,注重業務進程的連續性和業務氛圍的人性化,建立全面準確的基礎信息數據庫,由專家對企業人力資源現象進行分析并提供科學準確的發展思路,將人力資源管理與信息化科技進一步結合,形成系統化的管理模式。
進入21世紀后,國家加大了對企業信息化的重視程度,提出了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發展要求,信息化科技得到了迅猛發展。ERP作為新形勢下的管理模式逐漸受到企業的重視,而且其效果也在短時間內得到驗證,但現階段我國企業對ERP模式的利用并不充分,很多企業仍停留在觀察階段,部分企業雖積極的進行相關探索,但也只能對其部分功能進行開發,并沒有實現大規模的全面利用。據不完全統計,現階段我國真正實現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與ERP高度整合的企業不超過10%,而西方發達國家已接近50%,由此可見,現階段我國基于ERP的人力資源管理整體水平較低,ERP應用意識不足、人力資源管理基礎薄弱、內外集成水平偏低、企業投入不足以及人才信息化建設不全面等因素制約著我國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我國現階段卻存在諸多限制因素,因此,更顯現出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緊迫性和必然性。
基于ERP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是在信息科技和市場競爭雙重刺激下產生的,其可實現對現有人力資源的最優化配置,而且可有效提升對供應鏈人才的管理力度,是符合現階段企業總體競爭實力提升的有力手段,企業應積極利用。
[1]陳進勇.基于ERP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研究[D].成都:西華大學,2011.
[2]何春柳.一心堂ERP人力資源系統實施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4.
[3]黃繼峰.基于ERP的企業管理信息化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