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
(利潔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保障勞動就業,增加財政收入,促進市場繁榮,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經濟發展等方面。然而,在充分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中小企業的發展與壯大受到諸多限制,原因在于,受其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響,中小企業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企業市場營銷戰略。由此可見,企業市場營銷戰略對中小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根據格隆羅斯定義,市場營銷是指在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的業務經營活動旨在滿足消費需要、實現企業目標,包括分析市場機會、選擇目標市場、制定市場營銷戰略以及管理市場營銷活動4個步驟。企業的經營戰略一般包括產品戰略和營銷戰略,合理、有效的市場營銷戰略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資源利用率,保證企業戰略全局的實現。
按照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目前擁有1000萬家中小企業,其中99%以上的注冊企業均為中小企業,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在生產總值、銷售收入、出口總額以及實現利稅等方面也不甘示弱,分別占到全部企業總值的61%、58%、42%、61%。作為一支不可忽視的經濟力量,中小企業有效地解決了勞動就業問題,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鮮活力。但是,從國家層面來看,不論是政策還是資金均傾向于大型企業;從地方政府層面來看,個體工商業在投資、見效、解決城鄉剩余勞動力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地方政府青睞于發展個體工商企業。顯然,在政策、資金等外部因素方面,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在技術設備、信息建設和職工素質等內部因素方面,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同樣處于弱勢地位。如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加之中小企業存在產業結構調整混亂、專業協作分工落后,產品特色不夠突出,缺乏創新營銷戰略以及企業長遠發展目標模糊等問題,這些因素制約了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只有21.9%的中小企業真正采用市場營銷策略,即依據市場分析,改進自身的服務或產品,開展營銷活動。有近80%的中小企業尚未樹立正確的市場營銷理念。調查中,31.2%的中小企業管理者認為廣告和推銷是保證企業銷量的關鍵因素;48.1%的中小企業管理者認為以迎合市場所需為導向而制造、銷售產品,即為成功的市場營銷。由此可見,我國中小企業的管理者以自我生產為中心,忽視市場調研與分析,把產品銷售等同于市場營銷,對市場營銷認識片面,造成市場營銷理念相對落后。
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競爭優勢在于擁有自己的特色產品,靈活性的生產經營方式,并以此為基礎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品銷量。現實卻是,在接受調查的中小企業中,63.2%的企業沒有自己的研發部門,75.3%的企業沒有自己的發明專利,60.7%的企業沒有接觸過電子商務,38.2%的企業負責生產大型企業的配套產品,僅23.1%的中小企業擁有自己的特色產品。由上述數據可知,對于市場營銷戰略多數中小企業缺乏理性應對,只有1/5的中小企業能夠抓住市場機遇,迎合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制定理性的市場營銷戰略。
多數中小企業的市場營銷方式仍舊停留在拼廣告、找代言、吃回扣以及打價格戰等傳統階段,對產品、服務質量以及企業形象建設缺乏足夠的認識,即使制定了市場營銷戰略,也難以落實到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之中,大多時候成為中小企業的裝飾品。中小企業的市場營銷主體是消費者和競爭者,如果沒有進行充分的目標顧客和競爭對手分析,缺乏較強的產品決策能力,產品定位模糊,品牌意識薄弱,推出的產品沒有市場需求,缺少系統、完整的市場營銷方式,勢必影響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
調查顯示,我國多數中小企業的經營領域局限于傳統行業,在競爭模式上,尤其是一些生產相似產品的企業,主要采取競相壓價的方式搶占有限的市場資源,最后多以兩敗俱傷的結果無疾而終,不利于中小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由于中小企業市場進入速度較慢,這種低水平的競爭模式束縛了中小企業改進營銷策略,提高產品質量的競爭之路。
目前,我國的企業形式多為分散型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在內、外因素的影響下,缺乏強烈的創新意識、競爭意識,對企業發展存在認識誤區,導致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難以站穩腳跟,或者停滯不前。因此,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要想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合理、有效的市場營銷戰略必不可少。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各樣的產品更加普遍化、大眾化,若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引起消費的注意,則需要中小企業在產品特色上多下功夫。生產特色產品,走個性化道路,針對特色產品制定配套的市場營銷戰略,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落后的市場營銷理念,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要建立科學的市場營銷價值觀,樹立合理的市場營銷理念,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自身優勢,為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全球一體化進程逐漸加快,許多中小企業的硬件標準基本相當,產品質量、價格日漸趨同,導致中小企業不具備明顯的競爭實力。針對這種現狀,中小企業要融入市場,走近消費者,另辟蹊徑,加強產品包裝、性能以及款式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同時,市場營銷理念的創新之處還體現在服務競爭方面,作為一種新型競爭方式,服務競爭要求為消費者提供優質、貼心和特色的服務。
鑒于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限制,中小企業要針對產品制定標準化和差異化的策略。對不同的消費者,中小企業不可能生產完全對應的產品,采用標準化的產品策略,即根據市場需求,生產統一的產品;差異化的產品策略,主要適用于新型產品和處于衰老期的產品。大型企業逐漸放棄銷量下降、利潤減少的衰老期產品,但這些產品仍受到部分老顧客的青睞,中小企業可適時地小規模生產,滿足市場的慣性需求。
產品的價格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合理的價格策略對中小企業建立科學的市場營銷策略具有重要作用。價格策略的制定除了要考慮企業生產成本,還要兼顧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彈性定價機制應運而生。相較于傳統的價格策略,彈性定價機制能根據區域條件、消費主體以及競爭對手的不同及時做出價格調整,優化中小企業的整體利益。
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中小企業開創了新型市場營銷模式,尤其是近年來,許多企業開始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經營活動。相對于傳統的市場營銷模式,電子商務平臺因其高效性、便捷性以及成本低等優勢廣泛應用于現代企業。中小企業可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展現自己的特色產品,實現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無障礙溝通,進行市場調研、分析,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及時調整市場營銷戰略。此外,由于多數中小企業缺乏品牌優勢,電子商務平臺的使用為中小企業創造了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使其在網絡上實現資源信息交流與共享,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商業帝國。
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對中小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世界范圍內,企業競爭方式、內容愈加復雜,但信息資源越來越豐富,產品更新速度加快等趨勢為中小企業提供了發展契機。中小企業要結合自身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在認清自身優勢和劣勢的基礎上,揚長避短,選擇合適的市場營銷策略。
[1]戴耿良.中小企業營銷戰略探析[J].改革與開放,2010(5).
[2]宋治萍.當前中小企業市場營銷問題及對策研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2(7).
[3]張亞平.論中小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J].商場現代化,2012(21).
[4]王雙萍.中小企業市場營銷發展戰略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3(6).
[5]徐俊.中小企業營銷的優劣勢分析及其營銷戰略的選擇[J].生產力研究,2013(8).
[6]姜仁良.我國中小企業市場營銷戰略選擇[J].北方經濟,2015(3).
[7]薛君.我國中小企業的市場營銷戰略及其運用模式[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