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華,張艷麗,閻瑞華
(佳木斯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慕課環境對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周國華,張艷麗,閻瑞華
(佳木斯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慕課是一種新型的授課方式,其主要是利用網絡開發出更多的學習資源,以興趣為導向,提供在線學習,不受時空限制。在慕課環境下,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要考慮慕課環境對大學生思想、學習方式的影響。教育人員要針對媒介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對策,提高教學水平。
慕課;大學生;媒介;素養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學的教學方式也不斷改進與創新,在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下,慕課成為一種先進的課程開發模式,受到了大學生的追捧,在應用過程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主動性。慕課是網絡教學,屬于開放式教育,其課程涉及的內容比較多,范圍也比較廣,很多課程都是免費的,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自行安排。本文研究慕課環境對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影響并提出相應對策。
慕課(MOOC)是指“大規模的”“開放的”“在線的”課程開發模式,是基于傳統發布資源、網絡資源的綜合型課程開發模式。采用慕課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綜合型人才,慕課的授課形式比較特殊,是以話題的方式將學習內容聯系在一起,每周都會更新話題,學生可以在這種學習環境下討論問題,閱讀大量的信息與知識,還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在學習過程中,不同的課程會有不同的測試,這種測試比較頻繁,而且分期中、期末考試,還會進行評分。慕課是一種新型的授課方式,其提供的材料都分布在互聯網中,而且不會受到地點或者時間的限制,學生可以自己安排時間,只要有網絡與計算機設備就可以進行學習。
媒體素養是傳統素養(聽、說、讀、寫)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們對各種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讀能力,還包括使用寬泛的信息技術來制作各種媒體信息的能力。媒介素養不僅是現代人文化素養、整體素質的一部分,更是素質教育的靈魂。當代大學生肩負著建設國家的重任,作為媒介接觸的主流人群,他們的媒介素養及整體素質決定著國家未來的整體實力和形象。“慕課”的教學方式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突破了封閉的校園環境,對大學生的媒介素養產生了較大影響。
2.1學習場所的改變
“慕課”是網絡學習,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只需要電腦、手機等和網絡鏈接即可。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教室將將不再是大學生必需的唯一的學習場所,新的教室、新的課堂、家庭作業、課后討論以及結業考試都可以在網絡中進行。可以說,有網絡的地方就有課堂,就是教室。
2.2學習規律的改變
“慕課”是開放的,這種開放并不是特指對所有人開放,而是人們可以自由地在“慕課”中學習,這改變了學生的學習規律。學生可以在“慕課”中隨意暫停和回放,反復學習重點及難點問題,也可以在“慕課”中真正實現“翻轉課堂”。
在當前社會環境下,學生對慕課這一授課方式比較感興趣,為提高學校媒介素養的教育水平,教師要加強對慕課環境的研究,了解慕課的教學理論,并借鑒國外的研究經驗。我國對慕課教學方式的研究比較少,相關理論體系還不標準,研究人員要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將媒介素養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
3.1提供更多教育平臺
在當前網絡環境下,學校要根據教育環境以及社會發展現狀,改革教學方式,要提供更多的媒介素養教育平臺,可將媒介素養教育融入到社團活動中,還可請傳媒教育專家舉行講座或者做學術報告,以傳播媒介素養知識,學校還可以組織大學生進行媒介信息討論,通過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2提供實踐的機會
大學生為了提高媒介素養,需要不斷參與實踐與練習,學校要多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例如,大學中的廣播站,本身屬于媒介機構,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媒介資源,在宣傳某項活動時,也需要利用媒介資源,這些活動可以由學生自己開展,通過親身參與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在制作節目時,學生需要拍攝DV,還需要進行新聞采訪,這種媒介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經驗,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3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學校還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教師要學習新的媒介知識,還要了解慕課的教學方式,學習慕課教學的優點,從而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媒介知識。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還要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這樣才能提高教育水平。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定期接受培訓,學習新知識以及新的教學方法,提師資水平。
慕課是一種新的教育方法,其打破了傳統的教育觀念,優化了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媒介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媒介素養。在了解慕課環境對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影響后,學校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順應社會發展形勢,利用網絡技術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組織實踐活動,使學生投入其中,親手制作媒介資源,提高其綜合素質。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4.191
G640;G206
A
1673-0194(2015)14-0247-01
2015-05-22
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12b63);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GBC1212103);佳木斯大學教育科研項目(JKB2012—016)。
周國華(1979-),男,黑龍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數字化學習環境創設、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