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暉,柳長華,宋 歌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北京,100700
符號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原始時期人們就開始使用符號作為一種記事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符號也隨之發展演化,產生許多具有特殊意義的圖形符號,也形成了最樸實原始的符號行為。當今世界是“符號的世界”,圖形符號簡單、深刻地將其所包含的意義傳達給人們,扎根于生活的點點滴滴。標志是表明特征的符號,各種機構的商標標志都是由具象和抽象的圖形符號組成。現今在大街小巷可以隨處看到醒目的招牌,各企業機構也都有自己獨特的商標標志,這些標志使人們可以更加快速了解企業或機構的文化特征,便于信息的記憶和傳播。中醫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傳承,在它的發展中當然也不會缺少了標志符號。壺翁懸壺于肆頭行醫濟世,鈴醫手搖串鈴走街串巷為世人解除病痛,久而久之葫蘆和串鈴就成為了古代醫者行醫的標志。后世也一直沿用并發展葫蘆符號,由在藥鋪門口掛一葫蘆作為標志漸漸發展為掛葫蘆的雕塑、圖形,以及抽象化的葫蘆形象。現今各中醫藥企業、事業單位、組織和醫院也擁有自己的標志符號,為了解各中醫藥機構標志的組成及意義,分析中醫藥機構中各種元素的運用及其文化內涵,本研究對中醫藥機構的標志進行了深入調查分析。
1.1 資料 本研究以網絡為平臺搜集各中醫藥機構的標志,包括政府機關、協會組織、醫院、學校、企業的標志;
1.2 方法 運用符號學方法分析標志的結構,包括標志的顏色、形狀以及構成元素,揭示各標志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本次調查共收集257家中醫藥機構的標志,其中醫院標志149個,政府機關標志17個,企業標志46個,協會標志15個,學校標志30個。具體分析如下:
2.1 標志的形狀 本研究所收集到的各機構標志,除企業標志外,其余機構的標志多為圓形或方形,以契合古人“天圓地方說”,其中圓形標志占所有除企業以外中醫藥機構標志的94%,方形標志占4%。企業標志的形狀多不規則,占所有企業標志的93%。
2.2 標志的顏色 標志的顏色多運用綠色、藍色、紅色,個別有黃色、棕色,其中139個機構的標志為綠色,51個標志有藍色,65標志個紅色,而含有黃色和棕色的標志相對較少,分別有19和16個。綠色代表生命和生機,中醫藥可以治療疾病,還病人以健康,所以醫療機構用綠色作為標志顏色者最多;藍色寓意冷靜、執著、智慧,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不管是在哪個機構都要具有冷靜的態度,有為病人著想的執著,能夠戰勝病魔的智慧,所以藍色也是標志的主要顏色之一;紅色象征著熱情和溫暖,象征著生命的跳動,象征著希望,象征著輝煌,也象征著每個醫務人員對患者傾注的熱血以及熱愛本職工作的奉獻精神,它能給人一種振奮向上的推動力,烘托出一片祥和、平安的氛圍;黃色是中華民族崇尚的顏色之一,“陰陽平衡”和“天人合一”是中醫的兩大基本理論,黃色為“中和之色,自然之性”[1],代表著中庸和自然,與中醫的基本理論不謀而合;棕色是土地的顏色,體現著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真實與和諧,代表著穩定和中立,象征著醫務人員對待病人,一視同仁、不分貧富貴賤的職業道德。
2.3 標志的構成元素 標志是由典型元素按照一定目標組成的樣式,本次所搜集到的標志中不僅有中國傳統元素還有西方文化元素。其中含有葫蘆元素的標志有37個,有“中”字元素的65個,有銀杏元素的有9個,有杏元素的有5個,有銀針元素的標志有37個,有鳳凰元素的10個;標志中含有的西方元素主要是“十字”“蛇杖”“和平鴿”,其中含有“十”字元素的標志69個,含有蛇杖元素的17個,和平鴿元素的25個,而且運用“十字”元素的標志有63個是中醫院的標志,并且“十字”還是我國醫療系統的標志;中醫藥企業多以企業名稱或堂號再加上些現代設計作為企業標志。如同仁堂的標志,以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的龍加上同仁堂堂號構成其標志;胡慶余堂,直接以堂號結合中國特有篆刻技術作為標志;采芝林以其主要出售的鹿茸再加上堂號作為標志,見圖1-5。

圖1 標志中所包含的元素及數量

圖2 含有葫蘆元素的中醫藥機構標志

圖3 同仁堂標志

圖4 胡慶余堂標志

圖5 采芝林標志
標志是表明特征的記號,具有特殊的意義。符號被認為是攜帶意義的感知,符號就是用來表達意義的[2]。符號的意義必須能被人們所感知到,即符號的意義必須得到人們的認同。標志符號是由不同的文化元素組成的,這些元素都具有豐富的眾所周知的文化內涵。
3.1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及其文化內涵
3.1.1 葫蘆元素 晉·葛洪《神仙傳》中記載“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于肆頭,及市累,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長房于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可明日來。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嚴麗,旨酒有肴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唐·王懸河《三洞珠囊》中有:“壺公謝元,歷陽人。賣藥於市,不二價,治病皆愈。后世常用“懸壺濟世”稱贊醫術高超的人,葫蘆是中醫藥特有的標志。”而且葫蘆,諧音“福祿”,是一種吉祥的象征,是對患者的一種期望,希望患者重獲健康幸福。此外,葫蘆還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隨著時代的變遷,目前中醫院和中藥鋪很少在門口掛葫蘆,但是他們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將其進行抽象化、符號化,變為圖形符號,成為醫院或藥鋪或單位的標志,如圖2中北京中醫醫院的院徽、曲阜市中醫醫院、云南白藥等機構的標志。
3.1.2 陰陽魚 陰陽源于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滲透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包括宗教、哲學、歷法、書法、中醫、占卜等。陰與陽是對立統一的,《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黃帝內經》中有“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于陰陽。”天地萬物皆生于陰陽,人也同樣生于陰陽,陰陽為人生命之始。中醫認為陰陽既對立又統一,而且陰陽是不斷運動的,有陰陽的不斷運動產生萬物,包括人。陰陽理論是中醫學重要的基本理論,陰陽也是中醫的獨特標志,所以很多中醫藥機構也用它來作為標志。
3.1.3 銀杏 銀杏又名白果,《本草綱目》[3]記載“其氣薄味厚,性澀而收,色白屬金。故能入肺經,益肺氣,定喘嗽,縮小便。生搗能浣油膩,則其去痰濁之功可以類推矣。其花夜開,人不得見,蓋陰毒之故,又能殺蟲消毒”具有非常重要的醫療價值。另銀杏有“千年銀杏”之稱,象征著中醫醫術的千年傳承;又象征著中醫的天人合一的綠色醫療理念,所以很多中醫機構也用銀杏作為其標志。
3.1.4 杏 晉·葛洪《神仙傳》記載“又君異居山間,為人治病,不取錢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年,計得十萬余株,郁然成林”,董奉字君異,為人治病,醫德高尚,醫術高超,故后世多用“杏林春暖”“杏林圣手”,常用來稱贊醫德、醫術高超的人,“杏林”也成為中華傳統醫學的代名詞。如:《挽郡城周醫教》“杏林何足擬,淳意足相方;神效誰能企,陰功詎可量。”[4],《贈蔣御醫》“從來用藥妙通神,種滿杏林千樹春;如君之術古亦少,何必區區論古人。”[5]等詩句均用杏林來贊美醫術高超的人。此外,杏子、杏仁、杏葉、杏花、杏枝、杏樹根、杏樹皮等均可入藥。杏林文化延續至今,許多中醫藥相關機構或以“杏林”為名或在其標志中包含有杏花、杏葉等元素以代表杏林。
3.1.4 “中”字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字既代表中醫、中國,又蘊含著中醫的生命疾病觀。“中”字又代表中庸之道,“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6],中醫認為機體陰陽平衡是健康的標志,這種平衡協調關系一旦受到破壞而失去平衡,陰或陽任何一方太過或不及,便會產生疾病。
3.1.5 鳳凰 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僅次于龍,常用來象征祥瑞、天下太平。古人認為時逢太平盛世,便有鳳凰飛來。鳳凰的起源約在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彩陶上的很多鳥紋是鳳凰的雛形,距今約67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出土,在象牙骨器上就有雙鳥紋的雕刻形象,這雙鳥紋應是古代鳳凰的最早記載。《尚書·益稷》篇中“蕭韶九成,鳳皇來儀。”[7]《山海經·南山經卷一》中記載“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8]而且鳳凰為雌雄兩種鳥寓意陰陽和諧,蘊涵太極生萬物的生命理念。人體亦分陰陽,人體陰陽和諧才能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反之則生病。鳳凰寓意陰陽和諧,正與中醫的“陰陽平衡”理論相對應。
3.1.6 直接使用名稱或堂號 有許多老字號中醫藥企業直接運用自己的堂號作為標志,這也不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古代的中藥鋪都是前店后廠式的,而標志就是自己的堂號,如“胡慶余堂”“達仁堂”等。而現代的許多中醫藥企業大多也都用企業名稱作為標志,這樣更加方便廣告宣傳。
3.2 西方文化元素及其文化內涵
3.2.1 蛇杖 蛇杖是西方醫藥的象征,來源于希臘神話。相傳有一天,希臘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正在潛心研考一病例時,突然有一條毒蛇盤繞在他的手杖上,驚嚇之下他便把毒蛇打死了。誰知又竄出另一條毒蛇,口銜仙草,伏在死蛇身邊,用仙草敷在死蛇身上,那死蛇竟復活了。從此以后無論行醫、采藥,甚至休息時,都要把它纏在自己的身上或手杖上,形影不離,把它當作能起死回生的靈物[9]。漸漸地這根盤繞著一條蛇的手杖便開始被人們神化,成為了醫神的標志,也成了從醫者職業的標志。隨著西方醫學傳入,以及世界經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與世界全面接軌,人們也逐漸將蛇杖作為醫學的標志。在本次所收集到的標識中有17個將蛇杖這一西方元素融入其中。
3.2.2 十字 “十”字與“蛇杖”相同都是從西方傳入中國,而且是世界通用的醫療標志。紅十字是國際人道主義保護標志,是武裝力量醫療機構的特定標志。紅十字作為救護團體標志是1863年阿皮亞醫生最早提出來的。日內瓦公約明文指出紅十字標志是掉轉瑞士國旗的顏色而成。從此,白底紅十字旗幟逐漸飄揚到世界各個角落。中國更是將十字作為醫院的標志使用。建國初期,中國紅十字會章程上規定紅十字會是“人民衛生救護團體”,國家將紅十字代表人民衛生事業。1996年國務院、中央軍委依據《紅十字法》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標志使用辦法》明文規定:非紅十字會或者非武裝力量的醫療機構不得使用紅十字。1998年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衛生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啟用醫療衛生機構統一標志的通知》(衛醫發[1998]第10號)將四顆紅心圍繞著白十字作為中國醫療機構的標志,用四顆紅心代表醫護人員對病人的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深刻體現了醫療機構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以及醫務人員的工作態度[10]。由于1999年以前我國各級紅十字會都由衛生部門代管[11],而且1998年發布的醫療機構標志中也含有“十字”標志,“十字”標志代表醫療機構的觀念有深入人心,所以許多醫療機構在設計自己的標志時把“十字”元素納入其中。
3.2.3 和平鴿 和平鴿是和平、友誼、團結和圣潔的象征。《舊約·創世紀》記載,上古洪水之后,諾亞從方舟上放出一只鴿子,讓它去探明洪水是否退盡,上帝讓鴿子銜回橄欖枝,已示洪水退盡,人間尚存希望。洪水退去后,在世間一切生靈面前呈現了長滿綠色樹木的山谷和開著鮮花的幽靜小道。從此,人們就用鴿子和橄欖枝來象征和平。醫學給人們帶來平安和健康,讓人們遠離病痛,給人們以希望,這和和平鴿所象征的意義是一致的,因此,也有許多醫療機構用和平鴿作為構成其標志的一種元素。
3.3 中醫藥機構標志的文化內涵 標志是對特定機構或特定主題反應的形式和結果,是不同創作觀念從直接的、間接地、經驗的記憶中提取典型元素,按照一定的目標進行整合、組構從而創作出豐富的樣式。每一個標志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符號,符號被認為是攜帶意義的感知,每一個標志都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意義。索緒爾將符號分成了能指和所指兩部分,能指是符號可感知的部分,所指是能指所指向的東西[12]。即能指是指人們所設計的標志,而所指是指標志所含有的內涵和意義。中醫藥企業標志著重體現企業自身特有文化內涵,而含有中醫文化內涵的標志較少。僅有少部分企業標志在體現企業本身的文化內涵以外,又加入了傳統中醫藥的文化元素,如云南白藥的標志:運用代表中醫的葫蘆元素及“靈丹”與中國傳統紋樣“寶相花”為主要元素,并且借鑒云南少數民族服飾的色彩,組成企業的標志,充分體現了中醫藥文化的內涵。除企業以外的中醫藥機構標志的文化內涵主要包含醫德和中醫基本理論兩大部分。醫德是每個醫生所必備的,中醫醫德更是從古至今經過歷代醫家的言傳身教不斷地演變發展。壺翁懸壺濟世、董奉行醫杏林都是醫家高尚醫德的體現,“葫蘆”與“杏林”也逐漸成為中醫的代名詞,而且現在人們也經常用“懸壺濟世”“杏林春暖”來形容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醫生。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與中國古代哲學密切相關,調查所得的標志中有很多都包含了陰陽平衡的含義。陰陽平衡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思想,也是中醫學的基本理論。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體內部充滿著陰陽對立統一關系。陰陽平衡是人身體健康的基礎,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陰陽兩個方面保持著對立統一的協調關系,使陰陽處于動態平衡狀態的結果“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的平衡協調關系受到破壞,陰陽偏勝偏衰都可以導致疾病“陰陽離決,精神乃絕。”同時,陰陽又是指導疾病治療的重要理論,糾正偏勝偏衰的陰陽,使其恢復平衡,即是治療疾病的過程。此外陰陽還可以用來概括藥物的性味功能,作為指導臨床用藥的依據。
標志是由簡潔、明了易懂的圖形符號組合而成的具有豐富內涵、給人以深刻印象的符號。符號意義的表達離不開語境,符號的演變不僅記錄了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發展蛻變,更區分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別。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所特有的特殊符號更體現了其所特有的民族風格和民族文化。隨著時代的不斷更新發展和西方文化的滲透,人們吸收中西方優秀傳統文化,形成新的語境,也為標志設計提供了新的素材,現在隨處都可見到含有西方元素的標志符號。中醫藥各機構的標志符號也隨之變化,不僅包含有傳統中醫的標志,還含有其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也融合了西方醫學的標志。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醫藥機構標志應該以中醫藥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特殊符號的再現為主要素材,充分體現中醫藥文化的文化內涵,使其更具有生命力和傳承的價值。
[1]班固.白虎通義[M].北京: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出版社,2007:1051.
[2]趙毅衡.符號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1-6.
[3]李時珍.本草綱目[M].劉衡如,劉山永,校注.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1209.
[4]陳櫟.定宇集[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461.
[5]胡廣.胡文穆公文集[M].濟南:齊魯書社,1997:546.
[6]朱熹.大學中庸章句[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14.
[7]尚書·益稷[D B/O L].中國古代典籍庫.http://wenjin.nlc.govcn/zjtj/book.
[8]佚名.山海經[M].周明初,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12.
[9]郝清華.醫藥的標志——蛇杖的來歷[J].中華醫史雜志,2006,36(1):57-58.
[10]于宗河.醫療機構標志背后的故事[N].李陽和,整理.健康報,2010-12-03(3).
[11]劉炳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開創紅十字事業發展新局面——訪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王立忠[J].理論前沿,2014(7):5-7.
[12]趙毅衡.符號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