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俠
[摘要] 目的 探討急診PCI治療ST段抬高心肌梗死護理方法。 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4例,入院后52例患者行急診PCI治療,并行針對性護理,其余52例經內科保守治療或擇期行PCI治療的均未做針對性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和護理滿意率。 結果 經針對性護理后,本組患者的病情均的得到有效控制,護理有效率為100%。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分析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本組52例患者中,41例滿意,11例較滿意,0例不滿意,護理滿意率為100%。對照組中52例患者未經針對性護理,護理有效率為98%,52例患者中30例滿意,18例較滿意,4例不滿意。 結論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PCI治療期間,加強對患者的針對性護理,能夠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提高護理滿意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診PCI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4-110-03
Nursing exploration of emergency PCI treatment of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ZHANG Zhengxia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Xuzhou Central Hospital, Jiangsu, Xuzhou 22100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methods of emergency PCI in the treatment of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Methods 104 patients with STEMI who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3 were divided into 52 patients treated with emergency PCI and pertinent nursing, and other 52 patients treated with medical conservative therapy or selective PCI therapy but without pertinent nursing. To observe the effective rate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Of the 52 patients with pertinent nursing, the disease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was 100% with 41 cases in satisfaction, 11 cases in rather satisfactory, and without unsatisfying. The other 52 patients without pertinent nursing, the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was 98% with 30 cases in satisfaction, 18 cases in rather satisfactory, and 4 cases in unsatisfying. Conclusion Pertinent nursing of emergency PCI in the treatment of STEMI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TEMI; Emergency PCI; Nursing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的疾病,與冠狀動脈阻塞存在直接關系。臨床研究表明,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具有病情急、發展快的特點,若未及時進行針對性治療,可能誘發患者出現心功能障礙等疾病[1]。目前,臨床常通過行急診PCI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然而,采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PCI治療期間,患者可能伴隨出現出血、不良用藥反應等[2]?;诖耍瑸樘岣逽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預后生活質量,本研究探討了急診PCI圍手術期護理方法,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抽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齡42~70歲,平均(56.6±2.8)歲,發病至手術時間為34min~5h,平均時間為(3.02±0.66)h,手術時間為49~91min,平均(64.52±2.73) min。受教育程度:11例小學及以下,20例初中至高中,8例大專,13例本科及以上。排除入組前3個月行心臟手術、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藥物過敏、精神障礙者。另外,抽取52例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經內科保守治療或擇期行PCI術的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齡40~72歲,平均(56.6±2.8)歲,受教育程度,12例小學及以下,21例初中至高中,10例大專,9例本科及以上。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平均年齡、文華程度、病情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1.2.1 術前護理 (1)急救護理: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予絕對臥床休息,心電監護、血氧監測,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定時觀察其心電圖、呼吸、血壓、脈搏等變化情況,并進行詳細記錄。觀察患者胸悶痛的程度,持續時間,胸悶痛緩解的方法,有無伴隨發熱,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有無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3]。及時建立靜脈通道行輸液治療,改善水電解質失衡癥狀。了解患者呼吸狀況,必要的情況下,可予以純氧吸入治療。遵醫囑予急查心肌酶譜、肌鈣蛋白、凝血功能、乙肝四對等,完善術前準備。床邊備齊搶救藥品和器材。發現病情變化及時通知醫生并配合搶救。(2)心理護理:由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發病急特點,患者入院治療期間,往往會因擔心病情發展、預后治療效果等,產生恐懼、抑郁等消極心理,導致心肌缺氧癥狀呈嚴重化發展?;诖?,護理人員應先加強對患者動態心理的監察,分析消極心理的誘發原因,再行針對性護理干預[4]。行心理護理期間,護理人員可通過語言或肢體接觸的形式安撫患者,緩解其緊張情緒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5]。
1.2.2 術后護理 (1)基礎護理:①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術后,患者送至CCU病房時,護理人員應嚴密監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按照30min/次的頻率測量患者的血壓、脈搏、心電圖、呼吸、體溫等,若出現異常情況,應盡早告知醫生行針對性治療。②加強體位護理。行手術治療后,應囑咐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于床上進行大小便。患者臥床休息期間,護理人員應按照每2小時的1次的頻率幫助患者翻身、按摩,促使血液正常流通,降低壓瘡的發生機率。臥床期間及時滿足生活所需。③飲食護理。加強對患者的營養狀況的觀察,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進行針對性飲食干預,囑咐患者進食高蛋白質、高營養質、低脂肪的食物,避免食用大豆制品以及辛辣食物。并囑患者少食多餐勿飽餐。加強對患者的進食后觀察,若出現腹脹、消化不良等現象,則調整進食量。④排便護理:指導患者排便時勿過度屏氣用力,必要時遵醫囑服用緩瀉劑或使用開塞露。(2)加強對穿刺部位的觀察:患者需絕對臥床休息期間,穿刺動脈處往往于處于受壓狀態,容易誘發出血癥狀。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鞘管固定情況的觀察,支架置入成功后及時拔除鞘管,并行加壓包扎治療。拔除鞘管后,護理人員應按照每30分鐘1次的頻率觀察穿刺部位的觀察,了解其是否出現穿刺部位出血、血腫、瘀斑等,觀察穿刺肢體的皮膚顏色及溫度,以及穿刺處動脈搏動情況。此外,拔除鞘管期間還應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察,護士需守護在床旁,備齊搶救藥,如阿托品,多巴胺等,保持靜脈通暢。嚴密監測心率、心律、血壓的變化,觀察迷走反射先兆如(打哈欠,表情淡漠等),若其伴隨出現心率、血壓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并配合醫生行行針對性治療。(3)用藥護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會出現血液黏稠度過高的現象,行手術治療期間,需取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之治療。然而,部分患者用藥物治療期間,會伴隨出現牙齦出血、血尿、黑便、皮膚瘀斑等癥狀[6]。因此護理人員告知抗血小板藥物應用的必要性、用藥類型以及不良用藥反應等,增加其對用藥方案的了解。圍手術期間,應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察,若出血胸部疼痛、呼吸異常、牙齦出血等癥狀時,應及時進行針對性處理,避免病情呈嚴重化發展。(4)并發癥護理:①尿潴留。尿潴留是臨床常見的并發癥狀之一。行手術治療前,護理人員應先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排尿訓練。行手術治療后,定時幫助患者按摩腹部,促進腸胃蠕動。若患者出現排尿困難癥狀時,可先行誘導排尿,若癥狀未見好轉,再使用導尿管行導尿處理。②惡性心理失常。行手術治療后,護理人員加強對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動態心理的監察,若出現異常狀況,及時告知醫生。(5)出院指導:心肌梗死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應告知其每天按時服藥的重要性、服藥時間、不良用藥反應等,囑咐其每天按時服藥治療。教會患者和家屬出現胸悶、胸痛時自我救護方法[7]。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按時睡覺,參加有氧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囑咐其改正。避免過度勞累、情緒激動、飽餐、寒冷刺激等誘因。出院后持續用藥治療期間,若出現不良用藥反應,需及時入院診治。
2 結果
研究組52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均行急診PCI治療,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做好心理護理,術前準備,術后護理,飲食護理,藥物護理,排便護理等,加強病情觀察,經常巡視病房,傾聽患者主訴,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加強基礎護理,做好出院宣教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護理,經針對性護理后,患者的病情均的得到有效控制,護理有效率為100%。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分析患者的護理滿意率,52例患者中,41例滿意,11例較滿意,0例不滿意,護理滿意率為100%。經內科保守治療或擇期行PCI的52例對照組患者,未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行針對性護理,而只是執行疾病的一般護理常規,治療用藥護理等,未經針對性護理的這些患者,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對護理有效率為98%,其中52例患者中,30例滿意,18例較滿意,4例不滿意,護理滿意率為92%。經比較,兩組護理有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滿意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11,P<0.05)。結果證明,經針對性護理的患者滿意度高于未經針對性護理的患者。
3 討論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具有發病急、發病快的特點,患者發病后,若未及時進行針對性治療,可能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影響[8]。目前,臨床常通過PCI治療,該方式能夠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然而,行手術治療期間,患者往往會伴隨出現出血、血栓、不良用藥反應等癥狀。因此,臨床必須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達到提高臨床治療安全性的目的[9]。我院開展臨床護理期間先通過加強對患者病情的監察,做好急救護理準備[10]。加強對患者動態心理護理,病情觀察,并行針對性護理,改善其緊張狀態,促使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行手術治療后,護理人員還應通過對患者的局部傷口觀察,拔鞘管的護理,飲食護理,藥物護理,排便護理,并發癥護理等,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易發生低血壓,更應嚴密觀察血壓,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機率[11]。本組研究中,行急診PCI的52例患者,均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及每個患者出現的不同護理問題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護理有效率和護理滿意率均為100%。有學者指出,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治療期間,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能夠提高其護理滿意度[12-13],未經針對性護理的52例患者只是執行疾病的一般護理常規,治療用藥護理,未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和每個個體不同的護理問題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護理有效率為100%,護理滿意率為92%,護理有效率和護理滿意率均低于行針對性護理的患者,本組研究結果與其相符。endprint
綜上所述,行針對性護理有利于控制病情發展,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質量,采用PCI治療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期間,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不僅能夠提高治療安全性,還能夠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機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診PCI護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3,3(10):66-67.
[2] 徐琴,李小紅.急診PCI術后患者情感障礙的個性化心理護理探討[J].吉林醫學,2013,34(35):7526-7527.
[3] 俸秀蘭.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護理進展[J].華夏醫學,2014,27(1):192-194.
[4] 陳志芳,羅苑芬,戚艮有.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狀態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4,14(16):3587-3588.
[5] 王翠些.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護理[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4,30(1):98-99.
[6] 張曉寧,孫洪云.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4,11(12):317-318.
[7] 張萍,揚瓊珍.社區醫療急救及自救的護理體會[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3(4):129.
[8] 何來順,文桂珍,張灼輝.護理路徑在AMI急診PCI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1,11(9):86-87.
[9] 王鳳敏,陸莉.急性心肌梗死42例急診PCI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231.
[10] 包彩霞.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復護理[J].繼續醫學教育,2014,14(4):62.
[11] 劉延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PCI術后并發譫妄的原因分析和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14,8(9):220-221.
[12] 彭枝柳,鄧金華,曾建平,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診PCI應用鹽酸替羅非班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2,9(34):82-84.
[13] 楊乙榮.循證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叩目祻陀绊慬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7):102-104.
(收稿日期:2014-09-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