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婉心


“忽然領悟,銘心刻骨……那是最后的歸宿……”在《我是歌手》第三季的第二輪踢館賽中,一首《燈塔》讓譚維維成功地“踢走”了古巨基,并且造就了《我是歌手》舞臺首次踢館歌手當場排名第一的紀錄。
因在2006年的《超級女聲》中奪得全國亞軍而被眾人所知的譚維維出道后,一直以特立獨行、神經大條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在音樂中追求“搖滾天后”的定位的她看起來就像個假小子。2015年2月,依然是在當年的舞臺上,譚維維以挑戰者身份亮相《我是歌手》。舞臺上的她,以一身白色禮服溫婉示人,一改往日性格火爆的形象,唱到動情處讓人眼前一亮。
“有態度”的《譚某某》
2006年,譚維維參加《超級女聲》選秀比賽并獲得全國亞軍的成績,實力備受肯定。同時,她桀驁不馴的性格也逐漸為眾人所知。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2009年發行的單曲《譚某某》,這首歌還未上榜就因歌詞露骨而備受爭議。在這首歌中,譚維維描述了自己參加選秀后的種種經歷和心態,其中不乏自嘲,語言大膽而直白。尤其歌中對同屆超女冠軍尚雯婕“她樣樣都不如我”、對老東家天娛“你欠我欠我好多錢”的表述更是在當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張牙舞爪的樣子看上去“很有態度”。
雖然是通過《超級女聲》走出來的,但那時候的譚維維卻非常厭惡被別人稱為“超女”。因為她看來,“超女”就意味著不專業,只是業余的音樂愛好者而已。而自己科班出身,能飆高音,所以就應該去當評委而不是選手。
作為一名剛出道的女歌手,譚維維面對鏡頭總是大大咧咧,即使談到女明星最敏感的戀愛問題,她也大方承認,不僅直言自己有穩定的交往對象,而且語出驚人:“不談戀愛就是怪物,我承認我是個賤人,最愛他永遠讓我搞不掂。”
那時的譚維維就像是一匹火氣沖沖的野馬,不管是誰接近她都會被灼傷。
“很稀罕觀眾的掌聲”
早在第一季《我是歌手》播出時,譚維維就已經是觀眾呼聲很高的歌手之一,她先后兩季為決賽歌手幫唱,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正式站上這個舞臺,她在留下了驚鴻一瞥的同時,也讓觀眾們期待這位華語歌壇“遺珠之憾”的閃光時刻。
譚維維很坦率地表示自己當時“特別想來”,因此“特別遺憾”。所以當導演提出讓她以踢館的形式來到《我是歌手》時,譚維維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每個人都會留下一些遺憾,但既然能夠給我一個機會找補回來,我就沒有考慮那么多,我就來了。”
“今天他們問我最想戰勝誰,我說我還是希望戰勝我自己。”譚維維說。總導演洪濤也表示,以譚維維的歌壇地位和唱功,完全具備首發歌手的資格,但她接受了以踢館賽這一激烈殘酷的形式來挑戰自己。
首次上陣,譚維維沒有選擇自己的歌曲,甚至沒有選擇大家所熟悉的安全性比較高的老歌。糾結了很久,始終沒有找到滿意的作品。直到一位她敬重的長者向她推薦了這首《燈塔》。“看到歌詞,我就熱淚盈眶,這就是我要表達的!”譚維維說,這首歌寫的非常像自己的經歷,尤其是最后那句“那就是最后的歸宿”,就像是她一直在尋找的歸宿。以前唱的歌都比較自我,只是一味強調自己內心的感受,而這次更像是和觀眾的內心交流,能聽到觀眾的掌聲,她覺得很幸福。
2月6日晚,演唱完這首高難度的《燈塔》后,譚維維在臺下哭到顫抖:“這幾年都活得太自我,悶頭做自己的音樂,經過這一晚,我發現真的很稀罕觀眾們給的掌聲。”
音樂讓人變得勇敢而從容
這次來參加踢館賽,譚維維并沒有想過要取得什么名次,在現在的她看來,能“踢”進去就已經很好了。然而,第一場便得到了第一名的成績,這讓譚維維既驚訝又感動。也許正是因為有音樂作伴,她的內心非常滿足。帶著這份滿足與感動勇敢地登上夢寐已久的舞臺,她是在向過去的自己挑戰。
在三季《我是歌手》的比賽中,每一季都會有一名選秀出道的歌手參賽。第一季的尚雯婕與譚維維通過同一期《超級女聲》出道,當時譚維維惜敗尚雯婕屈居亞軍。在踢館賽中,譚維維沒有選擇自己的歌曲《譚某某》,有人問她是否在避免歌詞再度引來和尚雯婕之間的爭議,她笑著否認了:“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早釋懷了。”她在提到尚雯婕時說,在看第一集的節目時,最讓她驚艷的就是尚雯婕:“我也捫心自問過,如果我參加這個節目,會不會像她那樣沉著、自信,反復推敲之后我覺得不可能。在年少的時候,我們會覺得這個世界就是我的,但長大后,就會覺得自己的世界太小了。不過這一點什么時候意識到,都不晚。”
本季的張靚穎與她在出道前便是舊識,而譚維維表示,自己雖然年長幾歲,但是畢竟出道比張靚穎晚,所以張靚穎算是前輩,她說:“其實來了早就已經釋懷了,想著撒歡了玩……”
有人問譚維維,是否還像當年一樣厭惡被稱為“超女”,她回答說,當初太自信,所以曾經才會說出那些不成熟的話來。而現在的她非常感謝曾經有那樣的舞臺讓自己成長。
提到當初那首備受爭議的《譚某某》。譚維維認為,能有一首歌伴隨自己一起成長,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今時不是往日的心境了,我可以隨時改詞,人在變嘛。如果要在《我是歌手》上演唱這首歌,我一定要改成一個全新的版本。”
高音是譚維維的優勢,但這卻容易引發“《我是歌手》又來了一個拼嗓門的”的非議。可譚維維對此并不在乎:“音樂本身就是多種情緒組成的,可以騰云駕霧,也可以潛入海底,高音低音是為了完成音樂情緒所必須的,沒有必要因為這個被干擾,因為別人說我們唱高音就故意回避。我選了一首歌,唯一專注的就是如何表達出來,其他愛怎么說怎么說吧。”
這樣看來,今天的譚維維依然那么任性,只是多了一份成熟、淡定與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