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華
摘 要:以設計制作小學英語4上Unit 5 Our new home微課為例,從微課設計切入點的選擇,微課資源的選用,微課腳本設計,微課錄制所運用到的技術等方面,詳細地闡述了一節優秀的微課應該如何設計、制作。
關鍵詞:微課;理念;課程資源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黎加厚說:“微課程”的實施要堅持先學后教;微課程一定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程;微課程要整體設計,把它和課堂教學的整個環節放在一起考慮。因此筆者認為微課要體現“微”,要體現先學后教的“學”,要體現自主學習的“自”,要體現為課堂服務的“用”。筆者以小學英語4上Unit 5 Our new home為例,設計制作了微課。
一、巧用新穎理念,合理定位
本教材是譯林版小學英語4上Unit 5 Our new home。本單元主要介紹房間類詞匯及物品所在房間的位置,涉及的句型是Where be,對于該句型,學生早在三年級Where is the bird?一課中學習過。從單數向復數句型的轉變,學生有知識的關聯和語言支架,很容易理解和把握。而對于房間類詞匯,他們幾乎沒有接觸過,因此,理解整個語篇的障礙主要在于房間類詞匯。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讓學生先通過微視頻的學習,突破這一難點,以便節省大量時間,進而在課堂上進行語篇的學習和語言的運用。另外,對于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還可以通過觀看微視頻,反復學習。
二、重組課程資源,優化英語教學
本節微課的學習過程為:(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2)學習新知,合理建構。(3)鞏固內化,形成能力。(4)結合生活,學以致用。(5)評價總結,凝練提升。微課一開始,學生就沉浸在優美生動的歌曲視頻中,通過Bobby的歌曲,參觀Bobby的新家,學習四個新單詞。之后教師巧妙過渡“Bobby has some things.They are in the room. Where are they?”將單詞放入句子中操練,巧妙地將詞句結合。在接下來的Lets design環節,構建簡單文本,學生說文本、寫文本,巧妙地重組了課程資源。學生從感知單詞音、形、義,到鞏固操練,再到靈活運用經歷了學習的全過程。學習者在自主、自發、獨立的氛圍中,切實有效地獲取了知識。
三、活用精巧細節,呈現易學微課
1.首尾呼應,提高語言復現率
教學是由細節組成的,教學細節最能體現一個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關注細節,英語課堂才有新的生長點。本節微課在新授單詞環節,設計者有意圖地讓學生帶著問題先聽歌曲,初步感知所學,在學習時,設計者始終圍繞Bobby展開教學,詢問物品位置,這個問題與課堂伊始的歌曲相呼應。充分體現歌曲的作用,不僅僅能愉悅氣氛,更能有效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促進有效教學的展開。
2.形式多樣,激發自學興趣點
精心打造教學細節,依賴于教師對教學文本、學生、教學環境的深入把握和對各種有效資源的充分利用。整節微課選擇了一個充滿童趣的卡通形象Bobby,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微課的學習中來。微課結合情景創設法、合作學習法、說唱法、任務教學法等多種方法;與微課配套的學習任務單等資源,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課堂學習進行了有效的補充和延伸。在微課學習的過程中,從扶到半扶半放,再到完全開放,逐步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在學習任務單的設計上,筆者力求讓學生經歷自我反思的過程,設計了對應的“自我評價表”和“自我檢測題”,進一步促使學生能針對沒有掌握的部分進行重復學習。這節微課中,學生談論的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真正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樂學愛說,在不經意間將重構的單詞和句型有效整合。
四、巧用資源,實現效益最優
在微課程制作中,筆者充分利用了教材資源、網絡視頻資源、學生生活資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筆者運用圖片編輯軟件,對圖片進行了背景透明、組合、剪切;運用錄屏軟件抓取視頻內容;將Powerpoint錄制為視頻材料,最后運用繪聲繪影軟件將所有內容
綜合一體,形成完整的作品。
無論是動畫的播放,還是微視頻的交互應用,都充分體現了技術與英語學習的高度融合。課始,用小動畫模擬老師上課情景,并播放歌曲,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在復習鞏固4個詞匯的時候,使用Guessing game,再次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任務單上匹配圖片,鞏固運用詞匯。筆者還利用虛擬網頁設置了單詞檢測的交互,學生可以利用網頁在網絡環境下播放學習,也可以直接播放MP4格式的微視頻學習,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最后,筆者再次利用動畫,模擬老師下課情景,把整個微課的錄制定位在帶領學生開啟一段快樂的學習旅程,易于被學生接受。各種視、聽媒體的充分使用,讓這節微課錦上添花。
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微課的應用能夠優化傳統教學模式。教師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進行轉變;由傳統的靜態知識占有者向動態的研究者、學習者轉變。微課有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過不斷的微知識、微學習,從而達到大道理、大智慧。英語教師要善于借力微課,實現課內外學習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胡鐵生.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電化教育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