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鄭 坤
關于網絡交易稅收管理問題的思考與探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鄭 坤
隨著電子商務網絡的迅速發展,當前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在社會消費品總額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創造了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因此,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成為學者關注的熱點。本文主要分析了網絡交易稅收面臨的困難、網絡交易稅收管理應遵循的原則,最后為完善網絡稅收管理提出相關的建議和對策。
網絡交易 稅收管理 問題 原則 對策
世界各國都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十分重視,歐洲和美國將電子商務當成推動21世紀經濟發展的唯一動力,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快,網上交易漸漸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而我國電子商務近些年來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各種網絡交易變得日益頻繁,網購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2013年“雙十一”,淘寶天貓商城和阿里巴巴一天的交易金額就達到了350億元,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比2012年的“雙十一”銷售額增長了83%。可見,電子商務在我國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網購已經成為人們消費的一種必需手段,網絡銷售也成了市場商品銷售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十二五”規劃中,已經將電子商務列為戰略新興產業,這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環境,將促進其高速發展。到“十二五”末,網絡零售額會進一步提高,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將會進一步上升,不會低于9%,預計將達到18萬億元的銷售金額。由于網絡交易具有一定的虛擬性,其交易的主體不易確認,并且交易過程比較隱蔽,因此,對其進行征稅比較困難。當前我國的網絡交易稅收制度還不完整,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使得網絡交易成為稅收“黑洞”,并且這個“黑洞”越來越大,急需出臺相關政策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借鑒國外比較成熟的經驗,建設符合我國發展的公平的網絡稅收管理制度。
1.1 稅收管轄權歸屬難確認
稅收管轄權屬于國家行使主權,是一種重要的國家行使主權的表現形式,它的關鍵問題就是怎樣確定征稅主體,即誰來征稅的問題。我國實行的稅收管轄原則和國際接軌,屬地和屬人相結合。網絡交易的特殊性在于互聯網具有虛擬性,隨著互聯網在世界范圍的發展,沒有有效的辦法確認稅收管轄權地域,在網絡交易中交易雙方的住所不清、財產所在地不明,也不能有效確認交易雙方的身份和國籍,傳統的稅收體制對其的管束力大大降低,稅收管
轄權原則形同虛設。此外,由于各國都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希望促進本國貿易的發展,在利益的推動下,且在符合征收網絡交易稅的國際發展趨勢的前提下,各國必然會最大化自身的利益,行使本國的稅收管轄權原則。此時,將會大量出現在傳統交易模式下的稅收重復征收問題,這將會影響網絡交易的未來發展,而且也會提高各國在網絡交易中行使稅收管轄權的難度。所以,為了避免這種雙重征稅或者是管轄權沖突問題的發生,各國之間應該就國際稅收管轄權問題達成一致的協議。
1.2 難以確定納稅主體
納稅主體是稅法構成中的重要要素。確定了納稅主體也就確定了稅應該向誰征繳。電子商務和傳統的商業模式不同,我國還沒有出臺相關的法律規定,網絡交易要在相關的工商部門進行登記備案,所以傳統營業機構的供貨地、營業機構所在地、管理中心所在地都變得十分模糊,難以確認,而在網絡交易中買方主體和賣方主體在交易結束后便不存在交集地。稅務機關很難確定網絡交易的雙方主體,因此也找不到納稅人。此外,確定網絡交易納稅人也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而且存在著法律和技術等一系列十分復雜的問題。
1.3 難以把握確定征稅客體
對于傳統的交易模式來說,征稅客體有三種:對物征稅、對財產征稅、對相關行為征稅,在納稅依據合法的情況下,稅務機關確定計稅依據,比如根據交易雙方的財務報表和銀行賬戶等信息計算應該繳納的金額。但是在網絡交易中,銷售憑證票據全部都是電子數據,而且為了保護交易雙方的個人信息,一般網絡服務商會為客戶設置密碼保護相關的交易信息,這樣就不能實現相關的計稅,也難以確定征稅客體。此外,網絡交易中有時還會使用虛擬貨幣,致使稅務機構不能確定交易的具體金額,也難以計稅。
1.4 難以確定征管方式
實現網絡交易的稅收征管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難,這些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網絡交易中的票據主要形式是電子數據信息,而不是根據納稅人的真實發票、賬本和合同等形式保存下來的。如果納稅人不想納稅或者是單純地想隱藏個人交易信息,這樣的電子票據極易被更改,造成交易記錄失真,最終失去證據價值,不能作為征稅依據。二是網絡交易模式下,交易雙方可以使用虛擬地址,而且虛擬地址也會因為登錄IP地址的不同而改變,因此,稅務機關不能詳細確定交易雙方所處的具體位置和公司的經營情況。三是稅務機關要想對網絡交易進行征稅,要詳細地調查、整理納稅人的交易資料,收集計稅憑證,還要注意保護納稅人的隱私權,有時涉及的一些機密信息如知識產權等,還要對這些信息進行保護,防止知識產權被侵害。由上述問題可知,我國稅務機關對網絡交易進行征稅,還要克服很多困難,完善相關的政策。在現有的稅收體制下,即便是納稅人逃稅也很難被相關的部門發現,稅務稽查系統不能真正發揮其效用。
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起步較晚,網絡交易的稅收管理機制還不成熟,在制定管理機制時,既要考慮到促進網絡交易的快速發展,又要確保國家稅款不流失,維護稅收利益。因此,為了達到上述的目標,在制定網絡稅收管理機制、加強網絡交易稅收管理時應該遵循以下四方面的原則。
2.1 專項原則
由于傳統貿易方式和網絡貿易方式在交易手段、途徑和形式上有明顯的不同,所以相關的稅收立法部門在制定網絡稅收交易管理體制時,應該根據網絡交易的特點,以當前的稅收制度為基礎,對其進行修改、補充,使其更加完善,對其進行創新,使其滿足網絡交易模式的需求。
2.2 高效原則
由于網絡交易在網上完成,是一種無紙化和電子化的交易模式,所以在制定相關政策時,一定要以互聯網為基礎,充分利用其優勢,采用新的技術手段進行管理征稅,確保稅收的有序進行,降低稅收成本。同時,為了確保稅收的高效進行,相關的稅收工作人員要熟練運用網絡技術并完善部門現有的網絡技術條件。
2.3 公平原則
網絡交易和傳統貿易在本質上來講都屬于商業銷售行為,但是這兩者的交易載體和交易形式不同,所以,在制定相關的稅收管理體制時一定要避免雙重征稅,遵循公正原則,做到一視同仁。此外,要盡量不增加新的稅種,保持現有稅收政策的穩定。由于我國的網絡交易還處于初級階段,發展還不成熟,所以為了促進網絡交易的發展,在制定稅收制度時,一定要給予電商企業一定的優惠。
2.4 靈活原則
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并且更新的速度非常快,這會對網絡交易的程序、形式和途徑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網絡交易稅收管理時一定要充分考慮網絡技術的發展造成的結算方式的不斷改變,賦予稅收管理政策一定的靈活性,確保稅收的連續、穩定進行。
針對上文所述的我國網絡交易稅收管理面臨的難題和制定網絡交易稅收管理應該遵循的原則,故提出了以下的建議來完善我國的網絡交易稅收管理。
3.1 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
在國際電商領域,歐盟是第一個對電子商務征收增值稅的地區,并且在征稅時,界定了不同的納稅地點、納稅人和納
稅范圍。但是,歐盟只是對網絡交易和傳統貿易活動征收一樣的稅,不會征收新的稅種,保證了國家的稅收。我們在制定網絡稅收征收體制時,可以借鑒歐盟的征收方式,堅持中性原則,加大網絡交易稅收的管控力度,使網絡交易市場變得更加規范。此外,一定要完善和補充、改革網絡交易方面的空白條款。
3.2 國家相關部門的配合,實施社會化協作
在對網絡交易進行征稅時,為了加強對網絡交易的監控和稽查,稅務機關可以和工商、海關、公安等部門相互配合,信息共享,提高網絡交易稅收管理的嚴密性,比如公安部門加強對網絡違法交易的制裁和打擊,工商部門可以加強對網絡經營體的監管和登記工作,與海關部門協調解決網絡交易中的外貿交易和進出口交易的稅收問題。借鑒工商部門組建網絡監管部門、公安部門組建網監支隊等做法,稅務機關專門成立網上稅收監管機構,組建小組,分類對網絡稅收進行管理。除了負責網上交易的征稅管理之外,還對網絡稅收的發展進行規劃。
當前,我國還沒有開設新的稅種對網絡交易進行征稅,國家工商局于2010年7月1日頒布《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規定:網絡交易一定要實行實名制,這意味著我國要開始對網絡交易征稅。網絡交易稅收的流失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稅收政策的穩定性,因此,對其稅收加強監管勢在必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的配合。
3.3 構建專業的網絡交易納稅系統
由于網絡交易在互聯網平臺中完成,可以根據這一特點,構建相應的技術性納稅系統。網絡交易納稅系統的建設主要是實行網絡連通。建議國家信息產業部帶頭,電信、商務、工商、稅務、銀行、公安、海關等部門聯合,逐步構建快遞物流、第三方支付平臺、網上交易服務商、自主經營網站等在內的全國電子商務網絡體系,監控交易平臺中的網絡交易行為,最終統計交易金額,達到計稅和征稅的目的。此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獲得納稅人的網絡交易收入。此外,為了確保納稅系統的準確性,稅務管理部門還要要求商家在交易時明確標示交易的項目。
3.4 研究和應用電子發票
《電子簽名法》的頒布和實施,確定了數據電文(電子數據)的法律效力和地位,它和紙質數據一樣作為征稅中的計稅依據。所以,在稅票的管控上,可以參考歐盟國家的電子發票制度。比如,法國規定,企業在進行網絡交易時,一定要根據當地稅收機關的技術標準,開具電子發票;電子發票開好之后,一定要通過認證機構的認證,確保電子發票的真實性和法律效力。此外,法國還規定,電子發票只應用在公司之間的B2B業務中。進行網絡交易時,賣方首先通過電子簽名驗證其身份,然后對網絡交易電子發票的開具提出申請,稅務機關監控網絡交易行為,計算應繳稅額,賣方依法繳稅,同時由稅務機關開具稅票,買方可以隨時在網上查詢相關稅務發票的真偽。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交易金額越來越多,為了減少我國網絡交易稅收的流失,應該制定相應的網絡交易稅收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網絡交易的特殊性,導致對網絡交易進行征稅存在一定的難題,因此我們要充分考慮當前的網絡交易模式,在不影響網絡交易發展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征稅。同時在制定網絡交易稅收管理體制時,要遵循專項原則、高效原則、靈活原則、公平原則,既保證稅收,又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1] 劉輝.完善我國電子商務中的稅收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8.
[2] 朱婷玉,劉莉.電子商務稅收政策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J].當代經濟,2008(5).
[3] 盧銳,邢怡媛.美國網絡免稅相關法案的發展和借鑒[J].涉外稅務,2009(5).
[4] 楊向英.電子商務征稅原則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J].江蘇商論,2009(3).
[5] 國家工商總局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辦法[R/OL].http://www.saic.gov.cn/zwgk/zyfb/ zjl/fgs/201006/t20100601_88889.html,2010-05-31.
F203
A
2096-0298(2015)04(a)-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