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古舒睿
淺談APEC的發展與展望
——以中國、俄羅斯與南韓為例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古舒睿
APEC在亞太地區是一個集經濟發展、合作、貿易以及投資為一體的卓越組織。在北亞與俄羅斯地區一共有六名成員國,本文選擇其中的三名成員國:中國、俄羅斯以及韓國來進行分析。討論的因素有人口老齡化、童工問題以及空氣污染問題。
APEC 經貿合作 人口老齡化 童工問題 空氣污染 供應鏈
很多機構對于世界未來經濟的發展與走向都在做持續不斷的各種分析,其中包括未來的社會狀況,環境污染情況,商業以及員工工作環境情況等。根據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經濟在未來分別為三個顏色:分別是藍色、綠色以及橙色。綠色意味著更多關注于企業的倫理道德,企業除了關心自身股東的利益外,更應該關注人民群眾以及社會的利益。當APEC成員國想要獲取成本最低的資源和最大的商業利潤的時候,企業需要考慮如何取得經濟發展與企業道德之間的平衡。在未來,商業模式跟現在相比, 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化,如何管理公司資源,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發展將成為非常具有挑戰意義的工作,最后,人力資源在社會分工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會有所改變。
對于亞洲很多國家來講,童工問題一直是困擾與制約其經濟發展的重要社會因素之一。雇傭兒童來從事生產勞動工作的這一行為使得某些團體對此非常不滿,同時,企業雇傭兒童來工作也被認為是對社會不負責的一種體現。如何解決童工問題?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確保每一位學齡兒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只有接受教育,兒童才不會被剝削和利用,同時他們長大后也能獲得相對體面的工作。
當前諸多APEC成員國所面臨的第二個重要問題是人口老齡化。這一社會問題的出現,會導致社會工作結構出現不平衡,更甚會出現失業和勞動力短缺等問題。中國、俄羅斯和南韓都應該持續對員工進行工作再教育,給退休人員提供再培訓的機會,同時也應該完善和提高福利政策與制度。
當前環境污染問題困擾著諸多工業發展國家。北亞與俄羅斯作為以重工業為主要經濟發展導向的國家,環境問題尤其突出。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國家大部分都通過燃煤來獲得能源,從而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這些有毒氣體不僅對環境有損害,更甚的是對人類健康也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因此,APEC成員國應該努力合作,研發能夠改善人們工作與生活環境的新能源,與此同時,也應該保證生產力不會受到環境問題的影響。
近年來供應鏈機會逐步成為很多工業國家非常看重的一個方面。北亞與俄羅斯在APEC成員國中,被認為是最具有供應鏈發展潛力與機會的國家與地區之一。市場經濟以及體制的改革可以促進宏觀經濟環境的發展,從而促進生產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因此,供應鏈的機會從復雜逐步朝向集群發展,外包在逐漸減少,各方面細化合作在增加。
第一,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世界九分之一的陸地面積以及蘊含全球最豐富的礦產資源。作為全球天然氣生產第一大國,俄羅斯并不被認為在推動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使用方面非常積極。
第二,中國這些年努力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善于總結和吸取其他亞洲鄰國的經驗與教訓。除此之外,中國當前還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貧困地區;在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城鎮地區,飛速發展的經濟也衍生出一系列社會問題,比如環境污染問題,貧富懸殊問題,童工勞動問題以及空氣污染問題。
第三,南韓的經濟從中央計劃、政府指導的投資發展模式向近年的更加市場化轉變。在南韓,大部分的商業都是家族生意經營模式,這樣會使競爭對手的業務相對難以進入。
普華永道把企業的綠色世界定義為:“企業應該努力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強烈的社會良心、綠色使命的責任感以及把消費者的倫理道德以及環境發展放在首位的企業。”企業管理層應該將此作為發展前進的動力與目標,如為員工創建一個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熟悉相關環境法律法規等。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顯示,政治的動蕩以及全球信息網絡的發展在某些國家或者地區都有可能成為童工問題的誘因。沒有機會接受基本的義務教育的兒童,更容易被迫
成為童工,被剝削、被濫用。同時,這些兒童也沒有辦法接受能幫助他們自身個人發展或者融入社會的技能教育。有鑒于此,監管部門有義務定期重新評估雇員準則以及進行定期的檢查。企業在面對外包、供應商以及制造商選擇的時候也應該小心謹慎。如此仔細地選擇過程也是企業道德倫理的體現,這樣也可以幫助企業減少卷入雇傭童工的風險當中。盡管不同的企業都會有其自身的核心價值并且會在日常運作中體現出來,可是對于童工勞動的情況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于是,更為嚴格的道德約束以及法律監管就顯得尤為重要。
人口老齡化或許將會成為社會的一個常態,APEC成員國也不例外。以北亞以及俄羅斯為例,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會導致失業率的上升以及貧富差距的擴大。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壽命可能因此會延長,可是這并不意味著工作的時間也會更長。當大量有豐富經驗的技術型人才退休的時候,APEC成員國的企業會面臨用工短缺的問題,因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一輩并不一定會熱衷于從事工廠或者制造業的工作,這樣就會造成失業和用工短缺的雙重問題。年輕畢業生都在找類似的職位、類似的工作行業的時候,失業情況隨之產生。
中國作為APEC成員國里面經濟發展最迅速的一員,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時還應該努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比如說對退休的員工進行職業再培訓。通過這種途徑,可以使退休的工人重回工作崗位,這樣既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可以使得他們的人生更加有意義。除此之外,提高福利待遇和健全福利制度也是工作的另外一個重點。面對人口老齡化問題,企業應該更多地關懷員工,比如滿足離退休員工的醫療與保險福利。最后,企業也應該提高年輕一代的退休保證計劃意識,鼓勵他們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職業以及退休后的計劃。
記者柴靜最近的霧霾調查視頻《穹頂之下》再次引起大家對環境問題的關注。造成空氣污染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酸雨,其主要來自燃煤。通過燃煤來獲得能源是很多工作的一個普遍做法。在工廠林立的北亞和俄羅斯,想要獲得無論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的發展,燃煤都是必不可少的途徑。眾所周知,空氣污染,酸雨等不僅對環境有消極的影響,同時也會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普華永道提出的綠色世界指出,一個大型企業必須對企業所在國家負有道德責任。在北亞與俄羅斯設立工廠,確實是可以為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以及一定程度上解決就業問題,可是,通過燃煤產生能量卻導致了該地區人們的健康出現問題。經濟發展是不是就一定要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的問題又再一次被提上議程。
加快新能源的研發與使用,對于改善當前環境問題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可是在北亞和俄羅斯地區,并不一定十分可行。因為經濟發展的制約問題,公眾需求相對較弱,技術相對較落后,相關法律法規并不完善。南韓的科學技術在該地區較為先進,在考慮替代燃煤技術的時候有其他替代的途徑。新產品的研發與應用,新能源的發展與普及都能為改善該地區的環境問題做出貢獻。
隨著時間推移,APEC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方向也有所改變,以前由競爭相對較小的一個供應商供應整個市場的這一壟斷經濟格局逐漸被打破。除此之外,APEC成員國也考慮到市場結構的改革問題。通過改革,可以促進市場的運作,使其更加順利,商業的容量可以更大,市場經濟發展的機會也會更多。同時,這些改革也可以增加APEC成員國的核心競爭力,改善和提高成員國的服務效率與能力,最后能幫助企業更加易于管理,以及更趨向于商品信息透明化的發展。
有鑒于此,貿易壁壘問題的衍生對于自由市場也帶來了相應的沖擊,因為相對壟斷的市場格局會帶來各種不公平的競爭。APEC成員國們被鼓勵去接受該事實,以及去盡可能地降低其貿易壁壘,于是,更多的國際物流供應鏈機會便因此產生。
在供應鏈環節當中,外包服務的吸引力在逐年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計算機網絡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推崇。APEC成員國之間的網絡緊密聯系以及信息交換共享可以幫助彼此增加互信,減少因不當溝通而帶來的誤會。把每個小方面的合作都整合起來,可以提高整個工作團隊的能力,從而指引供應鏈環節里面的每一位成員都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去進發,所以,在供應鏈環節中,努力提升以及保持人脈與網絡信息的發展,可以為生產環節中可能會出現的諸多問題提供有建設性意義的幫助。
在經濟全球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責任和社會道德問題對于跨國企業來說非常重要。企業的道德倫理要求企業管理層從道理層面去決定什么是應該做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可是,由于各地區文化的差異,對于道德責任并沒有一個絕對明確的定義。在本文當中,中國和俄羅斯在人口與地域面積上都排在APEC成員國靠前的位置,所以對經濟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童工和人口老齡化問題是成員國當前所面臨的亟需解決的難題。中國作為一名發展中大國,在解決上述問題的時候,更應該從社會道德與責任的層面出發。面對日益嚴
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成員國之間應該加強專業領域的合作以及科學技術的溝通,努力研發新能源。這樣將會為成員國提供更多的吸引海外投資的機會,而空氣污染的改善同時也可以創造出一個更好的工作與生活環境。長遠來說,APEC成員國之間應該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發揮各自的資源與技術優勢,這樣有助于今后更加密切的商業往來。
[1] U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8 Revision[EBOL].http://www.cncaprc.gov.cn/ info/1408.ht ml.2010
[2] Price water house Coopers.2007.Managing tomorrow’s people: The future of work to 2020.
[3] Delios,A.and P.W.Beamish.2004.International Business:An Asia Pacific Perspective.Singapore:Prentice Hall.
[4] Ramburuth P.and C.Welch.2005.Casebook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ustralian and Asia-Pacific Perspectives.New South Wales:Prentice Hall.
[5] ILO.Child Labor in Africa(2006),ILO Fact Sheets on Child Labor in Asia.www.Ilo.org,2007.
[6] Barry Mirkin,王超.世界人口發展趨勢預示危險前兆[J].英語文摘,2014(06).
[7] 余振.APEC經濟技術合作進程與前景分析[J].亞太經濟,2014(02).
[8] 唐國強,王震宇.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與優先任務[J].國際問題研究,2015(01).
[9] 陳新明.中國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10] 姬超.韓國經濟增長與轉型過程及其啟示:1961~2011——基于隨機前沿模型的要素貢獻分解分析[J].國際經貿探索,2013(12)
F205
A
2096-0298(2015)04(a)-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