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康錦
(茂名衛生學校,廣東 茂名 525000)
探討如何在情景中進行中學英語語法教學
梁康錦
(茂名衛生學校,廣東 茂名 525000)
依據情景教學法理論,探討如何在情景中進行中學英語語法教學,提出在平等民主的課堂情景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設真實的語境和任務,利用多媒體或實物創設情景,設計戲劇、游戲等教學情景,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語法的能力。
情景;中學英語;語法教學
語法能力教學可加強學生的語言熟練程度和正確性,語法學習可幫助學生提高語言學習效率。語法教學不應僅停留在語言知識的傳授和學習上,應在教學過程中從中學英語的課本內容出發,根據學生語法學習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訂一系列的教學措施,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積極性,并結合教學大綱使學生能夠掌握語法的概念和術語,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現從英語語法教學方法的一個側面來說,即應將語法教學與各種情景或篇章語境聯系起來,與語言的實際運用聯系起來,與文化意識聯系起來,達到學生對語法運用自如的最終目的。
學習外語非學語法不可,語法好比樓房的地基和構架,有了堅實的地基和穩固的構架,樓房才不會倒塌。英語作為一種重要的語言,要遵循它的基本規律進行學習,除了學習基本的字、詞、句外,語法的學習也必不可少,只有學好了語法,才算是真正學好了英語。所以,在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語法一直是教學重點,也是衡量學生英語綜合水平和應用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情景,以使學生獲得一定的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情景教學是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對學生產生影響的,諸如榜樣作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體操、音樂欣賞、旅游觀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景之中,其中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2]。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直接法在歐洲盛行時,英語語言學家斯威特就對它抱有保留態度。斯威特認為,直接法只提出了外語教學的一些做法,而缺少一個全面的方法論基礎。從那時起,斯威特和其他語言學家就開始探討建立一種以正確科學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方法。語言學家中的帕爾默和霍恩比就是兩位杰出的代表,他們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在語言方面進行了有效的研究工作,最后創立了一整套教學法理論原則,即如何選擇詞匯及語法內容的選擇性原則、如何安排教學內容的分級原則和如何進行教學示范的授課原則,這些原則構成了英國情景法的基礎。情景法是20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期間由英國應用語言學家創立起來的英語教學法,帕爾默和霍恩比是創立該法的兩位著名的代表人物。情景法的影響比較大,對培養學生情感、啟迪思維、發展想像力、開發智力等方面確有獨到之處。情景教學法突破了以往教學法唯智主義的框架,特色是將言、行、情三者融為一體,核心是激發學生的情感。情景教學適用于教字母、單詞、詞組、句型、對話、課文等,實物、圖片、幻燈、錄像、多媒體、表演等可以作為情景教學的手段。
傳統語法教學的練習、鞏固活動大多以教師為活動中心,以句型套用、中英文例句互譯為主要訓練手段。現在中學英語課程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應該大力倡導教師根據所教語法項目的交際功能去創設運用這個語法項目的情景,將語法教學與聽說讀寫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情景活動中用所學的語言表情達意,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綜合技能訓練結合起來,并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和完善自己的語言能力,為“用”而學,在“用”中學、“玩”中學[2]。我們不妨把它滲透到英語語法教學中,把具體語法項目的意義與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完成教師設計的各種任務。
在進行中學語法教學的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新課標強調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語法課是公認的枯燥而乏味的課程,所以英語教師教語法時要重視學生的參與,形式要靈活多樣,營造生動有趣的英語課堂氣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上,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進行交流,學生和教師處于一種平等的、融洽的教學氛圍中。在這種民主的氛圍下,師生的角色具有互換性,教師可以問學生,學生也可以問教師,雙向交流。例如講授一般現在時,教師先通過與學生對話或學生與學生對話來學習一般現在時的結構、要注意的細節,讓學生在創設的情景中學會一般現在時。
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可采取幾種形式,一種是兩人之間進行對話,教師可以先請一位英語口語比較好的學生和其進行對話,對話內容如下。
A:Hi,interesting class,isn't it?
B:Oh,yes,Learning English is really interesting.
A:Letme introducemyself.I'm Andrew.Everybody callsme Andy.
B:Hello,Andy.I'm Linda.Glad tomeet you.
A:Glad tomeet you too.I like hot food.And I like English most.How about you?
教師與多位學生進行關于自我介紹的對話,讓學生了解一般現在時,然后進行模仿,接著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進行對話,讓學生學會運用一般現在時。另一種就是3個人或4個人之間的對話,這種形式適合于對話內容較復雜、對話中人物較多的情況。比如說有一段對話中涉及3個人或4個人,這時就可以把學生分成3人或4人一組,引導他們進行對話,也可以請3~4位口語比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演,讓其他學生聽、看,然后模仿,舉例如下。
A:Good morning,Mr.Li.Do you know my friend,Peter?
B:No,Idon'tbelievewe havemet.How do you do?
C:How do you do?
學生間對話還有一種形式就是像接力賽一樣的傳遞式對話,比如學生A問他后面的學生B,B回答A后,又轉身問他后面的學生C,學生C回答B后,又問學生D……如此下來,每位學生都可以練習同一種句型,都可以鍛煉聽和說的能力。比如在學習新的句型“I like apples,but I prefer oranges to apples.How about you?”時,就可以采用這種對話方式,可讓學生更理解一般現在時的結構和用法,同時可讓學生結合prefer的用法,進一步學會一般現在時,這樣學生就能把這種句型練習得非常熟練。
這樣的英語語法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邊學邊用,在平等交流的學習中理解語法知識,增強對語法知識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法知識水平,增強英語口頭表達能力。
教師將語法復習同交際應用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具體而真實的情景里體會到語法對語言交流的作用,這樣才能真正達到讓學生內化語法知識的目的。例如: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材《英語 2》(基礎模塊)中的“Unit 5 It’s time to change”,語法要求讓學生掌握和正確使用賓語從句。通過課文的例句,向學生呈現賓語從句的句式結構,并以朗讀方式加深印象。
通過在真實語境和任務中的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賓語從句。步驟1:個人活動,學生朗讀,熟悉句子;步驟2:雙人活動,學生兩人一組討論并選出賓語從句;步驟3:全班活動,教師請學生說出所選的賓語從句,并給出反饋和總結。本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掌握賓語從句的結構和用法,并進行歸納與總結。接著根據真實情況寫出學生的建議與期望。步驟1:小組活動,學生4人為一組,通過討論提出建議;步驟2:個人活動,學生根據討論結果寫出完整的句子;步驟3:全班活動,教師點名檢查,給出反饋。本活動的目的是在真實的語境下,讓學生運用賓語從句進行語言交流。
該設計試圖通過給學生一定的語境,讓他們主動討論,探究歸納一些語言現象。語境教學的生動性與形象性有助于學生把知識融入生動的情景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改變以往英語語法教學枯燥無味的局面。
多媒體技術的推廣和使用為英語課堂教學開辟了新天地,將枯燥的語法知識講解轉化為生動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逼真的情景中領悟英語語言的魅力和語法知識的內涵。這樣更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激發他們學習語法的興趣,使自己成為語法課堂的主體,教師則是主導。例如在講解虛擬語氣時,讓學生自己在網上查資料,然后讓學生把不懂的知識在課堂上說出來,師生共同參與解決問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通過多媒體或實物等直觀教學手段,加上自己的語言表述和學生的角色扮演,形成具有交際氛圍的模擬情景。通過在設計的情景中進行語言練習,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掌握所學的語法知識。例如在講授there be句型時,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讓學生了解there be句型的結構和具體用法,然后讓學生用there be句型寫句子。
學生喜愛表演戲劇,教師可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自導自演,運用所學語法,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過去時的時候,在第一個環節可以把學生分成7個小組,要求小組成員相互介紹自己曾經有趣的經歷。這時候,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在非正式場合下的隨意交談,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是非正式的,可能會犯一些語法錯誤和語音錯誤,教師這時不必去干預、糾錯,應促使學生盡力用英語表達和描述。第二個環節的活動是要求每個小組推薦一名學生,把本小組交流中最有意義或最有趣的故事向全班學生做介紹。教師要善于營造一種積極、活躍、寬松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自信心,提高其語言運用的準確性。
例如:學生1:And so you see,I tell the stewardess to bring me hot tea!Well,She doesn’t.
學生 2:Yes,well.Iam also very frustrated lastweek.I travel by the airplane.Igetno sleep.
教師:OK.Kate,before you go on,sincewe need to review the past tense anyway,try to use the past tense so you want to say“I was frustrated”,“Igotno sleep”,“I told the stewardess”.[3]
教學游戲能創設語言情景,提供語法學習的契機,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智力和想像力,使學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交際內容而不是語言本身。通過游戲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調動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游戲的主人,控制游戲交際的過程,在游戲中增強對語法規則的感悟能力、總結歸納及活用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there be句型時,可以通過讓學生玩游戲來加深對there be句型的理解。在課堂上讓學生兩人或多人對話,猜猜對方的包里有什么[4],內容如下。
A:What is in your bag?
B:Guess.
A:Is/Are there a pen/any pens in your bag?
B:Yes,there is/are./No,there isn't/aren't.
目前,應該大力倡導教師根據所教語法項目的交際功能去創設運用這個語法項目的情景,將語法教學與聽說讀寫活動結合起來,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綜合技能訓練結合起來[5]。例如,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材《英語2》(基礎模塊)第2單元,要讓學生掌握該單元“The Simple past tense”這個語法項目,教師必須要知道任務是讓學生熟練掌握一般過去時,通過一般過去時聽明白有關周末的活動安排以及能用一般過去時說出自己的周末活動。教師應該圍繞一般過去時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去創設使用該語法項目的語境、去設計使用該語言形式的聽說讀寫活動,讓學生依據創設的語境,通過聽說讀寫活動去熟悉、鞏固、掌握該語法知識。下邊舉一個活動設計實例。
(1)我們先讓學生聽下面一段作為參考的小對話,回答下面兩個問題:“What did TangHua do lastweekend?”和“What did Sara do lastweekend?”
Sara:What did you do lastweekend,TangHua?
TangHua:I went to see movie called Harry Porter with my mother.
Sara:Whatdo you think of themovie?
TangHua:Oh,I think it is wonderful.But my mother slept through the bestpart.She thinks it is boring.
Sara:Sometimes parents have different ideas.
TangHua:How about you,Sara?Did you do anything special?
Sara:Nothing special.I surfed the Internet,listened to some popmusic and watched a cartoon athome.
TangHua:Thatwas fine.We both had a relaxing weekend.(2)讓學生根據所聽的對話寫下答案,弄清楚一般過去時這種結構在此時的語意及語法功能。
(3)要求學生采用雙人活動的形式共同寫出一小段類似的對話,其中必須含有5個以上用一般過去時表示已經發生的事件的句子。
(4)在4人或6人小組中輪流讓學生表演,推選其中最好的雙人組合并幫助他們修改充實對話內容,準備在全班表演。
(5)教師請選出的雙人組合在全班表演,同時要求各小組記錄他們聽到的用一般過去時表示的已經發生的事件的句子。
這個活動將語法教學與激發興趣、形成性評價和聽說寫3項技能綜合訓練融合在一起,較好地體現了新的語法教學觀。
語法教學不應該孤立地教句型,而應該在功能話題中學習,以功能話題為依托,從情景、語境入手,以任務為中心、以活動為載體,在文章閱讀中、聽說讀寫訓練中進行,不能脫離語境、情景,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及時小結,歸納提煉。
[1]何廣鏗.英語教學法教程——理論與實踐[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
[2]陳欣.現代英語教學法主要流派之我見[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21(5):76-77.
[3]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牟楊.新編簡明英語語言學教程學習指南[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5]朱鑰.論情境教學法在對外漢語教育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2(1):74-75.
G420
A
1671-1246(2015)12-00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