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青
(甘南州人民醫院,甘肅 合作 747000)
臨床心電圖帶教策略探究
姜小青
(甘南州人民醫院,甘肅 合作 747000)
心電圖;教學策略;帶教工作
心電圖在心律失常、傳導障礙、心肌梗死等方面的檢查診斷中具有經濟、快捷、無創、重復性好的顯著優勢,在臨床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些優點也使它得到了臨床醫生的青睞。但由于心電圖的理論知識非常抽象,涵蓋內容多,學生的學習時間相對較短以及對心電圖的重視不夠,臨床心電圖的帶教顯得尤為困難。因此,如何提高心電學科臨床實習的帶教質量一直是心電學科臨床教學工作者值得思考的問題之一。甘南州人民醫院是甘南州一所教學醫院,除醫療、預防、保健、科研外,還承擔著甘南州衛生學校學生的實習與甘南州七縣一市醫院醫生的進修培訓工作。在筆者從事心電圖19年的帶教過程中深深體會到,帶教方法和教師自身的素質在心電圖帶教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心電圖學在診斷學中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心電圖理論知識非常抽象,但教學時間相對較短,教學難度大,大多數學生認為心電圖理論枯燥乏味,很難準確理解和想像出所有心肌細胞在一個心動周期除極和復極的電位綜合變化構成了一個在三維空間中的心電向量,其在不同切面的不同導聯上的投影構成了體表心電圖。因此,學生只是機械地背誦心電圖的診斷依據,對學習心電圖理論缺乏興趣,致使學習困難重重。針對以上情況,筆者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上不急于灌輸給學生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而是講解心電圖的描記方法,復習各波形的正常值及圖形,了解每個波、段需要掌握的內容,指導閱讀順序,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從而使學生在實踐中對于怎么讀一份心電圖有了比較直觀的理解。在閱讀了一定量的心電圖后,就能全面有序地對一份心電圖進行分析。雖然剛開始速度較慢,但是經過不斷練習就會熟練起來。當學生覺得自己能正確分析心電圖時,他們的學習興趣、參與熱情就會大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
心理學家認為,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學習,觀察力敏銳、記憶力增強、想像力豐富,會興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學習,會表現出個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一進入心電圖科室,筆者就以各種方法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學習心電圖的重要性,認識到學會分析心電圖對一名臨床醫生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必須學習好心電圖的決心。
為了使學生克服學習心電圖的心理障礙、不死記硬背正常心電圖的各項指標值及各種異常情況下的變化值,筆者在帶教時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信息載體集視覺、聽覺于一體的優點,筆者在網絡上下載了三維動畫,制作了多媒體心電圖教學課件來講解復雜的心電原理,把抽象的除極過程、復極過程、除極復極過程中的電偶學說及容積導電的概念與體表心電位強度用三維動畫的方式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把心臟傳導系統各部分以鮮明的顏色標記,以三維立體的動態心臟來展示心電圖與心電向量環之間的關系,生動形象地講解心電圖各波形與心電向量的關系,從而避免學生機械記憶;由于心房的激動順序由右心房的竇房結開始,隨后向下、向左傳導,右房略先于左房,因而右胸導聯P波更清楚,易于識別,故而右房肥大時表現為電勢增加,出現高而尖的P波,左房肥大時,表現為左房除極時間延長,出現P波增寬。將這些原理利用三維動畫的方式展示,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具體,學生很容易記住心電圖的特點從而避免了大多數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心電圖診斷特點而不會閱讀心電圖的問題。
對每一位到心電圖室實習的學生,首先傳授心電圖機的正確操作方法,使其熟練掌握各導聯的位置;接著對學生進行操作考核,如果學生能夠熟練操作心電圖機,則放手讓學生為患者做心電圖檢查,筆者在一旁觀察。這樣就可以及時糾正學生在操作時出現的錯誤,直至學生能獨自、熟練、準確地操作心電圖機為止。
閱讀心電圖時,在學生牢固掌握了正常心電圖的特征后,帶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閱讀一些典型而單一的異常心電圖開始,每天重點掌握1~2個知識點,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步提高。在典型心電圖較少或沒有的情況下,可將存檔的異常心電圖提供給學生閱讀,通過反復看圖訓練,使學生的基本知識得到鞏固、基本技能得到提高。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是提高其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描記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電圖時,首次檢查發現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時,提醒學生不要忽略描記后壁胸導聯及哪些情況下需要讓患者做運動或屏氣后描記心電圖、哪些情況下加做右胸導聯的心電圖等。通過實踐教學,緊密聯系臨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獨立分析心電圖的能力。
理論與實踐同步的心電圖教學模式可實現教師由主講轉變為指導、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1]。要求學生每天至少書寫5份常見心電圖的報告,并由帶教教師批改,診斷正確的要問其診斷依據,對診斷錯誤的不是單純糾正診斷,而是幫助學生找出錯誤診斷的原因,批改后要求學生做出修改,再次交帶教教師審批,用這樣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并且可以避免其再犯同樣的錯誤。運用這一方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明顯提高了學生獨立書寫心電圖報告的能力。
帶教教師傳授心電圖知識、啟發學生思考的過程也是自我不斷思考、不斷完善的過程。帶教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教學內容,而且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不斷摸索行之有效的帶教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到其他實習醫院學習取經,以便更新自身專業知識。帶教教師還要進一步提高與學生溝通的技能,提高激發學生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能力。同時,帶教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多方面知識的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拓寬知識面,學習計算機操作知識、多媒體課件制作知識等,提高心電圖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心電圖帶教工作者,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方法,然后再回到實踐中指導教學。只有針對學生學習的難點,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帶教模式,靈活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心電圖的帶教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1]李文蘭,趙宏.應用理論與實踐同步的心電圖教學模式的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08,5(11):123-124.
G424.4
B
1671-1246(2015)12-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