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
1410億元
財政部發布了2014年全國財政決算,數據顯示,2014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算數為 1426億元,決算數為 1410.91億元,完成預算的98.9%。
6.6%
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全國財政收入796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6%,同口徑增長4.7%。總體來看,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增幅偏低,比去年同期回落4.1個百分點。財政部表示,下半年,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
40385億元
2014年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的決算數為 40385.86億元,雖然再創新高,但決算數僅為預算數的117.6%,對比2013年決算數為預算數的152.6%,相關增幅已經回落。
8.81萬億元
2015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8.8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少1.46萬億元。其中,上半年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6.59萬億元,同比多增8742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436億元,同比少增3251億元;委托貸款增加5324億元,同比少增6475億元;信托貸款增加309億元,同比少增4292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300億元,同比少增7576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9286億元,同比少3751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4245億元,同比多2372億元。2015年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86萬億元,比上月多6219億元,比去年同期少376億元。
11.4%
2015年1-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3713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5%),增速與1-5月份持平。從環比速度看,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 (不含農戶)增長0.88%。
28441.8億元
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441.8億元,同比下降0.7%,降幅比1-5月份收窄0.1個百分點。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980.2億元,同比下降21.2%;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35.3億元,下降0.1%;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552.6億元,下降1.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216.7億元,增長4.2%;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771.3億元,增長6.3%。
49.5%
三次產業結構比重是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GDP為2968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 20255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29648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146965億元,增長8.4%。可見三產的增速遠高于一產和二產。
在較高的增速之下,三產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也明顯提高。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5.8個百分點。內需結構進一步改善。
48%
最近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發布了我國首個《養老機構發展研究報告》,其中顯示,目前我國有超三成養老機構處于虧損狀態,全國養老機構平均空置率達到48%。
5200億美元
中國今年上半年的貿易順差大約為2,600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000億美元,過去7年的平均值為750億美元。但非常奇怪,過去四個季度,中國外儲反而減少了1600億美金。這部分是因為服務收支虧損,更重要的原因是資本外流。摩根大通的結論相當驚人:在過去5個季度,中國資本流出總和超過5,200億美元。
5.06%
2015年上半年就業形勢整體穩定,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6月份降到上半年最低點5.06%。
718萬人
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1.8%,就業形勢好于預期,總體穩定。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多變的背景下,取得這樣的成績不易,而未來保就業的政策也不能放松。
3111起
中紀委公布最新數據,6月全國查處違反八項規定問題3111起,處理4336人,2930人被給予黨政紀處分。從查處的問題類型看,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問題仍然最突出,共755起。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違規公款吃喝、大操大辦婚喪喜慶等問題緊隨其后。而從今年上半年的整體情況來看,“公車”問題的案發率也最高,占比超過三成。
6.68億人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8.8%,網民男女比例為55.1∶44.9;手機網民規模達5.94億且穩步增長;手機支付、手機旅行等移動商務類應用成為拉動網絡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搜索引擎、網絡新聞等基礎應用,使用率均在80%以上。
805億元
《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顯示,約78%的內地網民個人身份資料曾被泄露,造成的損失共約805億元人民幣,平均每人損失124元。■
(本欄目責任編輯:王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