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
簡訊
9月16日,新疆察布查爾縣財政監督檢查局召開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情況反饋會。與以往年度的反饋會相比,此次反饋會凸顯出三大亮點,實現了質的飛躍。
第一大亮點是在召開會議前,為確保進點反饋會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縣監督局局長提前與被檢查單位局領導就檢查出的主要問題及擬作出的處理處罰決定進行交換意見,認真聽取被檢查單位的意見、建議,達成共識。
第二大亮點是該反饋會得到了被檢查單位局領導的理解認同和高度重視,主動提出該會在局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及局機關下屬六個單位的主要領導及財務人員中召開,以擴大警示教育面,切實起到輻射作用。
第三大亮點是加大會計監督處理處罰力度,改變過去“重單位、輕個人”的處罰模式。此次除了對被檢查單位進行處理處罰、對被檢查單位的會計進行罰款2000元的基礎上,會計監督中首次對分管財務領導也罰款2000元,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責任追究。
上述創新的做法,讓被檢查單位局領導感受到被尊重以及平等溝通的溫暖,取得相互工作的理解后,自然對被檢查出的問題和處理處罰決定表示全部接受無異議,而且認真地進行了深刻反思,當場表示一定保質保量、如期地進行整改。同時要求局機關下屬六個單位引以為戒,展開全面自查,對于其他單位自身財務管理規范也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打破了與被檢查單位之間的無形屏障。此外,還體現出了“依法行政”的內涵和要義,使依法監督“有溫度”,依法處罰“有威嚴”,開創了財政監督檢查工作的新局面。
(楊生霞 滕 龍)
山東省嘉祥縣財政局緊緊圍繞財政改革和管理這一中心,充分利用監督成果,促進財政各項工作。
一是將監督結果與資金分配掛鉤。財政監督部門定期提交監督檢查情況,反饋各類專項資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資金管理部門依據監督結果及監督部門的建議,合理扣減違規違紀單位預算支出指標,或暫緩撥付資金。
二是健全監督成果共享機制。財政、紀委、審計、稅務等各監督部門之間建立檢查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及時溝通監督計劃實施情況,共享監督成果,避免重復檢查,并注重交流監督經驗,有效利用監督資源,提高監督效率。
三是采取多種形式落實整改措施。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下發整改通知,召開落實整改座談會,督促主管部門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落實整改,采取定期督查、跟蹤回訪等方式確保整改效果,同時協助單位部門建立內部控制制度。
四是完善監督成果公開制度。及時將監督檢查結果向局內和部分單位公開,有效擴大財政監督的影響力。
(李相年)
山西省浮山縣財政局通過深化改革,強化監管,有效提升了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一是編實編細部門預算。在編制部門預算時,統籌預算內外資金,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情。通過細化預算科目,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部門預算經人大批準后嚴格執行。
二是把好資金使用關。堅持精準審核,嚴把支出關口,加強“三公”經費管控,提升公務支出審核監管水平。截至目前拒付預算單位不合規不合法經濟業務896筆,拒付金額647.3萬元;全縣“三公”經費執行652萬元,為預算1400萬元的46.6%,同比下降33.4%。推進國庫支付規范管理,嚴格操作規程,提升國庫集中支付工作質量。上半年累計辦理國庫支付業務10211筆,財政直接支付資金38887萬元,結余結存資金10212萬元,資金結余結存率21%。強力推進公務卡制度改革,嚴格支出報銷監管制度,推進公務卡制度實施。上半年辦理公務卡650余張,全縣累計達到3000張,共辦理公務卡報銷結算業務3840筆,報銷結算支出4330萬元,公務提現支出比上年同期減少61%。
三是強化政府采購監管。通過采取定制度、強監管,規范采購行為;嚴預算、促倒逼,杜絕隨意采購。截至目前審批各單位政府采購項目190個,審批資金達3647.83萬元,其中:集中采購審批項目117個,預算資金為3538.63萬元,分散采購審批項目73個,預算資金109.2萬元。共招標56次,邀請專家106人次。
四是投資評審提質提效。財政投資評審努力克服項目評審任務重、人手少、時間緊的不利因素,著力強化評審關口作用。采取項目評審一律現場踏勘、定價不準的材料一律市場詢價、工程變更一律嚴格按程序批復、隱蔽工程施工一律現場四方簽字以及建立標準化評審數據庫等措施,保證評審質量。截至目前累計完成各類預結決算項目41個,送審金額4300萬元,審定金額3400萬元,核減金額900萬元。
五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對全縣138個行政事業單位進行了新增固定資產錄入、報表填報;對全縣66家事業單位進行了資產產權登記;對全縣20家行政事業單位進行了資產評估、處置和報廢;繼續清理黃標車和報廢車輛;加緊實施公務用車改革。
六是扎緊制度籠子。圍繞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支付管理、監督保障四個方面,先后制定和完善了財政部門預決算公開辦法、“三公經費”公開辦法、預算績效管理辦法、財政投入資金監督管理辦法、工程項目財政資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各單位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管理辦法,逐步健全財政管理制度體系,確保用制度管人、管錢、管事、管權,達到預算編制真實可靠,預算執行合理有序,預算監督嚴格有效的目的。
七是扎實開展專項活動。根據市、縣委確定的學習討論落實活動專項整治任務,該局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分配不規范問題和涉農資金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和監督檢查,凈化財政資金分配、使用、管理、監督環境。
(陳 強)
打開冷水江市慈善總會網站,在首頁醒目位置可以看到“冷水江市慈善總會資金管理使用情況”文件,該文件清晰地顯示:自2011年6月成立至2014年底,總收入19358542元,其中各類捐款14386796元,銀行利息收入62746元,上級慈善部門撥款409000元,創始資金增值4500000元。慈善救助支出5429050元,銀行賬戶財務費用支出2382元,結余13927110元。
從會計賬目中可以看出該慈善總會財務管理嚴格、規范,每一分錢善款都用到了慈善事業上。據了解,三年來該會已開展了 “愛心圓夢慈善陽光助學”、“和諧家園慈善助居”、“真情暖人心慈善助醫”和“洪水無情人有情慈善賑災”等十余項公益救助活動,2437人﹙戶﹚困難群眾受益,為社會穩定發揮了積極作用。該會堅持每開展一項活動就公布一次會計賬目,使每一筆財務開支都做到了陽光透明。
為確保每一分錢善款都用到困難群眾救助上,該市慈善總會的日常運轉工作和舉辦活動所需經費全部由財政統一預算安排。
(黃德祥 劉經濟)
云南省富源縣自2007年實施新農合以來,積極探索新農合資金運行監管的新模式、新方法,從資金的籌集、撥付、使用等環節著手,不斷完善資金監管措施,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全縣新農合醫療健康運行。
一是積極籌措資金。該縣狠抓新農合籌資工作,出臺各種惠民政策,為低保、重度殘疾、特困戶、五保戶、孤兒等五類人群全額代繳參合資金,完善新農合補償方案,切實讓廣大參合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該縣財政部門配合衛生部門認真做好新農合數據上報審核工作,2015年參合人數699414人,參合率97.6%,籌措新農合基金32872.45萬元,其中:中央補助18744.29萬元、地方補助 7833.43萬元,個人籌資6294.73萬元。
二是及時撥付。在基金撥付管理工作中,嚴格按照縣合管辦提出撥款計劃,核實無誤后,及時足額撥付資金。截至目前,共減免、補償新農合人數755323人次補償金18136.05萬元,其中:住院補償71731人次減免16788.54萬元、門診補償683592人次1347.51萬元。
三是加強基金監管。嚴格按照“專戶儲存、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封閉運行”的管理制度,及時將基金納入專戶管理;堅持專款專用,加強基金的跟蹤問效和監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對基金進行督查,確保基金專款專用,安全高效運行。
(張懷能)
9月下旬,湖北省竹溪縣農機局邀請縣財政局、十堰經銷商雙利公司,聯合對城關鎮水寨村等4家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申請建設的保鮮儲藏設備進行了核查驗收,將據實結算農機具財政補貼。
聯合驗收組通過實地測量容積,對主要設備進行認真核對,對整體運行情況進行測試,形成了一致的驗收意見。驗收人員、經銷商、受益對象分別在驗收報告上簽字。此次驗收4個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的冷庫容積達1.8萬多立方米,驗收合格,同意使用,給予農機補貼。
竹溪財政、農機部門已達成共識,今后凡是享受購機補貼5萬元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或農機服務大戶,都必須由財政、農機、經銷商聯合入戶核查,這將成為加強農機補貼監管的新常態。
(鄒蔚烈)■
(本欄目責任編輯: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