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波 蔡定國
完善農村財務管理的幾點建議
●楊 波 蔡定國
近年來,農村財務管理在財政和農經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幾次清理整頓,管理狀況有了一定改善,但有些地區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以湖北省沙洋縣為例,就完善村級財務管理提出幾點建議。
從2002年開始,湖北省沙洋縣全面實行農村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同時,各鎮代理服務中心對村級財務進行電算化管理。在具體業務上,要求在每期會計記賬結束后,各鎮代理服務中心記賬會計編制各村當期的財務收支情況,按時在村財務公開欄上張榜公布,接受民眾監督;要求圍繞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開展專項檢查;對村干部實施任期和離任審計;出臺文件對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管理和處置進行規范,出臺村級財務委托代理工作量化考核辦法。這些措施強化了農村集體的財務管理,但在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是代理服務中心人員兼職過多,不利于工作規范。由于鄉鎮機構改革,鄉鎮財政所與經管站合并,人少事多,為了全面搞好財政與農經工作,單位人員不得不身兼數職,有的甚至明顯違反了會計管理規定,但又沒有多的人選可供分設崗位。
二是村報賬員變動頻繁,造成管理混亂。村報賬員大都由村書記主任從村“兩委”換屆后產生的村干部中推薦任職,之前沒有經過專門的財務培訓,業務素質較低,不能適應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同時,不少村財務人員隨著村主要干部的變動而更換,造成村級財務工作的專業性和連續性不強。
三是民主理財不力,監督作用發揮不強。一方面,有的民主理財小組成員是村委會退職干部,對亂開支現象見怪不怪,對不合理開支不指出、不否決。另一方面,民主理財人員都是本村人,低頭不見抬頭見,擔心被打擊報復,因而對村里的一些重大支出不提出異議,草草蓋章了事。
四是村級債務過大,導致“三資”管理執行力不強。截至2014年,該縣村級債務2.7億元,村平98.1萬元。受此影響,村級在“三資”管理,特別是資源發包處置上成為新的矛盾集中點。由于村級財力無法償還債務,一些債權人強占村級資源,用承包費抵頂債務,導致資源發包不能按正常程序辦理。
五是“代”“管”定位不清,財政所成為村推卸責任的避風港。實行“雙代管”后,雖然財政所對村級財務從程序上進行了規范,但是一旦出現問題,村干部就會以村財務已經交代理中心監管為由將責任推卸給財政所。
一是財務代理工作實行市場化運作。將村級財務代理工作與財政所徹底脫鉤,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交由有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代理記賬,所需費用建議由省級財政予以補助。改變財政所目前在村級財務監管上角色定位不科學、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尷尬局面,財政所今后只負責指導和監督。
二是增加村級財力補助。相比稅改時的支出標準,如今村干部工資、辦公經費等運轉的實際支出需求已經有了大幅提高,而國家對村級的轉移支付仍維持10多年前的數額不變。建議上級提高補助水平,保證村級正常運轉。
三是建立民主監督平臺。把好村務監督員的民主推選關、理財簽字關和監督財務公開關,加強民主理財人員培訓,提高他們的履職能力,定期開展民主理財活動,確保村集體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四是支持化解村級債務。目前,沉重的債務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依靠村級自身力量化解不現實。建議上級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同時出臺措施允許清收個人欠村集體的歷欠稅費,盡快化解村級債務,確保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作者:湖北省沙洋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