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友云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第二醫院神經內科, 河北 唐山 064000)
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的臨床研究
梁友云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第二醫院神經內科, 河北 唐山 064000)
目的:通過對114例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研究,分析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14例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治療。治療2個月后,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康復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來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腦梗死進展率和復發率。結果: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1.2%,高于對照組的78.9%,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腦梗死的進展率和復發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可以有效的提高臨床療效,降低腦梗死的進展率和復發率。
阿司匹林; 聯 合; 氯吡格雷; 大腦中動脈狹窄; 腦梗死
腦梗死是指由于腦血管血流量減少或停止,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造成腦組織損傷,從而造成相應部位出現臨床表現和體征[1]。腦梗死的病因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血栓栓塞等[2]。大腦中動脈是頸內動脈最大的分支,狹窄或梗死后會出現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和雙眼向對側凝視等臨床表現[3,4]。對于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的治療,主要采用阿司匹林或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恢復腦組織的血供,避免腦梗死進一步進展和復發,改善患者的預后[5]。但是單獨使用抗凝藥物治療,臨床療效并不理想,本文將討論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的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的114例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對照組。實驗組患者57例,其中男性患者31,女性患者26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54.2±8.3)歲,其中合并高血壓者17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2例,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21例;對照組患者57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43~80歲,平均年齡(55.2±8.7)歲,其中合并高血壓患者1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1例,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腦梗死后昏迷等疾病。將一般資料輸入統計學軟件中比較,P>0.05,不存在明顯差異。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行臥床休息,降脂、降血壓、降糖、脫水、神經營養治療,避免行溶栓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治療,阿司匹林用量為每日100mg,一次口服;實驗組患者除給予阿司匹林外,還給予氯吡格雷口服,每日75mg,日一次口服。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進行肝腎功能檢測、心肺功能檢測和神經功能評價,治療2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神經康復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以及腦梗死的進展和復發情況。
1.3 療效評價標準[6]:患者神經功能完全恢復正常,日常生活能力恢復80%以上者為治愈;患者神經功能基本正常,日常生活能力恢復30%至79%者為顯效;患者神經功能、臨床表現未見明顯改變,日常生活能力恢復30%以下者為無效。治愈率與顯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經過一年的隨訪,觀察患者腦梗死有無進展和復發。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5.0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χ2校驗,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結果,見表1。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總有效率間存在明顯差異,且χ2=4.387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2.2 兩組患者腦梗死進展和復發比較: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腦梗死進展和復發比較結果,由表2可知,實驗組患者57例,有2例失訪,隨訪人數55例,對照組患者57例,有3例失訪,隨訪人數54例。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進展率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復發率P<0.05,差異同樣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2 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腦梗死進展和復發比較 n(%)
腦梗死在中老年人中是一種高發疾病,主要包括血栓形成性腦梗死、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等,雖然當今醫學不斷進步,但腦梗死的致死率仍未13%左右,還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復發率。大腦中動脈是腦內較為重要的動脈,為頸動脈最大的分支,主干狹窄腦梗死可以造成偏癱、偏盲、偏身感覺障礙、在優勢半球可出現失語等,是比較嚴重的腦梗死,提高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和預后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課題。對于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的治療,臨床上常采用藥物治療,除降脂、降壓、降糖、營養神經、改善循環等基礎治療外,阿司匹林是常用藥。阿司匹林是一種非甾體類抗炎藥,主要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緩激肽等發揮鎮痛、抗炎的作用,此外,阿司匹林還可通過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環氧酶來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從而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對于大腦中動脈腦梗死的患者,抑制血小板凝集,組織血栓進一步形成,可以恢復腦供血、防止腦梗死復發,改善患者預后,但是阿司匹林有許多副反應,應用時應注意檢查凝血功能以及防止胃潰瘍的發生,單純應用阿司匹林治療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并不理想。氯吡格雷也是一種抗血小板藥,它主要通過抑制二磷酸腺苷與血小板受體結合從而抑制血小板凝集,與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顯著降低了新的缺血性事件的發生率,對患者的遠期預后有良好的作用,而就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和恢復腦供血的作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相比并無明顯差異。常規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的治療都是采用單獨阿司匹林或單獨氯吡格雷治療,然而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的臨床療效一直備受關注。經過本次臨床研究可知,應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可以有效的提高神經功能康復率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用阿司匹林治療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此外,通過隨訪,還發現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可以有效的降低腦梗死的進展率和復發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預后。但是由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為抗血小板藥物,兩者聯合應用期間應嚴格預防出血傾向的發生,定期檢測凝血三項等指標,避免出血事件的發生。
[1]彭慕立,蘇赤,肖或,等.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9):80~82.
[2]張震南.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腦梗塞60例臨床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5):1146.
[3]張維.血管內支架成型術治療青壯年大腦中動脈狹窄的臨床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8):103~104.
[4]崔艷玲,汪麗靜,孫麗敏.大腦中動脈狹窄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l,5(9):51~53.
[5]邱振漢,孫宏.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腦梗死56例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168~169.
[6]許風雷,李翠萍,熱依汗,等.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1):32~33.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5.04.035
1006-6233(2015)04-06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