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群英,李惠平,陳海濤,何紅燕 (高要市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廣東 高要 526040)
2013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
梁群英,李惠平,陳海濤,何紅燕 (高要市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廣東 高要 526040)
目的 通過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了解高要市人民醫院感染實際情況和抗菌藥物使用狀況,針對醫院感染特點,采取相應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方法 采取橫斷面調查的方法,調查高要市人民醫院2013年5月23日住院的患者,進行醫院感染現患率分析。結果 調查患者共590例,發生醫院感染27例,28例次,醫院感染現患率為4.58%,例次感染率4.75%;感染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泌尿系、皮膚軟組織、顱內及消化道感染,分別占57.14%、17.86%、14.29%、7.14%、3.57%;感染高發科室為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及骨科;醫院感染患者病原學送檢率為74.07%,共檢出醫院感染病原體15株,主要為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藥菌6株占40.00%;調查當日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3.28%。結論 根據現患率調查結果,確立了針對性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進一步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
醫院感染; 現患率; 抗菌藥物
本文通過調查高要市人民醫院感染發生的實際情況及抗菌藥物應用狀況,得出本院各臨床科室及病種的醫院感染現患率及變化趨勢,為制定針對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1.1 研究對象
根據《醫院感染監測規范》(WS/T312-2009),調查2013年5月23日00:00~24:00本院所有住院患者(包括當天出院患者,不包括新入院患者)的醫院感染情況(包括新發病例和已發生但尚未治愈的病例)。
1.2 調查方法
按照衛生部醫院感染監測網、衛生部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培訓基地制定的調查方法進行調查。采取以臨床科室為單位的橫斷面調查方法,由醫院感染科專職人員和各臨床科室醫師共同完成。調查前統一調查方法、時間,并進行相應培訓,以病歷調查與床房調查相結合形式進行。
1.3 醫院感染診斷
按照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醫院感染病例的診斷,醫院感染專職人員和相應臨床科室醫師共同確診醫院感染病例。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0.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醫院感染現患率
共調查醫院16個臨床科室,應調查患者590例,實際調查患者590例,實查率100.0%。共發生醫院感染27例、28例次,醫院感染現患率為4.58%,例次感染率為4.75%。
2.2 各科室醫院感染現患率
16個臨床科室的醫院感染現患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科室醫院感染現患率見表1。
2.3 醫院感染部位分布及構成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16例(其中支氣管及肺炎10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6例),占57.14%,其次為泌尿道感染5例(其中導尿管相關感染4例,其他泌尿道感染1例)占17.86%。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膚軟組織、顱內、消化道醫院感染構成比較高,感染部位構成比見表2。
2.4 醫院感染病原體構成
醫院感染27例病例中病原學送檢20例,送檢率74.07%,其中15例患者分離出15株病原體,陽性檢出率為75.00%。前5位醫院感染病原體為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多藥耐藥株6株,占40.00%。見表3。

表1 各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現患率及例次感染率

表2 醫院感染部位分布及構成比

表3 醫院感染病原體構成及構成比與多藥耐藥菌檢出率情況
2.5 抗菌藥物使用率
調查當日應用抗菌藥物共198例,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3.56%。
2.6 手術時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
調查的病例中當日手術患者共38例,Ⅰ類切口占19例,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共4例,使用率21.05%,均是在術前30 min~2 h預防性使用。
本調查結果顯示,本院醫院感染現患率為4.58%、例次感染率為4.75%,與國內近幾年其他作者報道的4.04%~6.80%[1-2]現患率相近。從16個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現患率來看,臨床科室醫院現患率之間存在較大差異,以神經內科最高,為22.81%,其次神經外科為14.70%,再次骨科8.62%,其他科室均低于平均水平。本院近幾年的醫院感染現患率監測中,以上科室醫院感染率一直居前列,這與這些科室患者侵入性操作多、長期臥床、或住院時間長、基礎病多、病情較重有關,因此易發生醫院感染[3]。而ICU、血液腫瘤科、呼吸內科醫院感染發生率不高與本院多為新入院患者、病情較輕、住院時間短或疑難危重病患者常轉到上級醫院治療有關,ICU科醫院感染未發生還與當時住院患者少有關。因此醫院感染管理科必須加強對神經內外科及骨科患者醫院感染控制的監督與管理,尤其是應加強對侵入性操作和長期臥床患者的感染控制管理,必須提出明確的干預措施降低上述科室的醫院感染發生率。
本調查顯示,感染部位依然以下呼吸道為主占57.14%,與國內多數報道[2-4]相符,其次為泌尿道、皮膚軟組織、顱內及消化道感染,分別占17.86%、14.29%、7.14%、3.57%。醫院感染患者病原學送檢率為74.07%,檢出醫院感染病原體15株,前5位醫院感染病原體為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感染病原體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其中醫院感染病原菌陽性菌株中多藥耐藥株占40.00%,與多數醫院報道的醫院感染病原體感染情況基本一致[4]。
2005年衛生部頒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以來,本院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開展加強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管理,尤其是近3年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工作的開展,合理應用抗菌藥物取得明顯成效。本次調查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3.56%,低于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中要求<50%的標準。
通過本次現患率調查,較真實地了解到本院醫院感染基本情況和抗菌藥物使用現狀,結果顯示由于院領導重視,藥劑科、感染科加強監管,全員培訓,尤其臨床工作中嚴格無菌操作,加強手衛生監督,重視環境和物體表面的清潔管理,重視嚴重感染或多耐藥菌感染患者的隔離,加強呼吸機、留置尿管、深靜脈置管的管理等措施有利于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微生物檢驗技術水平的提高提升了醫院感染病例病原學標本的送檢率、病原學陽性檢出率和多藥耐藥菌株的檢出率,使醫生應用抗菌藥物更有針對性,促進了本院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通過這次調查明確了本院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科室、患者醫院感染發生主要部位、常見的感染病原菌株及多藥耐藥菌譜,為今后繼續有針對性地開展醫院感染監測、合理應用抗菌藥物及進一步做好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1] 吳安華,任南,文細毛,等.衛生部醫院感染檢測網 2008年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報告[J].醫院感染監控信息,2009,23(1):17-25.
[2] 葉南圓,孔慶芳,程科萍,等.2011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1):2539-2541.
[3] 李六億,劉玉樹.醫院感染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0:27.
[4] 劉寶亮,黃春瑩,朱華云,等.2010年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0):1996-1998.
(責任編輯:劉大仁)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2013
LIANG Qun-ying ,LI Hui-ping,CHEN Hai-tao,HE Hong-yan
(DepartmentofInfectionManagement,GaoyaoPeople’sHospital,Gaoyao526040,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use situation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Gaoyao People’s Hospital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and to develop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Methods Cross sectional survey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Gaoyao People’s Hospital on May 23,2013.Results Among the 590 patients investigated,27 patients(4.58%) and 28 case-times(4.75%) suffered from nosocomial infections.The sites of infections included lower respiratory tract(57.14%),urinary tract(17.86%),skin and soft tissue(14.29%),cranial cavity(7.14%),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3.57%).The infections were highly occurred in departments of neurology,neurosurgery and orthopaedics.The pathogenic detection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was 74.07%.A total of 15 strains of pathogens were found,mainly including Escherichia coli,Klebsiella pneumoniae,Pseudomonas aeruginosa,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cinetobacter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Six strains of multi-resistant bacteria accounted for 40.00%.The antibiotic usage rate was 33.28% on the day of investigation.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on prevalence,we strengthened the targeted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nosocomial infections; prevalence rate; antibacterial agents
2014-09-20
梁群英(1972—),女,中專,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及醫院感染管理的研究。
R181.3
A
1009-8194(2015)04-0089-03
10.13764/j.cnki.lcsy.2015.0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