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麗
摘 要: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快速發展,將多媒體技術引進英語作業中,可以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他們的興趣以及培養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
關鍵詞:課外作業;語言運用能力;網絡資源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課外作業是課堂的自然延伸和補充,是鞏固掌握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然而,近年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英語課外作業竟然發展成只有抄單詞、背課文、做習題這些枯燥單調的機械重復性作業。很多學生也因此出現了作業潦草、抄作業、敷衍的現象,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熱情和積極性。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蓬勃發展,多媒體教育技術在各個學科中出色的表現,成為現代教學手段必不可少的因素。
現代多媒體教育技術是開發和應用先進教學媒體建構教學信息的最佳載體,以期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推動教學整體改革。看到多媒體技術帶給我們英語學科的巨大變化,我不禁在想,能不能把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作業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探索后,我認為將多媒體技術引進英語作業,可以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激發他們的興趣,形成自主學習和規范書寫的習慣以及培養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
一、借助錄音機,完成學生課外聽說等基礎性作業,切實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語感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聽、說、讀、寫訓練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聽說練習是讀寫的基礎,聽懂會說也是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所以要堅持聽說領先,要布置一些有效的、有趣味的課外聽說作業。如三年級剛開始只學了一些簡單的句子,書寫的要求并不多,因此可以多布置一些聽說作業,讓孩子們借助錄音機去模仿,大膽開口講英語,這樣既可以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又能初步培養他們的聽說能力。我們還可以利用錄音機的另外一個錄音功能,我經常會讓學生模仿課文朗讀,制作錄音磁帶,定期進行全班評比,給予獎勵。小學生的好奇心重,好勝心強。他們會不厭其煩地反復聽讀錄音進行制作,以求達到最佳效果。
二、利用網絡交互式資源完成學生課外實踐性作業,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科水平和減輕作業負擔,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
能力
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考慮培養學生的動腦、動
手、動口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因此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實踐性作業,讓學生通過實踐來鞏固所學知識。
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電腦也走進了每家每戶,幾
乎每個學生家里都有電腦,這是一個重要的教育資源,于是我們只要恰當地利用網絡資源,就可以創設一種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學習的良好環境。學生可以和教師發生交互作用,向其提問、請求指導、及時反饋和相互評價,我們正好利用這一點來布置一些有效的實踐性作業。例如我會在每節課上完后,設計一些聽力、閱讀、對話設計等綜合實踐性作業,上傳到網絡,學生可以下載并完成這些作業。如有疑問,也可以及時向我詢問。這種新的作業模式,可以使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完成各種實踐性作業并在這期間能主動地、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切實消除了學生不做作業、敷衍的一些現象,使他們在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前進了一大步。
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新作業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我
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有些家長害怕孩子上網玩游戲,所以家中雖有電腦,卻沒有網絡。還有一些淘氣的孩子,借口說上網學習,而在網上干別的,教師不便于監管。再就是每個班的人數都比較多,教師一一指導無法實現。總之,網絡交互式資源的利用還需要繼續摸索和優化,讓它能夠切實地為學生服務,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實踐能力。
三、巧用幻燈片、投影設備,完成學生課外書寫作業的評價,切實提高學生的規范書寫能力,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總之,多媒體技術為小學英語課外作業的改革提供了契機,
注入了活力。在英語課外作業的設計中,如果我們能合理地使用多媒體,創設視聽情境,解決小學英語課外作業中視聽等有關問題,使學生通過視聽感知英語語言素材,完成視聽作業、發展視聽能力以及利用多媒體交互性,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交互作用,從而
引導學生在獲得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又為實現英語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我們就達到了引進現代化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輔助英語課外作業的真正目的。多媒體教育技術進入小學英語課外作業,豐富了課外作業的模式,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改變了學生學習的態度,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但也不可否認還有很多問題尚待改進和探討。不過,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深入探索,這一項研究一定會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茍麗娜.淺談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幾點做法.新課程:下,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