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潔
一個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他的數學成績肯定不會差。不僅學習數學是這樣,其實,學生如果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無論哪門學科都會學習好。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想學好數學是不可能的。所以,作為小學數學老師,要想讓學生的數學成績提高,首先就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
現在的小學生,在學習數學上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少的,絕大多數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都需要重新確立。班級里絕大多數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上課不會聽課,不會獨立思考,不能積極主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自習課的時間不能很好利用,諸如此類的現象,很是讓人頭疼。所以,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就十分重要。那么,怎樣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呢?
一、教育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知道自己為什么學習數學知識,學好數學對自己今后的人生有什么重要意義
作為小學生,他們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積極主動的,大多是在被動地學習。在學校有老師督促,在家里有家長看管。很少有人在學習上是積極的、主動的。這時,就需要老師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使他們明確學好數學的重要意義。教育學生給自己設定一個短期的和長期的學習目標。短期達到什么程度,長大后自己要做什么工作,靠什么本領活下去。很多小學生在這個問題上都是很困惑的,之所以他們沒有認真學習,就是由于沒有人生的理想。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就要幫助學生提高認識,使他們懂得無論自己今后有怎樣的人生目標,都必須通過現在的努力學習才能得以實現,否則,任何理想都只能變成空想。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了,學習也才能有積極性,也才能學好數學。
二、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做任何事情,只要方法正確了,成功就有希望。學習數學也不例外,只要學生找到正確學習數學的方法,就一定能夠學好數學。多數學生數學的學習成績不夠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習方法不得當。有的學生上課聽課抓不住重點,有的學生聽不懂課沒有及時質疑,有的學生課后不能及時完成作業,還有的學生沒有自學的能力等等。這就要求小學數學老師針對不同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給予不同的指導。只要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數學的方法,那么,他的數學成績就一定會很快提高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