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銀霞
在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小學生的心理負擔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在開展班主任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小學生的心理變化。在進行學科教學和各項教育活動的時候,班主任要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心理機能進行有效的調節。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有效的途徑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首先在開展教育的時候要以老師自身為榜樣來對學生進行感染,通過案例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疏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以教師自身的為榜樣來對學生進行感染
想要撒播出陽光自己首先心中要有陽光。所以我們要使小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班主任自身就要有良好的態度和心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老師的影響,所以,班主任在開展工作時要善于對自己的心理狀態進行調控,把向上的情緒帶到整個課堂活動當中。從踏入校園的那一刻起,我們要用真切的話語和友善的微笑來面對學生,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班主任有健康平和的心態,積極地面對工作和生活,這樣自然而然就能夠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夠積極地面對人生。
二、通過案例來進行心理健康疏導
我們可以通過案例來進行心理健康疏導,因為過多的道理講解讓學生感覺很厭煩。所以,我們可以給學生講一些實際的案例,通過強烈的故事表現性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時候,不要跟學生過多地講解積極向上的大道理,要給學生講解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也可以讓學生學習弟子規,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向學生發問,學生在進行思考的過程中就會有所感悟,學生自己進行的感悟會更加深刻。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對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疏導。
三、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
素質教育要求以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所以班主任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尊重和信任教學對象,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這樣才能進行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學生在這種和諧、溫馨的師生關系中,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和生活,并且能尊重和信任別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用一種平和的狀態來進行教學,鼓勵學生善于表達不同意見,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夠得到最全面發展。
班主任是我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靈魂性人物,他們以自身的心理健康來對學生進行感染,在案例講解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疏導,引導學生進行正面思維,了解學生內心真實的情況,建立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班主任要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培養學生的情商,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祖靜波.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4(20):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