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鷗(遼寧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淺談鋼琴演奏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
馬曉鷗
(遼寧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鋼琴演奏是演奏者的表演藝術與情感表現技術的結合體,通過演奏者對高超音樂技術的表現來展現鋼琴藝術的魅力,從而吸引欣賞者。因而,鋼琴演奏中演奏者的音樂表現力是鋼琴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演奏的效果具有決定性影響。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鋼琴教育中教師對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培養現狀,提出在鋼琴音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聽力訓練,重視學生對樂譜研究能力的培養,并通過加強技巧性訓練和豐富學生文化素養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從而實現高效的教學。
鋼琴演奏;教學;音樂表現力;培養
偉大作家雨果曾說過,數字、字母、音符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音樂,是起源于生活的、用自己的獨特語言來反映人類現實生活的一門藝術。而鋼琴,作為樂器之王,通過其自身豐富的音域和和聲效果來演奏出千姿百態的音樂作品,這也是中國持續出現“學鋼琴熱”的主要原因。學習鋼琴演奏的目的就是通過精湛的演奏技巧表現完善的音樂內容,同時將演奏者自身的音樂感知能力展現在鋼琴演奏之中,從而將鋼琴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在鋼琴演奏教學中,決定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因素主要有教師因素和學生因素兩方面。首先,由于鋼琴音樂藝術具有極強的熏陶感染力,對人們精神層面的影響作用非常大,因此是現在許多家長培養孩子良好道德情操的首選科目。在鋼琴教學中,鋼琴教師的自身教學理念和工作態度要端正,才能做到嚴格遵循鋼琴教學目標,通過健康的教學理念和系統的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鋼琴基礎及彈奏技巧,同時進行深入拓展,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其次,學生自身的演奏心理以及應變能力、對作品的理解程度屬于演奏技術之外的重要影響因素,對音樂表現力具有重要影響,如果學生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過度緊張或者由于心理因素而導致怯場的現象,就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演奏狀態而導致整個演奏效果不佳的結果。
(一)重視聽力訓練,培養學生音樂感
音樂表現是演奏者將自身對聆聽音樂過程中的感受和理解表現在演奏中的一種方式。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因而聽力訓練是培養學生音樂感的重要手段。鋼琴彈奏的聽力訓練主要是培養學生對音色、聲音的追求和曲調感、節奏感。德國齊格勒提出鋼琴演奏者的學習過程不僅僅是手指技巧的培養,而是通過“以心聆聽”將自己感受的聲音彈出,從而自行調節演奏效果。因此,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的前提是挖掘和發現自己內心的聲音,然后通過手指動作產生音樂并記在心里。鋼琴作品是由很多聲音要素組成的聲部的組合,每個聲部都對鋼琴演奏的整體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因而,學生需要學會“聆聽”自己彈奏的琴聲,不能太過于強調旋律聲部而造成單薄的音樂效果,也不能只重視重度和響度而忽視伴奏聲部。通過“聽”的訓練掌握各聲部的具體位置,并形成有意識的聲部安排,鍛煉學生的音樂感。
(二)精心研究樂譜,引導學生感知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朱工一曾經說過:“精心研讀樂譜是窺探作者內心奧秘的重要途徑?!币蚨?,只有深入理解作曲家特有的音樂語言,才能夠真正掌握把握好音樂演奏技巧,從而做出正確到位的演奏。精心研讀樂譜指的是對樂譜上的一切標記都認真閱讀并正確表現出來,做到毫無遺漏的精確程度。首先,要掌握規范的彈奏指法,尤其是音階和琶音快速跑動這類的樂句,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指法才能將樂曲的風格流暢地彈奏出來;其次,樂句旋律的音樂性也是彈奏過程的重點,只有尊重樂譜上的每個標記,并認真揣摩出樂句之間的內在聯系,才能夠交代清楚每一句句法,進而才能將音樂演奏得清楚完美;最后,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音樂理論的學習,通過了解作品的背景、調性以及體裁結構、思想感情等內容,培養學生理性思考音樂作品的能力。從而在不斷的精心研讀音樂作品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三)強化技巧訓練,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首先,對于音樂基本功的訓練不容忽視,音樂表演中的技巧性因素是音樂基礎的升華,只有具有過硬的音樂基本功,才能夠更好地將音樂作品中的內涵和情感表現出來。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個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安排基本功學習,從而彌補學生的先天能力不足,完善學生的音樂功底。例如,在鋼琴演奏的學習過程中,音階、琶音以及和弦的練習都是鋼琴演奏的基本功夫,不僅訓練學生順、穿、跨、擴指的指法,而且還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通過各種調式和調性的培養,為以后進行即興伴奏奠定技能基礎。
其次,多安排學生進行中外樂曲的彈奏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對各種風格、各種時代背景下的作品進行演奏,可以使學生很好地將彈奏技術與音樂表現力結合起來,從而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在彈奏之前讓學生先了解作曲家的創作背景,然后通過分析作品的結構及內容主題,表現出音樂作品的意境和深厚內涵。
(四)豐富文化素養,啟發學生想象能力
任何藝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藝術與藝術之間都存在一定的貫通性和兼容性。例如歌劇藝術中就包含著戲劇、舞蹈以及美術等藝術的一些特征。因而,只有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綜合素養,才能夠在一門藝術領域中獲得更高的造詣。另外,鋼琴音樂是具有豐富情感和各種意境的一門藝術,創作者表達情感和意境的方式主要包括表情性和描述性兩種。學生從作品的標題可以感知到作者的描述性內容,然而對于表情性內容,則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根據自身的音樂認知能力展開想象,從而感知到作者在作品中寄予的情感。因而,通過培養學生的各種文化素養,對于啟發學生的想象力,更好地把握鋼琴作品的意境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音樂表現力是演奏者在表演的過程中通過自身音樂思維以及高超的演奏技術將音樂內容表現出來的能力,演奏者的音樂表現力決定音樂作品內容的表達深度以及表達廣度,是欣賞者獲得對音樂內容體驗和感受的重要渠道。一個優秀的鋼琴音樂演奏者不僅具有嫻熟和高超的演奏技術,同時還要具備對音樂作品超強的理解能力,從而通過音樂表現力將音樂作品中的情感精神傳達給欣賞者,進而引起共鳴。
[1]郭蓉.試論強化學生鋼琴演奏中的音樂表現力培養[J].音樂大觀,2014,(12):10-11.
[2]胡予萍.論鋼琴演奏教學中音樂表現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2,(19):22-23.
[3]馮曉霞.談如何提高學生鋼琴演奏能力的對策與研究[J].大家,2009,(11):15-16.
J60
A
1007-0125(2015)02-0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