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永霞(牡丹江市群眾藝術館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蘇聯芭蕾基訓鋼琴音樂在中國的應用
付永霞
(牡丹江市群眾藝術館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鋼琴音樂與芭蕾舞蹈都屬于動態藝術,音樂與芭蕾舞蹈形影不離。在芭蕾作品中,表演者運用肢體語言來展示芭蕾獨特的藝術魅力。為了更加完美地展示舞蹈的美感,作品中輕盈飄逸、優雅流暢、剛勁有力的舞步,以及表達內心情感的喜怒哀樂都離不開舞蹈音樂的輔助作用。
芭蕾;音樂;鋼琴;藝術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優雅的舞蹈藝術形式之一。為了更加完美地展示舞蹈的美感,作品中的各種意境如輕盈飄逸、優雅流暢、剛勁有力的舞步,還有表達內心情感的喜怒哀樂都離不開舞蹈音樂的輔助作用。音樂是芭蕾舞蹈的靈魂,芭蕾藝術不能脫離于音樂。芭蕾基訓課使用鋼琴伴奏的做法最早興起于歐洲,18-19世紀舞蹈鋼琴伴奏也僅僅使用于歐洲宮廷芭蕾舞團。到今天,鋼琴伴奏在芭蕾基訓中的運用已有200多年的發展歷史。
與歐洲或其他國家的芭蕾舞歷史相比較,我國的芭蕾舞蹈事業發展緩慢。新中國成立后,芭蕾舞事業才得以提高與發展,20世紀50年代以后專業舞蹈學校出現,鋼琴音樂在芭蕾基訓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才初步得以體現。芭蕾基訓教學已經不能脫離鋼琴伴奏所帶來的樂感與節奏感,鋼琴伴奏音樂的課堂音響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芭蕾基訓課程的教學質量,以至于影響舞蹈學生的藝術生涯。
鋼琴伴奏中的節拍類型、強弱、速度、節奏、樂曲的長短等都會對芭蕾基訓課程的教學質量產生影響。普通藝術院校因為缺少伴奏老師和伴奏樂譜,往往由學生代課,使得教師和學生難以取得相互之間的默契,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所以說鋼琴伴奏對芭蕾基訓組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鋼琴音樂與芭蕾舞蹈都屬于動態藝術,而其中芭蕾舞蹈是空間的藝術,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音樂與芭蕾舞蹈兩者形影不離,在芭蕾舞蹈表演中,音樂起著烘托作用。音樂把人的內心情感外化為有規律的樂句組合,舞蹈則把人的內心情感外化為典型的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在音樂中舞蹈家更能感受到形體動作的藝術魅力,音樂伴奏產生的音樂感覺觸發了舞蹈家的表演情愫,使音樂與舞蹈達到樂舞合一的境界。
許多舞蹈家在音樂上都有一定的造詣,舞蹈家烏蘭諾娃曾經說過:“我喜歡音樂,甚至超過了芭蕾。”她對舞蹈中的音樂極其敏感,每每聽到優美的音樂,她的腦海里都會浮現出舞蹈形象。她演繹的《吉賽爾》,至今無人超越,沒有哪個舞蹈家能像她一樣給觀眾那么深刻的記憶,她把作品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刻畫入微。
鋼琴家里赫特說過:“烏蘭諾娃扮演的《吉賽爾》成為我印象中最完美的舞蹈演出,在這之后我再也沒有看過這部舞劇,因為我不想破壞留下的印象?!边@一切都是通過音樂對舞者的長期熏陶以及舞者對音樂的鍥而不舍的追求,通過自身的經驗與創造實踐才得到的。
在芭蕾舞蹈與鋼琴伴奏的交融中,鋼琴伴奏不僅僅是對氣氛的烘托,更是芭蕾舞中基礎的基礎。芭蕾舞通過舞蹈動作來展現音樂內容,舞者應當完全理解作曲家在作品中所賦予的靈魂。只要這樣,舞者的角色塑造就越是接近理想,與此同時,觀眾看到的形象也就越完美。
課堂芭蕾基訓的鋼琴伴奏音樂對舞者本身的音樂素養提高起著巨大的作用。從學生入校到踏上舞臺,每天的訓練都是在鋼琴伴奏中進行的,多年的訓練培養了他們的樂感以及肢體的表現能力,為他們創造完美的舞蹈人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由此可見,鋼琴伴奏在芭蕾舞音樂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鋼琴伴奏是芭蕾課堂基訓的藝術指導之一。當然,要想伴奏得當,首先要了解這一藝術的淵源。無論是從芭蕾本身的角度,還是從鋼琴伴奏的角度,都需要具備相關的芭蕾文化知識以及掌握相關的教學理論,具備廣博與合理的知識結構。這就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科的偏看看工科書,看看別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p>
在芭蕾基訓課堂教學中,鋼琴伴奏人員往往沒有認識到自己在芭蕾舞中的作用,以至于常常將自己定位在“隨從”的角色上,從而忽視了自己所身負的責任:作為課堂的藝術指導,鋼琴伴奏需要用音樂來顯示出基訓動作的特性性格,幫助舞者發揮想象力和表現力。這不僅在課堂基訓中培養了舞者的音樂節奏感和樂感,而且對舞者將來的教學工作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1]何鳴.鋼琴伴奏與舞蹈訓練的協調統一[J].廣西教育,2003(Z2).
[2]張芳.談鋼琴伴奏教師如何提升舞蹈課堂教學效果[J].遼寧高職學報,2006(2).
[3]張廷森.為舞蹈教學揚起音樂的風帆——論鋼琴伴奏教師的專業素質[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5(04).
[4]騰鷗.論舞蹈鋼琴伴奏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素質[J].沈陽師范大學(社會科學版),2005(3).
[5]趙建軍.論舞蹈鋼琴伴奏應具備的教學能力[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4(3).
[6]竇克勤.小議舞蹈基礎訓練中的鋼琴伴奏教學[J].安徽教育,2003(2).
本文為: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立項,立項編號:2014B112
G613.5
A
1007-0125(2015)02-00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