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超(常州大學 藝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淺議環境藝術設計在常州生態市建設中的作用
徐超
(常州大學 藝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在生態市建設中,環境藝術設計是協調人與環境關系的橋梁,是提高人類生存環境品質的途徑,它在提升城市整體環境的藝術美感、增加城市規劃的合理性、提升人居環境的舒適度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環境藝術設計;生態市;常州
環境藝術設計是協調藝術、自然、人文等要素的設計,設計師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人與自然等要素的和諧共生,使人們的生理、心理、感官等需求充分得到滿足;在綜合考慮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的基礎上,整體規劃城市上水、道路及植被等要素,打造使人身心愉悅的自然環境。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增加其藝術性,提升環境美感,使人們在美麗的環境中生活、工作,提高人們生存的幸福指數。常州是一個歷史古城,具有較多的傳統建筑,如簸箕巷、青果巷等歷史街區,這些老建筑具有濃厚的歷史沉淀和傳統的人文氣息。因此在建設生態市的同時,要對傳統古建筑、古文化進行合理的、科學的規劃設計,既能體現出古城歷史特點,又能與時俱進,體現現代城市美感。
在生態市建設中,環境藝術設計可以增加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完善生態城市空間,設計改造城市環境內部空間。城市建筑應采用綠色設計,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進行建造,使人、建筑和生態環境三者有機結合。設計師通過科學有效的設計和控制,盡量減少建造建筑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和破壞,優化建筑內部環境,使其更加接近自然生態環境。
在生態市規劃中,環境藝術設計主要可以分為三類:空間設計、綠化設計和水體設計。空間設計包括親綠空間設計、親地空間設計和親水空間設計。親綠空間設計是通過使用綠化來為人們提供滿足審美需求的具有文化品位和藝術風格的空間;親地空間設計是增加高層樓棟居民接觸地面的機會,建立更多適合人們活動的戶外場地;親水空間設計是創造舒適、休閑的近水空間,構建具有不同功能特色的區域,為人們提供多樣化的活動方式。此外,還可以充分開發和利用地下空間,不但能夠節約地面土地的使用面積,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還能有效減少運營費用和能源的消耗,使城市規劃更加合理。
綠化設計是生態規劃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部分,也是建造美麗城市景觀的重要手段。常州市內公園、綠地數量眾多,是人們生活的休閑場所,是促進城市居民與大自然接觸的最直接、最便利的方式。綠化是生態市內平衡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調節器”,加強綠化設計,增加植被的覆蓋面積,確??諝獾牧魍ㄋ俣?,在城市各地能夠呼吸到新鮮空氣,在保障本土植物不斷生長和延續的同時發展植物種類的多樣性。在植物的配置方面,充分考慮形態、色彩、高低、疏密等因素,將它們放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整體考慮與規劃,注意景觀和生態、植物與環境、人與環境的和諧融合,打造多元化的和諧生態環境,體現綠化設計的藝術美感。
水體設計也是生態市規劃中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部分,它對于調節城市的溫度和濕度、提高城市景觀質量、改善城市空間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對人們的生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動植物生長、繁衍和棲息的重要保障。設計師充分利用水體本身的特性與靈性,以水體為主體進行環境藝術設計,使人在欣賞人文環境的同時,感受水體的精神。
如今城市的快速發展導致了生態環境的破壞,使得環境藝術設計早已成為生態市規劃的重要部分。環境藝術設計應當在保持現有良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對現狀的不足進行改善,協調建筑、景觀、道路、廣場、水體、植物等環境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創造能夠保障人與生態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環境,不斷促進市民身心健康發展,增加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完善生態城市空間。
在生態市建設中,環境藝術設計為人們打造“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綠色環境空間,提升人居環境的舒適度,增加人們對生存環境美的滿意度。在設計理念上,環境藝術設計對人與自然充分尊重,在設計過程中,將對自然的尊重和生態的優化作為設計原則,實現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目標,使人們對居住環境感到愜意和舒適。在充分滿足人類生活和生存功能需要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有效的環境藝術設計,使人們的生存環境能夠得到極大的美化,藝術性得到有效提升,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生存環境的審美要求。
因此,常州在構建生態市過程中,要明確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性及其作用,采用科學合理的設計手段,協調好城市環境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使人、社會與自然能夠和諧相處,從而使友好共存、和諧統一的綠色生存空間得以建立。
[1]王麗君.城市景觀藝術設計與精神生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2]劉珊珊.探析環境藝術設計在現代城市建設中的作用[J].現代園藝,2013(02).
[3]張力.城市濕地游憩空間環境藝術設計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P901
A
1007-0125(2015)02-0139-01
2014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課題“環境藝術設計在生態市建設中的作用研究——以常州市為例”(編號:14SWB—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