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婷,郭 航(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00)
淺談陶瓷藝術與室內環境藝術的融合
陳夢婷,郭航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0)
陶瓷——中國文化的代名詞,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傳承保護我國優秀的陶瓷藝術文化是中華兒女偉大的歷史使命,我們應廣泛吸收國內外陶瓷藝術精湛的技術手段以及藝術成就,勇于創新,最大限度地發揮陶瓷文化的藝術價值。
室內環境藝術是公眾必不可少的生活空間,室內環境藝術與陶瓷藝術相結合將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陶瓷藝術;室內環境藝術;融合
現代陶瓷藝術與傳統的陶瓷藝術相比,現代陶瓷藝術家在注重超越技藝方面遠遠高于傳統陶瓷藝術家,傳達給公眾更廣泛、更深層次的注重陶瓷精神領域的關注。陶瓷具備多種藝術屬性,通過其造型、多變的釉料,使設計師的主觀意識得到傳達,尋找當代文化的可能性,從社會、道德、心理、功利的功能中擺脫出來,從思想觀念的層面重新解讀陶瓷的藝術語言,構建文化的精神橋梁[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室內環境裝飾也越來越得到公眾的重視,室內環境藝術裝飾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公眾開始提倡使用綠色低碳的設計材料,所以對裝飾材料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而陶瓷藝術自身獨特的物質屬性迎合了人們的精神需求,表現語言變得原始、樸素、厚重、滄桑,同時還不缺乏清晰溫婉,滿足了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室內環境藝術與陶瓷藝術相結合將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伴隨著經濟發展以及大眾審美的不斷提升,陶瓷藝術品開始普遍進入公眾的視野。一般來說,根據目前的社會背景,大多數人更愿意跟自然環境親近,室內環境又與公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根據這一特性,更愿意在室內環境中營造一種自認清新的文化氛圍。陶瓷是以“泥”作為基礎材料,不斷地燒制、打磨而成,所以具有著古樸的質地,滿足了公眾的心理追求。
融入現代家居空間的環境陶藝根據功能性可以通過陶瓷藝術品、陶瓷裝飾品、陶瓷日用品這三種形式得到呈現。
陶瓷藝術品是一種孤品的藝術形態,是由藝術家完成的獨立藝術作品,具有十分強烈的藝術觀賞性以及極高的收藏價值,把這些知名陶瓷藝術家的作品陳列于室內環境中,不僅僅滿足公眾的欣賞趣味,最重要的是,這件藝術作品為整個環境藝術空間帶來了很強烈的藝術熏陶以及高級的審美享受。這些知名陶藝家創作的藝術品不僅僅是材質色彩的獨特研究與搭配,更多的是藝術作品里包含了藝術家強烈的個人審美色彩以及極高的藝術訴求,使得陶瓷藝術品形態多樣、色彩豐富,造型語言的變化與創新,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環境陶瓷裝飾品的種類繁雜多樣,和陶瓷藝術品不同,它是陶瓷藝術家創作的小批量生產的作品,其種類眾多,較多呈現于大眾面前的有掛盤、燈具、花瓶、盆景、工藝小品、裝飾壁畫等等。與陶瓷藝術品最大的不同是,它們不僅僅具有觀賞性,還具備一定的實用性,成本也會略低。所以陶瓷裝飾品進入公眾生活的機會大大提升,也是環境藝術中陶瓷藝術介入的主要形式,它們的形態語言包羅萬象,更適合走進大眾的環境生活空間,公眾可以根據不同的裝修風格選擇不同的陶瓷裝飾品,豐富自己生活空間的文化韻味,營造更具獨特氣息的空間氛圍。
生活陶瓷日用品是公眾生活最易接觸到的陶瓷用品,因為其也是公眾生活的必需品,例如陶瓷杯、陶瓷碗、陶瓷盤、陶瓷勺等等。陶瓷藝術家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對這些生活必需品進行獨特的創造,在色澤上增添多變的色彩語言,搭配原有的造型樣式,推陳出新。工藝手段的不斷變化,賦予其新的藝術氣質與藝術生命力,穿插于公眾的生活環境中,營造出更多的生活情趣,真正意義上做到藝術生活化。在陶瓷藝術家的視野里,所有與陶瓷相關的用品,都是可以用來創造的藝術作品,不僅僅作為一種生活的必需品,更是一種表達藝術家個性的情感載體,使得公眾在使用這些陶瓷日用品的同時,也在欣賞陶瓷帶給人們的藝術美感。
在陶瓷藝術越來越多地進入公眾視野的同時,公眾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個性去選擇陶瓷藝術品,陶瓷藝術家在進行創造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著手于實用,讓公眾在使用過程中,細細體會陶瓷藝術家的藝術魅力,感悟對于“泥”性的熱愛。陶瓷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會出現偶然,陶瓷藝術家會有意無意地留下一些特殊的紋理,例如指紋等一系列自然的痕跡,呈現出陶瓷最基本的藝術形態,這樣的設計會帶給公眾無限的親切感。
不可否認,陶瓷品在陶瓷藝術家的創造下,進行火的藝術打磨,區別任何一種藝術形式,表達著獨特的藝術感染力。陶瓷藝術正在以其豐富的藝術形態、多變的裝飾語言與室內環境設計完美融合,走進公眾的視野,展示在環境藝術中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是公眾物質精神文化與審美水平個性化展示的重要標志。
[1]劉宏偉.現代陶瓷器皿造型與陶藝[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0.
陳夢婷(女),郭航(男),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
TQ174.74
A
1007-0125(2015)02-0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