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加悅,施丹丹,楊凱瑞,付達院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水源地環境的有效途徑,是推進紹興市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環節。近年來,紹興市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環保部門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大力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取得了顯著的治理成效。通過一系列農村環境整治措施,特別是“百村小康示范、千村改造整治”、“百萬農民飲用水、千里清水河道”等工程的實施,對改善紹興市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推進新農村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但與國內外其他城市的農村地區相比較,紹興市農村污水整治工作仍進展偏緩。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既是紹興市新農村建設中的難題,也是紹興市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重點。
一般來說,農村生活污水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污水,如各種洗滌污水、廚房廢水和人畜糞便等,是農村水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由于農村地區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普遍比較落后,大部分生活污水都直接進入河流、湖泊和水庫中,對水體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沒有排水渠道和污水處理系統,生產、生活污水隨意排放,不僅造成農村污水除處理率低,而且具有間歇排放、排量少且分散等典型特征。此外,農村污水氮磷濃度高且含有大量的營養鹽、細菌、病毒等,容易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嚴重破壞水環境并影響人體健康。
從調查情況看,紹興市農村生活污水大致可以分為四種:一是廁所污水;二是生活洗滌污水;三是廚房污水;四是其他混合污水,主要是農藥不合理的使用,畜禽、水產養殖產、農村小工廠產品加工所產生的。調查問卷顯示,有近10%的村民認為河道是可以用來排污的,40%認為可以洗菜洗衣,只有不到13%的村民覺得河道水是可以飲用的。另外,在對于村名如何處理自家生活廢水方式上,83.33%是排入下水管道,11.1%是倒入河中。據統計,村民人均日產生活污水100L左右,按全市農村人口約432.79萬人計算(其中農村中外來人口約14.24萬),全市農村污水日排放量近43.3萬噸,年排放量達到15 804.5萬噸,并且生活污水排放總量呈逐年遞增趨勢。調研發現,大部分村落沒有完善的排污網管。許多家庭化糞池漏底,糞便直接排入河道或滲入地下,生活污水和廚房污水亦是如此。由于紹興市污水排放量呈逐年遞增趨勢,污水處理率又低,使農村生活污水對紹興市水體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產生的負面影響不斷加大。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是“五水共治”的重要組成部分,紹興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打好治水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隨著2007年紹興市第一輪清水工程的開始,至2013年最新一輪的清水工程(2013—2015)的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情況逐漸趨于完善。隨后,紹興市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若干意見》(浙委辦發[2014]2號)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重構紹興市產業、重建紹興市水城”戰略部署,決定從2014年起,用3年時間,在全市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紹興市圍繞力爭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標,到2016年底,全市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實施村826個、提升改造村917個,新增治理農戶55.54萬戶,全市規劃保留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達到100%、農戶收集率達到80%以上。
圍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目標,紹興市采取了較有成效的治理舉措。2010年,紹興市全市縣級以上城市和中心鎮基本完成污水處理廠及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大于70%,其中紹興市區大于80%,紹興市縣城、諸暨市區達到80%。在此基礎上,2010年紹興市開始對全市334個行政村開展綜合整治,全市村莊整治率達到82.9%,農村生活污水實施集中或分散處理的行政村比例達44.55%。2011年,紹興市開始對718個村開展了生活污水治理,共建生活污水治理池容積18.58萬立方米,總投資達到3.85億元。經有關部門檢測,均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直接受益農戶達12.4萬戶,占全市農戶總數的10%。2013年,農村生活污水集中(或分散)無害化處理行政村覆蓋率達到7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
2014年,紹興市實際有543個村實施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新增治理村527個,新增受益農戶20.17萬戶。按照“先行先試、典型示范”的要求,2014年紹興市級32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試點村建設扎實推進,而高負荷地下滲濾污水處理復合技術和狐尾藻污水治理技術也在全市推廣。也在2014年,紹興市出臺《紹興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力爭到2016年底,全市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實施村826個、提升改造村917個,新增治理農戶55.54萬戶,全市規劃保留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達到100%、農戶收集率達到80%以上。力爭到2015年,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80%,受益農戶達60%以上。其中古運河、杭甬運河、漓渚江、蘭亭江、馬山閘西江、濱海大河、鑒湖、若耶溪等八大區級及以上河道沿線200米范圍內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達100%。
雖然紹興市農村污水處理覆蓋率逐年增加,水質也均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投入的資金和精力也不少,但從實地調查的情況來看,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問題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特別是相比較于行政村,紹興市自然村的整治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河道污染較嚴重,與其他(市級)相對成功的農村污水處理效果相比,仍有著一段不小的差距,這更突顯紹興市加快并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及緊迫性。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以下分別從地理條件、人口居住、資金投入等多角度對紹興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進行分析和評價。
紹興市地貌可概括為“四山三盆兩江一平原”。從被調查的28個村莊來看,處于平原地區的村莊有10個,占被調研村莊總數的35.71%;處于丘陵地區的村莊有12個,占被調研村莊總數的42.56%;處于山地地區的村莊有6個,占被調研村莊總數的21.43%。其中,經濟情況較好的村落大都分布在平原地區(主要是縣域內的城郊村、工廠企業周邊村等),其污水處理或納入城市管網體系或有村委政府共同出資建設污水處理廠。而其他近過半的村莊受地勢自然條件影響,村落居住分布廣泛且分散,地形條件復雜施工難度較大,使污水不易集中收集,大多采用直排式,即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河道或者排出室外空地后任其滲入地下。因此,亟須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治理”原則,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置,健全“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制,提高集中收集和無害化處理比例。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紹興市全市常住人口為491.22萬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為101.85萬人,占20.73%。從圖1中可以看出,紹興縣的外來人口比率相當高,接近于本地常住人口水平,而諸暨市和上虞市也超過了20%的比率。另外,從調研的村莊來看,人口最多的是紹興市縣柯橋街道前梅村的9 900人(其中6 000人是外來人口),人口最少的村是上虞縣嶺南鄉梁宅村為190人。眾多的外來人口為紹興市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為本地勞動密集型占主導的經濟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但是受到城郊周邊工廠企業的吸引以及較低生活成本的影響,他們大部分選擇租住在農村,使得一些村落中的外來人口大大增加,有的甚至超過本地人口一半還多。其背后是在為紹興市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亦是對環境的負載提出巨大挑戰。外來人口的增加使得一些村落超負荷運作,如垃圾增多、污水排放量加大、公廁緊缺、人口素質水平低等問題,加之大部分村內缺乏污水處理設施,導致生活污水隨意排放,村莊內污水橫流、氣味難聞,嚴重污染環境,影響居民生活。在對村民對于居住環境滿意程度調查中,只有27.78%的村民表示比較喜歡現在居住的周邊環境。另外44.4%的村民對現行環境并不是很滿意,希望在政府和村委的共同治理下有所改觀。

圖1 第六次人口普查紹興市(縣)的總人口和外來人口
調研顯示,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的建設、運行、維護等費用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上百萬,對于自身經濟并不富裕的廣大農村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目前,紹興市農村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資金來源主要是以財政補貼和村集體經濟或村民自籌資金為主。紹興市財政局每年為農村整治投入資金約為2.88億元,占總財政支出的6%左右。除了政府撥款之外,其他不足的資金必須由當地鄉鎮或者村級集體經濟支出。而根據調研顯示,紹興、上虞、諸暨等縣市中的村落的村集體或村民自籌資金的出資比率都超過了50%。大多數的村鎮生活污水設施建設主要資金來源還是以村莊自身,資金到位是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成敗的關鍵。問卷調查顯示(圖2),只有11.1%的村民有繳納污水處理費,而近55.56%則沒有交納,甚至有22.2%的村民并不了解污水處理費。平水鎮是紹興縣南部山區規模最大的一個鎮,但目前該鎮開展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卻只有3個,其中個別村的治理面僅5.2%。主要原因是,去年縣規定部分新型鎮(街)、開發區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補助資金自行負責后,使一些原本打算實施污水治理的村因擔心拿不到補助資金而打了“退堂鼓”。如一些較發達的村莊,雖然村民集體經濟相對比較富裕,但面對污水處理的巨額維護費,村中還是遲遲未敢實施污水處理。

圖2 村民對有無繳納污水處理費用的調查結果
城市與鄉村之間從對立、分離到開放、協調,最終走向融合,實現城鄉一體化,是歷史趨勢。目前,發達國家基本進入城鄉一體化階段,而我國由于種種原因,城鄉二元結構依然十分突出,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這一點,在城市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等生態環境建設中就得到了很好的對照。農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環境污染不僅是農村水源地潛在的安全隱患,還會加劇淡水資源的危機,使耕地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農民的生存發展。因此,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與資源化設施建設,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農村水體、土壤和農產品污染,確保農村水源的安全和農民身心健康,是紹興市新農村建設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村莊整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紹興市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
[1]劉金生.新農村建設生活污水處理現狀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0,(7).
[2]嚴巖,孫宇飛,董正舉,等.美國農村污水管理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環境保護,2008,(15).
[3]范彬.美國和日本鄉村污水治理的組織管理與啟示[J].中國給水排水,2009,(5).
[4]崔慧珊,鄧逸群.居民用水量的影響因素研究評述[J].水資源保護,2009,(1).
[5]中共紹興市委辦公室.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紹興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的通知,紹市委辦發[2014]35 號,政府公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