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傳君
(黑龍江大學 東北亞經濟研究中心,哈爾濱 150080)
現在全世界都知道,普京是西方的眼中釘、肉中刺,西方輿論界和政治家都把普京視為當代的“大獨裁者”,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和美國參議院重量級參議員麥凱恩甚至把普京與希特勒相提并論??梢姡鞣綄ζ站┖拗牍?,對普京的妖魔化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西方世界對普京如此的歇斯底里呢?是普京像卡扎菲、薩達姆那樣在國內實行殘暴統治、做惡多端,從而引起西方正義感的暴發嗎?顯然不是!是普京蓄意挑戰西方、不斷損害西方的戰略利益而引起的憤怒嗎?實際情況也完全不是這樣。筆者認為,西方與普京之間的斗爭不是意識形態之爭,而是西方與俄羅斯在戰略利益上的沖突,是美國在世界追求絕對安全、世界霸權和海外利益最大化而引起的對抗。普京是俄羅斯總統,是俄羅斯的代表,是俄羅斯利益的堅定維護者,因此他必然成為西方攻擊的目標,成為西方首先要搬掉的“拌腳石”。如果坐在總統位置上的不是普京,而是其他堅決維護俄羅斯利益和尊嚴的俄羅斯政治家,同樣會成為西方攻擊的對象。只有西方安排的傀儡坐在俄羅斯總統的位置上,才能得到西方的贊揚和支持。我們知道,普京不是靠政變上臺的,也不是靠世襲當上總統的,而是靠選舉而進行執政的,普京執政的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并不想尊重俄羅斯的民選結果,千方百計想把普京趕下臺,而對于那些靠政變上臺的軍政府和依封建世襲制繼承統治權的國家,只要是美國的“盟友”,美國就會不說三道四。普京與西方的斗爭不是意識形態之爭,普京既不主張搞社會主義,也不奉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普京一貫反對國家意識形態化,不主張國家搞單一的意識形態,而是提倡思想多元化。實際上,普京的思想與西方的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等屬于一個思想體系,在意識形態上與西方沒有根本沖突。在政治和經濟體制上,俄羅斯基本上是按西方模式進行塑造的;政治上實行三權分立、多黨制和選舉制;經濟上實行市場經濟體制。所以,俄羅斯的社會經濟制度與西方是一脈相承的,并不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從普京本人看,他并不是執意要與西方對抗,蓄意對西方進行挑釁,處處給西方制造麻煩,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普京執政以來一直再尋求與西方合作與共處,曾積極爭取加入歐盟甚至北約,但西方卻從未給普京一次機會,始終把俄羅斯當作“異類”而拒之門處。非但如此,西方背棄了“北約絕不向東前進一步”的鄭重承諾,不斷向東擴張,直至俄羅斯邊境并在俄周邊國家部署反異系統,以削弱俄羅斯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從而使俄羅斯的戰略安全面臨重大威脅。為了維護國家安全、主權和重大經濟利益,普京不得不奮起反擊,而西方把普京的這種反抗說成是對抗,把自衛說成是挑釁,完全是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是對普京的刻意歪曲和丑化。烏克蘭危機完全是由西方一手策劃和挑起的,普京的反應始終是一種被迫應對,而西方卻把責任全推到普京頭上。從實質上看,普京與西方的斗爭是俄羅斯戰略利益與西方戰略利益的沖突,是美國追求絕對安全、世界霸權和海外利益最大化而與俄羅斯發生的戰略沖突,而絕不是與普京的個人沖突。只是由于普京作為俄羅斯總統堅定地維護俄羅斯利益,所以才成為西方抹黑和攻擊的對象。
未來二至三年普京面臨著國外和國內兩個方面的政治挑戰,而且這兩方面的政治挑戰將會產生一種互動效應。國外的政治挑戰主要來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美國政府已明確提出要在外交上孤立俄羅斯,在軍事上遏制俄羅斯,在經濟上制裁俄羅斯并已帶領西方國家付諸實施。西方國家想利用烏克蘭危機和俄羅斯國內經濟衰退在2015年把普京趕下臺。德國《圖片報》2014年12月28日最引人注目的標題就是“普京2015年下臺?”,這幾乎是西方媒體和政客的共同愿望。對此,普京的態度是:“顯然,沒有人能夠恐嚇、遏制、孤立俄羅斯,過去從未有過,將來也不會有。”對于美國國會通過、奧巴馬總統簽署的向烏克蘭提供致命性武器的“支持烏克蘭自由法案”,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我們不會對威脅低頭,不會放棄我們的國家利益,不會允許干涉我們的內部事務。”上述說明,美國等西方國家要用威脅、壓服的方式讓俄羅斯放棄原則和利益是做不到的,其結果會適得其反。但普京不會堅持一味對抗的方針,而是會尋找合適的策略和時機緩和與西方的關系,應對西方的挑戰:
1.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普京仍會堅持與美歐及烏克蘭合作,積極推動“明斯克會談”,努力促成烏克蘭政府與頓巴斯地區獨立派先達成全面?;稹⒊掷m?;饏f議。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談判以達成一項和平解決危機的全面方案或協議。普京的優先目標是先實現雙方?;鸩⒛茉谳^長時間內維持停火,以保障頓巴斯地區武裝不被烏政府軍消滅,防止該地區武裝沖突升級,從而避免使俄羅斯越陷越深及與西方對抗日益激化。在全面解決烏克蘭的方案中,普京將堅持頓巴斯地區實現全面自治,烏克蘭實行聯邦制,讓該地區留在烏克蘭,他將會把該地區作為籌碼牽制烏克蘭加入北約。但是,烏克蘭現政府絕不會同意實行聯邦制,所以只能在“全面自治”問題上雙方進行博奕,預計普京會做出必要讓步,以緩解緊張局勢和與西方的關系。
2.普京將堅持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克對話與合作,一方面分化波羅申克聯盟與亞采紐克(政府總理)的激進勢力聯盟;另一方面拖延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步伐,因為波羅申克不會在短期內冒然采取加入北約的行動。即使烏克蘭政府與頓巴斯地區代表達成停火協議甚至全面和平協議,以亞采紐克為首的烏政府肯定會不時地發起對俄羅斯的挑釁行動,如最近烏政府宣布放棄購買俄羅斯的核燃料,轉而購買美國公司的核燃;烏克蘭對頓巴斯地區實行斷電等。對于烏克蘭的挑釁,普京會視情況給予適當回擊,但會盡力保持和平局面,同時會全力幫助頓巴斯地區建立更強大的軍事力量、恢復社會秩序和發展經濟。
3.在停火期間,西方會對烏克蘭進一步提供軍事援助,幫助烏克蘭整頓和訓練軍隊,同時會加強和擴大在俄周邊的軍事部署。對此,普京會有針對性地,甚至是象征性地給以回應,但不會采取對抗性行動。
4.對于西方的外交孤立政策,普京會在三個方向上采取應對措施:一是以經貿合作為紐帶,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印度、越南、土耳其、埃及、委內瑞拉等國的戰略合作關系,加強與金磚國家和上合國家的政治與安全合作關系。二是加強與朝鮮、伊朗、敘利亞和巴勒斯坦這些熱點國家和地區的密切合作,以提高解決國際難點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三是擴展和強化“歐亞聯盟”,以擴大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打造阻止美歐進一步滲透的防火墻。
對于普京來說,國內挑戰將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經濟衰退會引起民眾不滿,從而引發大規模示威游行,矛盾會指向普京及其內外政策。二是國內反對派會利用俄羅斯內外交困的形勢,在西方的支持下發起反對普京的浪潮。俄羅斯經濟今年仍有增長,雖然增長幅度很小,但2015年肯定會陷于衰退,GDP將呈現負增長,財政預算將會出現2萬億盧布的赤字(據專家預測),通貨膨脹率將遠超過10%,失業率將會升高,居民收入會減少,一些商品會出現短缺。普京曾公開表示,用兩年左右的時間俄羅斯就能走出衰退。然而我們知道,俄羅斯的經濟景氣情況短期內與國際油價密切相關,而深層次問題則是經濟結構的單一性,即主要依賴能源的經濟結構。世界油價目前已跌至60美元左右/桶,如果能反彈到80美元/桶,俄羅斯的日子就會好過一些,但油價趨勢難以預測,也不是普京能控制得了的,所以具有不確定性。調整經濟結構是普京的即定方針,但經濟結構的調整是一個較為長期、緩慢的過程,兩三年內很難見效。在這種情況下,普京應對經濟衰退挑戰的措施只能是:(1)密切關注匯率動向,全力防止盧布貶值,消除通貨膨脹的最大隱患并確保金融系統穩定。(2)從中國、阿根廷、土耳其等國進口果菜、肉類、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以防止市場短缺。(3)動用早有準備的兩支儲備基金,確?;旧鐣@健#?)加強與中國、印度、越南、土耳其、韓國、朝鮮、伊朗等國的經貿合作,加強與金融國家和上合組織國家的經貿合作,激活和擴展“歐亞聯盟”,大力招商引資,為俄羅斯經濟注入新的活力。(5)加快出口替代的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增強自給自足的市場能力。
在歐美外部施壓、國內經濟衰退的形勢下,俄國內反對派肯定要乘機掀起反普京浪潮。最近俄反對派借“反普京斗士”納瓦利內被判刑之機,發動反政府示威游行,美國三大社交網站“臉普”、“推特”和“谷歌”違反俄羅斯法令為反對派提供平臺,煽動“廣場革命”。對于反對派的反普京活動,普京將會依法進行處置并調動輿論進行反擊,不會讓烏克蘭的“廣場革命”在俄羅斯重演。
[1]謝亞宏,等.俄反擊“普京明年下臺說”[N].環球時報,2014-12-29(1).
[2]汪嘉波,等.普京:沒人能恐嚇俄羅斯[N].環球時報,2014-12-22(16).
[3]盧米舍維奇.俄羅斯威脅將反制美國制裁[N].參考消息,2014-12-14(2).
[4]杜天琦,等.美國網站煽動俄“廣場革命”[N].環球時報,2014-1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