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斗玲
(九江學院護理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基于核心能力培養的護理本科實踐教學改革
韓斗玲
(九江學院護理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護理專業;本科;核心能力;實踐教學
護理實踐教學是理論聯系實踐、培養護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對培養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2006年起,我院以突出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特點,進行了護理本科實踐教學改革,現報告如下。
經過多年來的探索與實踐,我們已建立了以本科護理人才培育為目標、以護理崗位工作任務為依據并與理論教學全程銜接的課內課外實驗實訓、課間臨床見習及階段性和綜合性實習、畢業實習前強化訓練及實踐教學三階段考評等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其涵蓋了實踐教學目標、實踐教學內容及環節、實踐教學管理、實踐教學保障、實踐教學評價,充分體現了教、學、做一體化,知識傳授與技能、素質培養相結合的護理職業教育特色。
我們將原有的基礎護理實驗室和臨床護理實驗室合并擴大,配備了高、精、尖的教學設備,建設成為護理實驗實訓中心,形成了結構布局合理、重點突出、功能齊全的實驗實訓體系。原來課堂無法完成的技能操作現在可模擬實際崗位群進行技能操作訓練。護理實驗實訓中心模擬醫院的實際情況和布局,營造仿真的臨床環境,突出專業訓練的可操作性、真實性、實用性和靈活性。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按照未來專業崗位群對技能的要求,得到實際操作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實現實踐教學與職業崗位“零距離”。實驗實訓中心還配有計算機學習中心,促進了實驗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實現了實驗教學網絡化及網上輔助教學。同時,除建立省內外20多個護理本科畢業實習基地外,還在本市建立了醫院、老年護理、兒童保健、社區護理、健康教育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4個,簽有協作教學協議。基地除提供實踐教學場所外,其教學水平和效果均經過嚴格評估,建立了嚴格的見習、實習教學管理制度。
護理實踐教學應淡化課程和學科界限,體現相關學科、相關知識點與護理技術的交叉融合,體現先進的護理理念。我們以學科實驗課程為基礎,以綜合性實驗實踐課程為重點,并打破原有課程界限,按照功能相近、學科相關的原則,對實驗內容和項目進行整合和優化,刪除重復內容,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我們建立了相互銜接、相對獨立的基本技能實驗實訓、專業技能實驗實訓、綜合性能力培養實驗實訓三大教學模塊,同時建立了有效的技能評價體系,制訂和編寫了實驗考核評分標準和考核手冊,將重要的操作技能逐個考核、逐個點評,以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我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聯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目標教學法、PBL教學法、病案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擬教學法等。設計示范、實訓練習和考核等環節,注意情景模擬盡量逼真,如在口腔護理、各種注射、靜脈輸液、身體評估、包扎法等實踐教學中,學生分別扮演“護士”和“病人”,既增強了操作的真實性,又鍛煉了學生的專業能力。又如在課堂練習、課外訓練、實習前強化訓練等環節,學生均以固定的合作學習小組形式進行,強調護理技能操作訓練中的合作性和互動性。在訓練過程中,小組成員進行學習者、輔導者、評判者的角色轉換,教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操作指導。
為使學生早期接觸護理、早期臨床實踐,我們增加了“階段性和綜合性課間實習”教學環節[1]:學生第2~5學期在校學習10~12周后,進入醫院或社區集中進行1~2周的綜合性課間實習,再回學校學習。第二學期在醫院實習1周,重點了解護士的職責、護士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方法,初步訓練學生的護理人際溝通能力,明確護理職業道德要求,了解護理基本技術操作。第三學期在醫院實習1周,初步訓練護理基本技術操作和健康評估能力,使學生對疾病獲得一定的感性認識,繼續強調護士行為規范和溝通能力的訓練。第四學期安排在醫院內外科病房實習2周,實習重點是基礎護理、專科疾病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第五學期在醫院和社區各實習1周。醫院實習的主要內容是強化護理技能操作,進一步熟悉各專科護理;社區實習包括在老年護理院、幼兒園、婦幼保健院、精神病專科醫院實習等,熟悉不同人群的保健與護理情況。
為使考評能引導學生注重護理操作技能、知識應用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我們進行了考試內容、形式和方法的改革,建立和完善了課內單項操作技能考核—實習前綜合操作技能考核—畢業前護理技能多站式考核的三層次、三階段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進行全面考核和評價。我們將學生應掌握的護理技能進行分階段考核并登記成績,考核不合格的學生不準進入臨床實習和畢業,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護理技能考核內容:(1)護理操作技能;(2)急救護理技能;(3)收集資料技能;(4)相關知識運用;(5)職業態度、行為規范;(6)人際溝通和應急處理等能力。其中,畢業前護理技能多站式考核先設定病案,模擬臨床情境,讓學生對“病人”(學生互相充當)進行身體評估,提出主要護理診斷、最佳的護理方案,最后進行護理操作和健康教育。
基于核心能力培養的護理本科實踐教學改革,實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銜接,使實踐教學在內容上具有整體性、在能力培養上具有連貫性,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起到了導向作用,形成了自身教學特色。連續多年來我院護理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高達100%,用人單位普遍感到我院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較高,具體表現在理論知識較扎實、動手操作能力強、服務態度好、交流溝通能力及健康教育能力強。能力本位教育作為一種現代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職業能力。實踐教學作為護理專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必須以培養護士核心能力為主線,以社會需求、護理崗位要求為依據,構建以理論知識學習、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一體的實踐教學新模式,使培養的人才更加符合社會及護理崗位的要求。
[1]汪娩南.階段性和綜合性課間實習的教學實踐[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5):435-436.
G420
A
1671-1246(2015)04-00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