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陳 薇,查 婷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浙江杭州 310006)
急性爆發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兇險,常由于廣泛性心肌急性損傷、缺血、壞死導致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阿斯綜合征,甚至猝死,病死率幾乎100%[1]。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術是一種持續體外生命支持治療手段,應用體外設備替代或部分替代人的肺、心功能,支持生命以爭取心、肺病變治愈及功能恢復的機會。ECMO 已成為嚴重呼吸、循環衰竭的最終治療手段之一[2]。因其技術要求高,目前尚未廣泛應用于臨床。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重癥監護室應用該技術對6例急性爆發性心肌炎患兒進行救治,效果較好。現將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例,男2例,女4例;年齡7~13歲,平均9.6歲;2例采用右股靜脈-右股動脈插管,4例采用右頸總動脈-右股靜脈插管,均為V-A ECMO 模式;2例患兒行ECMO 前心率、血氧飽和度分別為40次/min、55%和15次/min、35%,在心肺復蘇胸外按壓的同時建立了ECMO(即E-CPR),ECMO 建立后2 例患兒心率分別上升至85次/min和80次/min,血氧飽和度均大于95%。本組患兒治療平均時間100.8h。呼吸機采用同步間歇指令通氣,吸入氧濃度為30%~50%,頻率10~15次/min,潮氣量減半,呼氣末正壓(PEEP)4~6cmH2O,輔助流量根據患兒血流動力學指標調整,流量50~150ml/(min·kg),使靜脈血氧飽和度維持在65%以上,吹入膜肺的空氧混合FiO2為40%~60%,使動脈血氧飽和度不低于95%。
1.2 結果 4例患兒成功撤離ECMO 后痊愈出院;1例患兒因并發右股動脈置管處出血,導致右下肢缺血嚴重,ECMO 成功撤離后出現下肢運動障礙;1例患兒因并發多臟器功能衰竭(MOF)搶救無效死亡。
2.1 ECMO 管道護理 專人管理,嚴格執行操作流程。ECMO 期間加強儀器和器械的管理,保證管路、離心泵、膜肺等整個系統的密封[3];保持管路通暢,注意勿扭曲、打折、牽拉,可用血管鉗將管路固定在床單上。檢查轉流泵的轉速和流量是否穩定,每小時記錄離心泵頭轉速及血流速,觀察泵前壓力及泵后壓力,防止負壓過大造成溶血[4],流速忽高忽低的時候,注意是否血流量不足或心包填塞,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由于ECMO 環路中需持續滴注肝素抗凝,既要避免出血,又要防止血栓或栓塞形成,每班檢查管路有無血栓形成,每天常規檢測出凝血功能、血紅蛋白、血小板、紅細胞壓積,及時調整肝素用量,遵醫囑應用血制品。
2.2 循環系統護理
2.2.1 血流動力學監測 持續進行有創血壓監測,每班及動脈置管口抽血后及時進行校零,以保證有創動脈血壓(ABP)的準確性。單獨一路靜脈通路輸入血管活性藥物,應用微量泵持續均勻泵入,以防止引起循環波動。每天進行心臟超聲檢查,以監測心功能的變化,根據心功能變化及時調整血管活性藥物的濃度。持續心電監測,觀察心電波形的改變,注意有無心律失常,ECMO 運行期間,因ECMO 能替代人的心、肺功能,發生心律失常一般無須特殊處理。本組1例患兒ECMO 建立后出現室性心動過速,心率大于200次/min,未經特殊干預,2d后心律轉為竇性。
2.2.2 出入量監測 ECMO 對全身的灌注是否足夠,可通過腎的灌注反映出來,充足的尿量反映良好的腎臟灌注。在ECMO 應用期間維持尿量在2ml/(kg·h),若低于0.5ml/(kg·h),提示腎功能受損[5]。記錄每小時出入量,量出為入,心功能未恢復時使液體保持負平衡,以減輕心臟負荷。本組1例患兒ECMO 治療3d內,多次出現血壓低,醫囑予快速擴容后血壓有所上升,但氣管插管內有血性液體涌出,考慮肺水腫可能,立即改變治療方案,予嚴格控制輸液速度,監測每小時尿量,ECMO 治療第4天患兒血壓穩定;其余5 例患兒未發生類似情況。
2.2.3 體溫監測 體溫過低會導致血流動力學及凝血機制等紊亂,而體溫過高會增加機體氧消耗,不利于心肺功能的恢復[6]。ECMO 運行期間體溫保持在36~37℃,每小時監測體溫,觀察患兒體溫是否與保溫箱溫度相近。本組患兒在ECMO治療期間體溫維持在36~37.5℃。
2.3 呼吸道護理 ECMO 期間機械通氣的目的是避免肺泡萎縮,為避免機械通氣帶來的氣道損傷,采用保護性通氣策略,設置低壓低流量通氣,吸入氧濃度30%~50%,頻率10~15次/min,潮氣量減半,PEEP 4~6cmH2O。使用呼吸機期間,密切觀察患兒的呼吸、血氧飽和度。根據血氣分析結果調整呼吸機的參數。ECMO 建立當天根據患兒情況可不翻身或小幅度翻身,24h后ECMO運行穩定,每2h翻身1次,應用封閉式吸痰管,按需吸痰,吸痰時壓力控制在-100 mmHg 左右。定期復查胸片,了解肺部情況及各導管位置,觀察氣道峰壓值,防止氣胸發生。本組患兒均采用封閉式吸痰管,嚴格控制吸痰壓力,按需吸痰,未發生氣道損傷。
2.4 心理護理 ECMO 及呼吸機應用早期為使患兒配合,常規使用鎮靜、鎮痛藥物,待患兒病情好轉后停用鎮靜、鎮痛藥物,患兒清醒狀態下易產生恐懼、焦慮心理,因此與清醒患兒的溝通尤為重要。在護理中多與患兒交談,加強心理疏導,通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兒對醫務人員產生信任并配合治療。同時增加患兒家長探視機會,使患兒感受到家人的關愛和鼓勵,從而增加安全感和戰勝疾病的信心。本組2例患兒意識清醒,與其溝通后能配合治療;1 例患兒ECMO 及呼吸機撤離后出現精神行為異常,經心理科干預后好轉。
2.5 并發癥護理
2.5.1 出血 出血是ECMO 最嚴重的并發癥[6]。因ECMO 環路中需持續泵注肝素達到全身肝素化,轉流過程中血小板破壞、纖維蛋白減少及凝血因子變性可導致出血[7]。患兒全身各處都可以發生出血,但最嚴重的是顱內出血。故在治療過程中嚴密觀察有無出血傾向,注意創口有無滲血、皮膚黏膜有無出血點、引流液及大小便中是否含有血性液體及兩側瞳孔的變化等;同時為防止出血,減少不必要的穿刺,延長注射部位的按壓時間,通過有創動脈穿刺留置管口留取血標本;常規監測活化凝血時間(ACT),每隔4h 測定1 次,要求ACT 控制在180~220s,根據所測值調節肝素用量。插管處、鼻腔、氣管有出血情況時,及時靜脈補充血小板、血漿以及紅細胞等,必要時暫時停止使用肝素。本組5例在ECMO 治療2~3d后出現不同程度的創口出血和血尿,下調肝素劑量,創口滲血處沙袋壓迫,輸血制品,滲血均在24h內好轉;1例患兒創口出血致右下肢嚴重缺血出現運動障礙。
2.5.2 栓塞 長時間ECMO 支持導致大量血液成分破壞以及管道對血管壁的持續刺激,均可誘發血栓形成,在四肢或腦部等血流緩慢、血管腔狹小處易形成栓子[8-9]。ECMO 運行期間加強巡視,觀察插管側肢體的膚色、溫度及遠端動脈搏動情況,每班測腿圍,床邊定期行B超檢查;觀察ECMO 的流速和轉速,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本組病例未發生栓塞。
2.5.3 感染 因ECMO 為有創治療,且治療時間長,增加了感染機會[7]。在ECMO 期間,專人管理,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減少侵入性操作,接觸患兒前后洗手,及時更換創口敷料,避免局部感染;密切觀察體溫和檢查血常規情況,定時做血、尿、痰細菌培養。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加強基礎護理及營養支持等。
急性爆發性心肌炎起病急驟,病情嚴重,進展迅速,使用ECMO 技術給予生命支持為患兒心功能恢復贏得機會。護理上做好ECMO 管道護理,保持通暢有效,密切觀察病情,做好循環系統護理、呼吸道護理和心理護理,預防出血、血栓形成、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1]ECC Committee,Sub committees and Task Forces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2005,112(24):201-203.
[2]Bartlett RH,Roloff DW,Custer JR,et al.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xperience[J].JAMA,2000,283(7):904-908.
[3]金素萍,李海林,謝銀燕,等.經皮穿刺建立外循環在心肺腦復蘇中的應用和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5,4(3):198.
[4]Ankersmit HJ,Ullrich R,Moser B,et a1.Recovery from giant cell myocarditis with ECMO support and utilisation of polyclonal antithymocyte globulin:a case report[J].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6,54(4):278-280.
[5]李云,張銀英,龐群英,等.體外膜肺氧合治療重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7,22(17):18-20.
[6]蘇潔.3例心肺衰竭患者應用體外膜肺氧合技術的監護[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4):277-279.
[7]傅麗琴.體外膜肺氧合技術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和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1,10(5):387-389.
[8]黑飛龍,龍村,于坤.體外膜肺氧合并發癥研究[J].中國體外循環雜志,2005,3(4):243-245.
[9]李琳,王曉軍,劉林.1例應用體外膜肺氧合治療兒童重癥肺炎的護理[J].護理研究,2009,23(3A):65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