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龍軼,徐茂錦,徐曉璐
(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 200433)
PBL與標準化病人相結合在八年制內分泌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鄭龍軼,徐茂錦,徐曉璐
(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 200433)
針對八年制醫學內分泌學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探討將PBL與標準化病人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應用于臨床教學,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的臨床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顯現出良好的應用價值。
PBL教學法;標準化病人;內分泌學
臨床醫學八年制由于實行“八年一貫,本碩博融通”的培養原則,要求培養出的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臨床技能和獨立的科研能力,從而成為高素質的臨床醫學專門人才[1]。內分泌及代謝相關疾病在臨床內科學系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社會老齡化的不斷加快,近年來內分泌及代謝相關疾病,如糖尿病、痛風、甲亢等的發病率迅速升高,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2];另一方面,內分泌代謝領域的科研水平迅速提高又促使新技術和新藥物不斷應用于臨床診療的各個方面,大大提高了內分泌學的教學難度。因此,如何激發八年制學生對內分泌學的學習熱情,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授課、臨床見習和實習的質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八年制學生在畢業后能獨立處理內分泌代謝疾病的相關臨床和科研問題,一直是八年制內分泌學教學所面臨的亟須解決的難題。我們將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引入八年制內分泌學臨床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介紹如下。
PBL即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模式,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次提出,得到了1993年舉行的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愛丁堡)的大會推薦[3]。PBL教學模式是現代醫學教育史上教育模式的一次重大變革,同時也逐漸成為我國醫學教育模式改革的趨勢。PBL的教學過程大致分為:提出問題—自學解疑—課堂討論—總結歸納。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相比,PBL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師引導,使學生把理論學習與實踐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從而提高了學生在工作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們根據八年制學生人數較少、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特點,將PBL教學分為4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在充分熟悉教學大綱、明確講授內容的基礎上,由帶教教師圍繞教學重點及難點,設計出一些精煉、清晰、具有很強引導性的問題。第二步,鼓勵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制訂分工明確的學習目標,通過深入閱讀教材,借助圖書館、網絡等資源查閱相關資料等方式進行自主探索學習,鍛煉臨床思維,并整理完成學習日志和制作幻燈片。第三步,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進行討論,由每位學生針對自己負責的學習目標進行總結歸納和匯報,學生之間相互提問、展開討論。第四步,由教師對整個過程進行點評、分析和總結,并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強調知識點。概括起來,根據大課講授的內容,每次臨床見習均以具體典型病例為中心,將病人的一般情況和部分檢查結果告訴學生,讓學生在收集資料、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對病例診斷、體格檢查重點、需要進行的輔助檢查、鑒別診斷的重點、治療方案的確立等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在帶教教師的參與和引導下,達到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將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的目的。
由于醫療環境的變化,病人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臨床教學的效果受到影響。本院內分泌科收治的病人病種較單一(以糖尿病和甲亢為主),內分泌科庫欣綜合征等疾病較少見等因素也導致學生知識掌握不全面。八年制學生學習內分泌學的時間較短,如何在短期內讓八年制學生盡可能多地學習臨床知識、接觸到典型臨床病例已經成為臨床帶教中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標準化病人的概念在1964年由美國的Howard Barrows教授最先提出[4]。標準化病人指那些經過標準化、系統化培訓后,能準確表現病人實際臨床問題的正常人或病人。標準化病人可模擬各種典型病例,并恒定、逼真地模擬臨床情況,還可以接受多次詢問,避免了以往臨床教學中難以找到具有針對性病例、醫患關系緊張、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醫學院校的臨床教學、課程評估及技能考核中[5]。
標準化病人可不受時間限制反復再現內分泌科多種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減、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等),輔助臨床學習和考核,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內分泌學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首先對SP進行培訓,使其熟悉所模擬病例的具體內容。在學生初步熟悉相關病例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帶教教師引導其觀看標準化病人所演示的疾病情況,由學生對SP進行病史詢問和專科檢查,然后針對學習提綱展開分組討論,由各組學生對疾病的基本理論、病史詢問、體格檢查、診斷要點、鑒別診斷、病情分析、下一步診治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及依據。帶教教師通過對學生發言中的共性問題、爭議問題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強調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并對暴露出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經過近兩年的臨床教學實踐,PBL與標準化病人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八年制內分泌臨床見習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拓寬了八年制學生的思路,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性。在PBL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學生通過主動學習、查閱資料、整合信息,最終找到問題的答案,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和溝通的能力得到提升。由于選擇的問題和病例均是緊密聯系臨床實踐的典型問題和病例,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使得這些未接觸過臨床工作的八年制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更充分地學習和掌握了臨床常見疾病的相關診斷和治療要點,對其日后更快地適應臨床工作大有幫助。標準化病人作為臨床教學的良好補充,既彌補了臨床病例,尤其是不常見病例的不足,又大大提升了學生對臨床病例的分析能力、臨床技能水平和與病人溝通的技巧,有利于他們今后更好地開展臨床工作。
隨著醫學知識的不斷進步和對醫療衛生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臨床教學的需求。PBL結合標準化病人的教學模式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加強學生臨床技能培養等方面已顯現出良好的應用價值,值得在醫學專門人才的培養中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1]鄒麗琴.八年制醫學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08,7(3):225-226.
[2]代慶紅,王忠東.中國糖尿病的現狀調查[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3):206-208.
[3]Barrow E J,Lyte G,Butterworth T.An evalu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 nurs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odule[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02,2(1):55-62.
[4]Barrows H S,Abrahamson S.The programmed patient:a technique for appraising student performance in clinical neurology[J].Academic Medicine,1964,39(8):802-805.
[5]陳靜,祝之明,倪銀星,等.在內分泌科臨床教學中引入標準化病人的探索[J].醫學教育探索,2008,7(3):321-322.
G420
A
1671-1246(2015)14-0034-02
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1255科研創新探索項目(CH1255423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31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