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瑩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 100069)
模擬法庭的教學應用
鄧瑩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 100069)
模擬法庭教學作為一種很受歡迎的實踐教學方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模擬法庭教學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針對模擬法庭教學存在的不足,提出更適合法學教學的模擬法庭運行設計,從而更好地實現模擬法庭的教學目標。
模擬法庭;教學目標;案例庫
近年來,法學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而在法學教學中實踐教學被嚴重忽視,導致學校培養出來的法學畢業生不能滿足法律市場的需求。如何解決法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實踐教學問題成為法學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國許多高校在反思傳統法學教學模式弊端的同時,也開始借鑒國外法律職業教育的有益經驗,許多高校在專業課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學法,專門開設了模擬法庭。
模擬法庭一詞來源于美國法學院的moot court課程[1]。模擬法庭是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學生對庭前、庭審和庭后3個階段予以模擬,最終達到將審判階段的訴訟理念、規則和技能內化于心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2]。模擬法庭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實踐教學方法。
模擬法庭教學使學生有機會把課堂上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從而讓學生熟悉并掌握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正確使用民法、刑法等實體法律去解決實踐中的糾紛。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調查取證的能力、分析證據材料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制作法律文書的能力等,從而提高學生的法律技能和法律職業道德。具體而言,模擬法庭教學具有以下的作用和意義。
(1)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模擬法庭是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活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由于模擬法庭的參與者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各個角色要在一定的案情及各種規則下活動[3],因此學生必須在模擬法庭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積極、主動參與進來,不斷思考,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模擬法庭教學是以案例為中心、以模擬法庭為載體的授課模式。該模式將理論知識貫穿于具有直觀性和真實性的案例中,并采取模擬法庭的形式展開。學生在整個模擬法庭教學過程中能夠鍛煉的能力主要有綜合分析的能力、調查取證的能力、分析證據材料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制作法律文書的能力等[4]。
(3)有利于轉變教師教學理念和提升教學能力。模擬法庭教學完全不同于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因此,組織模擬法庭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擬法庭教學徹底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確立教師在模擬法庭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者角色。同時,教師要想組織好模擬法庭教學,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通過資料檢索和調研訪談發現,目前國內高校對模擬法庭系統化的研究不多。從研究現狀來看,我國大部分高校法學院模擬法庭教學剛剛起步,缺乏規范化、系統化的運行機制。一些高校雖然配備了模擬法庭的軟件和硬件設施,但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因,導致利用率很低。很多高校雖然已經認識到了模擬法庭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實施得不錯,但是在模擬法庭教學過程中還有不少問題急需解決。目前模擬法庭教學主要存在以下4個方面的不足。
(1)模擬法庭過分注重表演性,忽視了法庭辯論的真諦。學生在表演之前就已經拿到了劇本[5],辯論雙方的臺詞也都是準備好的,學生在開庭之前需要做的只是熟記劇本,開庭中辯論雙方也不需要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去解決問題,只需要按劇本表演即可。整個模擬法庭更像是演戲,和法庭開庭審判完全不同。這種傳統模擬法庭的運行設計,很難達到模擬法庭教學的目的,許多學生在參與完之后,覺得自己并沒有太大提升,只是花了很多時間去背臺詞。
(2)選擇案例的來源局限性很大。在模擬法庭教學過程中,案例的選取至關重要,它直接決定著模擬法庭教學的效果。從調查來看,多數模擬法庭選擇已經結案的經典案例或者從網上選取經典案例。對于已經結案的經典案例、從網上選取的經典案例,學生往往獲取了太多的信息,很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這與模擬法庭教學的目標有些偏離,直接影響到模擬法庭教學的效果。
(3)模擬法庭活動的參與者對開庭程序很不熟悉。模擬法庭活動主要是模擬司法訴訟程序,但在開展模擬法庭活動之前,很多學生甚至沒有旁聽過法庭審判,因此對開庭程序很不熟悉。雖然學生已經系統學習了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內容,但是要做到熟練應用司法訴訟程序,還需要學生反復旁聽法庭審判,并在此過程中認真體會和仔細揣摩。只有熟悉了法庭開庭程序,模擬法庭教學活動才能更好地進行。
(4)模擬法庭結束后,教師和學生并不清楚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調研發現,模擬法庭結束后,部分高校教師和學生并不清楚模擬法庭教學活動的過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以及如何改進,這樣模擬法庭教學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針對目前模擬法庭教學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更適合法學教學需要的模擬法庭教學運行設計。模擬法庭教學主要包括3個階段,即旁聽階段、模擬法庭階段和邀請相關法律工作者進行點評階段。這種模擬法庭教學運行設計可以讓學生靈活運用法律和相關知識去分析和解決錯綜復雜的法律問題和矛盾。通過這種鍛煉,逐漸培養了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力,加強了職業技能訓練,從而更好地實現了模擬法庭的教學目標。
(1)丟掉劇本,回歸法庭辯論的真諦。我們在開展模擬法庭教學活動時,首先要明確模擬法庭是法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它不是一場表演秀。因此在開展模擬法庭教學活動時,我們不需要劇本,在確定好案例后,對學生進行分組,將學生分為法官組、原告組、被告組等,并要求他們就案例進行分組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選出出席代表,撰寫法律文書。這種丟掉劇本的做法讓模擬法庭充滿了競爭性和不確定性,使學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2)建立案例庫并定期進行更新。在模擬法庭教學過程中,案例的選取至關重要,它直接決定著模擬法庭教學的效果。如果選擇已經結案的經典案例,學生往往會因為獲取了太多的信息而限制了思維。建立案例庫并定期進行更新是不錯的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案例庫的案例數量要能保證模擬法庭教學的定期開展,并且教師要對案例進行歸類,以便隨時進行查閱。案例庫中的案例選擇應該考慮到時效性、針對性、典型性、綜合性、啟發性和趣味性等因素[6]。
(3)帶學生去法院旁聽或邀請法院相關人員來模擬法庭開庭審理案件。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為學生提供開展觀摩教學的條件,將各級法院各類案件的庭審放在學校進行,組織學生旁聽和觀摩,或者定期帶學生去法院旁聽。通過旁聽和觀摩,學生參與模擬法庭教學時會更熟悉流程,從而可以把模擬法庭的學習重點更多地放在案件爭論的焦點問題上。
(4)邀請相關法律工作者進行點評,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看到不足。教師可以在開展模擬法庭教學前向經驗豐富的律師或法律工作者發出邀請,讓其參加模擬法庭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結束后,請他們進行點評,教師與學生現場交流互動,從而明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及如何改進。
[1]徐瑩,伍倩.模擬法庭教學利弊談[J].長沙大學學報,2013(11):175-176.
[2]劉福泉.實戰型模擬法庭教學模式之構筑[J].長沙大學學報,2011(6):136-137.
[3]閆輻.模擬法庭之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價值研究[J].高教論壇,2010(6):75-77.
[4]魏清沂.模擬法庭及其教學意義[J].西北師大學報,2000(1):105-106.[5]劉海蓉,程龍.模擬法庭改革芻議——以實踐和實驗為視角[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2009,17(3):30-33.
[6]姜仲波.模擬法庭運行設計[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5):124-127.
G420
A
1671-1246(2015)14-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