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早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 404120)
口腔醫學技術實訓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魏早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 404120)
各院校重點建設的實訓基地差別較大,總結口腔醫學技術實訓基地評價指標體系,并從評價原則、評價指標、評價框架、實施方法等方面進行闡述。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應遵循全面性與科學性、普遍適用性與可比性、激勵性與引導性、可操作性等原則。
口腔醫學技術;實訓基地;評價指標體系
我國口腔工藝技術專業高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晚,自2000年起才陸續開展口腔工藝技術專業的高職教育。國內現有約75家院校在開展高職高專層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口腔工藝技術方向)辦學,各個學校的辦學時間、辦學規模、辦學條件和實力水平各不相同。這體現在雖然各院校都建設了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校內實訓基地,但基地的定位、硬件規模、管理水平等參差不齊。有些實訓基地規模較大,能開展學校安排的所有實訓項目,而部分實訓基地只能承擔非常簡單的實訓項目,對教學起到的支持作用較小;有些實訓基地可以獨立面向市場生產運營并盈利,是名副其實的生產性實訓中心,而有些只能開展單純的教學性實訓項目;有些實訓基地能夠承擔地方的職業鑒定工作,并能夠和企業合作開展一些科研項目,功能得到擴展延伸,而有些功能相對單一。總的來說,各院校重點建設的實訓基地差別較大,主要在于各自的經濟實力、師資力量、地方產業支撐有所不同。對于高職高專院校的口腔醫學技術校內實訓基地,應該如何定位、如何規劃、如何建設以及建成后如何評價,各院校和專業內部并沒有形成較為統一的認識。筆者根據自身長期從事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工作的經驗,結合目前國內其他高職高專院校的研究成果,吸取行業意見,總結出了口腔醫學技術實訓基地評價指標體系,并從評價原則、評價指標、評價框架、實施方法[1]等方面做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對各高職高專院校建設、評價口腔醫學技術校內實訓基地起到了一定的借鑒作用。
當前國內高職高專院校在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方面的研究成果顯著,但主要是在總體建設方針上的研究,對于評價指標體系上的研究較少,而針對單一專業實訓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成果更是較為缺乏。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往往開設在各醫學高等專科院校,但它又包含工科專業的一些性質,相對于醫學臨床專業實訓基地,其有以下突出的特點。
1.1 承擔實踐教學學時較多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畢業后面對的主要工作崗位是口腔技工崗位,每天的工作就是制作義齒,對于實踐能力有較高要求。相較于傳統的醫學類專業,實踐課所占比例更大,對于實訓基地能夠提供的工位數及實踐教學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對實訓環境要求較高
相較于醫學臨床類專業,口腔醫學技術更偏向于工科專業,涉及義齒材料的加工和處理。因此校內實訓基地需要各種加熱加溫設施、便利的防塵排水條件以及安全、防噪、防污染方面的措施保障。
1.3 實踐教學物資消耗較大
由于我國經濟增長,人民對衛生保健要求提高,義齒制作材料的性能和價格也水漲船高。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的實踐練習會消耗大量義齒制作材料,即使部分材料能夠用專用練習材料代替,仍然耗資較大。面對這種情況,部分院校開設校辦工廠,將實訓基地和校辦工廠融為一體,成為真正的生產性實訓基地,讓部分純練習用材料轉化為生產性材料,抵消了部分消耗。也有一部分院校采用減少涉及較昂貴材料的實訓項目的方法,但同時也降低了實踐教學的水平。
1.4 有一定社會服務的要求
高職高專專業建設往往要依托所在區域行業和企業的力量,因此實訓基地在滿足校內學生的實踐教學工作之外,還必須要承擔一定的服務當地行業企業的工作,比如面向社會的短期培訓、職業資格鑒定[2]、企業技術服務等。
綜上所述,因為高職高專院校口腔醫學技術實訓基地有自身的種種特點,在建設與評價上,就不能完全照搬醫學臨床專業實訓基地的標準,而應該結合自身特點做出相應的改變。比如加強校企合作,加強對環境建設的考核,增大社會服務和科研發展的比例,重視物資管控、資金預算方面的評價,使之更適應高職高專層次專業實訓教學及區域輻射的現狀。
2.1 全面性與科學性原則[3]
即所有代表口腔醫學技術實訓基地軟硬件實力的因素都要被考慮進去,同時要做到條理清晰、層次結構分明,避免指標體系過于繁瑣復雜。建立指標體系要有統一的分類基準,各項指標都有明晰的內涵,指標的外延互不交叉和重疊。因此,選定要素包括指導思想與規劃、實訓條件、基本功能、管理隊伍、管理規章制度、實訓效果、特色功效、信息保障8項。
2.2 普遍適用性與可比性原則
評價的指標適用于所有高職高專院校的口腔醫學技術校內實訓基地,應充分反映高職教育特色,同時又具有可比性,在評分上能夠使不同院校基地間拉開一定層次和差距,便于進行比較。因此,評分集中在實訓條件、管理運行制度、基本功能、實訓效果等基本項目上。而在校企合作、科研創新、生產盈利等方面并非所有院校的實訓基地都能夠深入開展,因此得分比例不高,只作為特色項目打分,起到拉開不同基地評分差距的作用。
2.3 激勵性與引導性原則
任何一種評價體系都有潛在的規范與引領作用。因此,評價標準要科學可行,具有創新與超前意識,既能夠對已有的建設成果予以肯定,又要立足于引領實訓基地向未來的目標邁進。引導建設和執行人員不拘泥于滿足考核達標,而是能夠在完成本職工作以外,不斷提升自我,發揮自身特長,做出更大的成績。
2.4 可操作性原則[4]
由于各高職院校所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專業招生規模、運行模式存在客觀差異,因此評價指標體系也無法簡單地采用統一的定量評分,主要采用定性評價的方法。由評價主管部門組織符合資格的評定委員會考核打分,將各二級指標評定級別折算成相應分數。為保證公平性,評定委員會由專業或行業內專家組成,每人得出一份獨立的評價結果,最終得分為所有委員評價結果平均分。
3.1 項目設定與分數權重
該評價指標體系共有8個一級指標,分別為指導思想與規劃(10分)、實訓條件(20分)、基本功能(21分)、管理隊伍(9分)、管理規章制度(14分)、實訓效果(11分)、特色功效(6分)、信息保障(9分)。各一級指標下還包括二級指標,二級指標為最底層指標,同樣有精確的分數權重。各二級指標評定結果分為A、B、C 3級,分別對應的權重系數為1.0、0.7、0.5。各二級指標總分乘以評定級別對應的權重系數即為該指標最終得分。
3.2 考核方式與評分細則
考核時,直接對二級指標進行評分[5]。二級指標在本體系僅給出基本內涵說明,起指導作用。具體到各分項的評價或評分細則,可由專業或行業協會制訂,也可由評委會在評價前根據實際情況協商確定。各二級指標的評分只確定級別,再由相對應的權重系數換算出應得分數。
3.3 合格與評優標準
得分60~69分為合格,70~79分為良好,80~100分為優秀(總分為100分)。
4.1 統一評價細則
雖然評價體系給出了較為詳細的內涵要求,但是并沒有絕對量化。因此內涵要求如何轉化為評價等級,需要評委之間統一思想,具體把握。建議在評價前參照全國同類基地建設先進水平以及地區行業發展水平,以國家既有文件為指導,制訂具體加減分標準,以對應評出A、B、C 3級,增強評價的科學性。
4.2 評委的組成結構應合理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是近年來飛速發展的一個較新的專業,實訓基地偏重一線仿真環境的建設,專業性較強,所以評價人員組成應以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教育專家或行業內專家為主。同時不能忽視運行機制及社會服務的作用,因此評委會還應加入管理類、職業鑒定類等其他方面的專家,以增強評價的全面性。
4.3 評價方式要注意科學全面、多方結合、靈活實施
在評價過程中,既有對現有硬件的評分,又有對軟件資料的評分,還有對運行狀態的考核。這就要求評價人員既要對場地、設施設備、環境進行評分,還要對實訓基地各種文件、記錄、留存資料進行細致審核。如果有條件,最好在學期中,結合教學實際情況觀察打分。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使數據來源全面合理,評價規范。
[1]杜旭林,何兵,車林仙,等.高職校內實訓基地評估指標體系的設置研究[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6-10.
[2]紀晴,陳鐘,曾麗萍.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培養口腔醫學技術人才[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4):8-11.
[3]黃宏偉.高職院校校外實訓基地評價體系設計與應用[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1):13-16.
[4]詹跏璇.高職院校產學研實訓基地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34-35.
[5]薛建榮,王靖,王俊.關于構建高職教育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評估體系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7(1):156-158.
G40-03
A
1671-1246(2015)24-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