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礦信息中心 王培蘭
近年來,受經濟市場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等因素的直接影響,國內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的重要時期,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改革勢在必行。基于事業單位而言,決算程序是對其預算程序的直接反映,同時還是政府部分進行宏觀調控、編制年度預算、經濟決策時的關鍵性依據。就目前而言,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與決算數據銜接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脫節現象十分嚴重,不僅對財政信息整體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對政府部門的財政績效考評、公共服務績效考評造成嚴重影響。在此背景之下,及時處理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與決算數據銜接問題尤其關鍵。
就目前而言,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以及決算編制之間呈現出脫節狀態,即管理程序與技術手段之間難以有效銜接,以至于預算以及決算之間無法實現一一對應,數據質量及其真實性也因此受到影響。兩者間的脫節情況具體表現如下:第一,部分預算指標以及決算指標在口徑方面未達到一致性。就實際情況中可以發現,事業單位在預算以及部門決算環節,通常以支出性質的不同對項目進行劃分,具體分為三類支出,但其支出的計算口徑卻各不相同。例如,地質勘探部門中,在開展部門預算活動時,通常將勘探費用定義為事業發展型項目,而在開展部門決算活動時,卻往往將勘探費用定義為行政事業型項目。受口徑方面差異的直接影響,致使預算數據以及決算數據在源頭上難以達到對應標準,兩者銜接也會嚴重脫節。
第二,編制方法、編制基礎均缺乏完善性。就實際工作情況來說,在對事業單位內部基本支出預算進行編制時,其編制方法以基數加上增長數為主要形式;而在對其內部項目支出預算進行編制時,其編制方法表現出濃厚的主觀性特征,不僅公用經費的定額測算缺乏合理性,同時在人員經費的定額測算方面也缺乏完善性,以至于基本支出具體開支水平嚴重超標。
對我國事業單位財政資金進行管理時,通常采取定期劃撥模式,事業單位則主要承擔著資金使用以及資金核算等任務。然而,受現行管理機制直接影響,事業單位以及預算單位在財政交易相關信息方面呈現出脫節狀態,事業單位僅對撥出去的款項數額有直接了解,在會計系統上則記錄為劃撥項目,會計科目是支出功能,因此只能體現出資金的基本取向信息,對于其實際用途以及使用情況卻處于蒙蔽狀態,以至于難以對資金使用程序進行全方位監管。與此同時,預算單位獲取到財政資金之后,并未深入落實專款專用等要求,盡管在核算環節以經濟用途為基本指標,但是在支出周期等概念方面也呈現出空白狀態,管理體系以及會計制度中均為對其進行準確定位與說明,所以事業單位難以獲取到支出周期中的相關資金信息。
在預算授權及撥款等信息方案,發達國家要求在預算體系中詳細記錄各項預算授權資料,然而國內預算機制卻只對預算科目具體發生數進行記錄,在撥款預算金額方面采取忽視態度。不但如此,國內預算會計也不會詳細記錄承諾階段、核實結算各項信息,從而導致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以及決算執行方面呈現出脫節狀態,也因此難以保證預算數據整體精準性。
就目前而言,我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在追蹤效度方面尚未達到既定標準,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諸多方面:一是對于事業單位各個部門年末的預算情況以及決算情況來說,事業單位往往忽視了深入分析兩者差異的重要性,認為只要沒有出現嚴重性違法亂紀行為即已達到管理目標。二是基于財務運行結果來說,事業單位并未制定出針對性考核標準,在考核目標方面也沒有明確要求,以至于財務運行實際結果以及績效考核之間呈現出脫離狀態。(3)事業單位內部財務部門通常把編報決算視作年終時的工作重點,并未深入研究決算報表所反映出現的相關決算信息,導致下一年度時預算管理與決算數據銜接不上。
預算編制本身屬于事業單位各個部門執行預算計劃、編審決算以及分析決算情況時的參考依據,所以不斷優化事業單位預算編制程序尤其重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第一,對預算指標、決算指標制定出統一口徑。為了確保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與決算數據銜接程序有效進行,其前提條件即為部門預算及部門決算在指標口徑方面的一致性。當發現指標口徑間的差異之后,需要財政部門立即引起重視,通過制定出統一規范,保證部門預算及部門決算在指標口徑方面均能達到一致性標準。
第二,對部門預算各項編制基礎進行不斷夯實與強化。在編制基礎支出預算時,建議選擇零基預算模式,結合事業單位各個部分具體職責、人員設置情況以及占用資源等情況的基礎上,真正做到從零出發,對資金額度進行明確限定。與此同時,在編制項目支出預算時,建議選擇項目認證模式,以各種規范程序作為基本出發點,通過客觀評價項目開展的績效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并將其視作預算編制環節的參考指標。譬如,對預算進行編制時,各級部門不僅要上報各項基礎性信息,更為重要的是提供項目預算程序的可行性分析報告,使之成為編制環節的關鍵性指標。
由于事業單位在預算執行以及決算執行方面呈現出脫節狀態,因此必須對事業單位預算整體執行程序進行嚴格控制。為了確保部門預算以及部門決算等環節的有效銜接,必須對其預算執行程序進行有效把握。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優化與整合財政資金的具體分配程序、運行程序等過程,并將支出周期視作核心觀察點,并在此基礎之上建立起預算執行專業控制程序。具體說來,控制工作涉及到資金分配環節——用款申請環節——資金審核環節——資金撥付環節等,再建立起風險監控機制與業務操作專項流程,實現在跨崗位以及跨部門之間的預算執行目標。除此之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之后,還需要有效銜接國庫支付軟件以及部門預算的編制系統,通過對數據進行集中利用,實現資源共享、協同效應等目標。
鑒于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在追蹤效度方面尚未達到既定標準,已經給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實踐活動的有序開展帶來嚴重影響,所以應當不斷加大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實踐程序整體落實力度。首先,事業單位要深入分析各個部門預算情況以及決算情況之間的差異,嚴厲打擊各種違法亂紀行為。其次,事業單位要制定出針對性考核標準,通過明確考核目標,確保財務運行實際結果以及績效考核的有效銜接。再次,對于決算報表所反映出現的相關決算信息,需要事業單位對其進行足夠重視,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下一年度決算以及預算管理計劃,從而有效處理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與決算數據銜接問題。最后,事業單位要創建一體化管理模式,通過加強信息化的管理力度,實現對財務報告程序、預算編制程序、賬簿登記程序、預算執行程序以及會計核算程序的全方位管理,并對各個管理節點進行有機結合,有助于加強預算資源分配環節以及供給環節的緊密性與銜接性。
有效處理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與決算數據銜接問題已成為大勢所趨,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相關部門與機構不斷優化事業單位預算編制程序、對事業單位預算整體執行程序進行嚴格控制,并且不斷加大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整體追蹤效度,通過優化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手段,從而推動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實踐活動的可持續化發展,確保單位預算管理與決算數據銜接問題得以有效解決,使預算管理活動整體價值能夠充分體現出來。
[1] 博聞.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1,3(3):180
[2] 榮鳳云.科學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思考——如何適應新《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J].現代商業,2013,33(33):240-241
[3] 趙水長.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血站會計核算的優化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4,2(2):89-90
[4] 趙晶.交通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經濟視野,2014,15(15):244
[5] 馮林生,宋曉玲.中央水利事業單位國家財政資金項目預算管理問題探討[J].中國水利,2011,20(20):17-19
[6] 張麗,胡書.如何加強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J].中國集體經濟,2012,22(2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