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公路市場改革的深入和公路建設的發展,國家加大了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資金投入。因此,研究新時期公路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想促進公路經濟的發展,既要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還要發展和完善運輸市場,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公路經濟的最大化和最有化,為群眾和政府創造利益。本文從對公路進行準確的定位、建立新的公路經濟體制、對公路經濟的運營體制進行創新和大力發展物流等公路經濟四個方面對新時期公路經濟的發展進行了思考。
在新的形勢下,公路管理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建立符合經濟需求和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運輸市場,并促使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實現法律化、系統化和規范化的發展。目前,我國的公路經濟正處于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時期。經濟發展要以公路為先行條件的觀念深入人心,人們普遍接受了一個發展理念,交通的發展優先于經濟發展。因此,對公路經濟的發展進行研究和思考是十分有必要的。相關部門要對公路經濟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同時還要建立一個符合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的公路經濟運營機制。
一、對公路進行準確的定位
新時期,我們應將公路定位為準公共產品。公路具備網絡性、公益吸能夠和外部性等屬性,這決定了在公路管理中,政府應捍衛公眾出行的利益。根據公共經濟學的分析,社會物品總體可以分為四類:公共資源、純私人產品、純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對其類別的劃分是按照供給上的排他性和消費上的競爭性進行的。公共資源是具有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產品;純私人物品是具有排他性和競爭性的產品;純公共產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準公共產品是具有非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產品。對公路的定位應為準公共產品,具有排他性和非競爭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公路的建設通常具有適度超前的性質;公路的消費具有資源共享的特點;國家投資建設公路,其所有權歸國家;在引進投資建設公路時,針對非國有的國內外投資企業,在合同中要明確規定公路的所有權歸國家。所以,將公路定位為準公共產品是最準確的。公路是具有排他性,同時又具有非競爭性的典型的準公共產品。公路和公路資產的所有權歸國家,這與公路的投資主體和經營管理主體是誰以及管理形態屬于哪種無關。根據上文的分析,我們可知政府有義務維護公路設施的完整和安全,有義務對公路資產進行管理,同時也有義務確保公路的技術狀態良好。
二、建立新的公路經濟體制
新的公路經濟體制的建立,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商品經濟生產社會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形成市場經濟。商品經濟只要是在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都必然要求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不管商品經濟的發展是實行生產資料私有制還是公有制,而交通運輸市場經濟是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立新的公路經濟體制是新時期生產力高度社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和客觀要求。
三、對公路經濟的運營機制進行創新
公路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政府要對公路的發展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公路、交通運輸局、物流、機場和鐵路等部門參與其中,共同研究和統籌交通物流的發展政策,培育市場,努力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此外,政府要對公路經濟的運營機制進行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促進公路與沿線區域經濟的發展,充分發揮公路經濟的周圍環境優勢,帶動沿線旅游業、養殖業、種植業、工業和廣告業等的發展。通過與公路沿線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將公路辦成展示文化形象和地方經濟的窗口。對公路沿線副業的經營加強管理,努力尋找新的增長點,公路沿線的副業有廣告經營和服務區經營等。對公路經濟的運營機制進行創新,提高運營效率,實現社會效益和公路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四、大力發展物流業等公路經濟
新時期,交通運輸在促進物流業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物流業發展的主體和基礎。目前,我國交通和公路等部門為了支撐物流業的發展,加快了區域性的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并對服務產業進行了升級和調整。國家大力發展物流業等公路經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培育公路市場主體,大力支持“公路港”建設,推廣“基地+網絡+平臺”的新的物流發展模式。注重物流業的頂層設計,將各大區域中心進行對接,如:區域物流企業總部集中心和區域貨物資源分撥中轉集散中心等,促進物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重視營造物流業的發展環境,加大政府資金投入,對重點物流項目開辟特殊的行政審批政策。
五、結束語
根據上文的闡述,我們可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進了公路運輸市場的改革和發展創新。因此,公路運營部門應當對新時期公路經濟的發展進行研究和探索,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公路經濟的發展模式進行管理,并對運輸市場進行發展和完善,建立一個競爭、開放、統一和有序的運輸市場。新時期,要想實現公路經濟的長效發展,應對公路進行準確的定位、建立新的公路經濟體制、對公路經濟的運營體制進行創新和大力發展物流等公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