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東霞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1)
護理院校教師禮儀和護士禮儀雙重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建議
高東霞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1)
護理院校;教師禮儀;護士禮儀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教育工作中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做到“言”為學生之師,“行”為學生之范。教師禮儀的根本內涵就是為人師表。禮儀修養是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護士禮儀是護士的基本素質之一,護理院校學生的職業禮儀素質,更多地源自教師的言傳身教。教師禮儀和護士禮儀雙重建設是全面提升護理院校師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保障。
愛因斯坦曾說:“只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很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如果教師本身重技能輕素質,學校忽視對教師禮儀素質的培養和引導,就會導致教師與應有的職業形象相距甚遠。高職教育是學生踏入社會前的最后在校教育階段,這種重技能輕素質的思想必定影響學生,最終使學生在校的護士禮儀教育流于形式,無法內化成一種自覺的行動。護士禮儀素質對于提高護理質量、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從而最終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現代醫院選拔護士、衡量護士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教師禮儀和護士禮儀雙重建設是護理院校建設不可或缺的內容。
契柯夫認為:“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的:面容、衣裳、心靈、思想。”“教師作為人類文化、精神文明的職業傳承者,作為人類靈魂的塑造者,禮儀素養應是其品行、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具備或增強自身人格魅力,必須注重禮儀修養”[1]。教師的禮儀修養不僅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一名具備人格魅力和親和力的合格教師,同時擁有為人師表的內在素質和受人尊敬的外在職業形象,無疑會成為學生模仿的榜樣,學生的禮儀教育就會內化為自覺行動,滲透到自身一言一行中。教師禮儀和護士禮儀的雙重建設對于提升教師形象、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建設和諧化起到促進作用。而人文素養又是現代護士普遍缺失的一種職業素質。在校人文素養教育必定為學生以后在工作中建立和諧護患關系、創建和諧醫院打下良好基礎。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良好的教師禮儀和護士禮儀雙重建設必能打造護理院校嶄新的社會形象,成為同行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3.1 禮儀師資和教學問題
首先,高校開展禮儀教育課程,大部分教師沒有經過專業訓練,難以勝任。其次,由于人數多而場地有限,一些需要現場訓練的動作難以進行,教學僅限于理論知識,難以轉化為行為規范,影響教學效果。再次,一些教師僅滿足于理論知識傳授,即使在實訓場所也只注重動手能力培養,忽視課堂禮儀教育。
3.2 學生禮儀素養缺失問題
高校擴招后,學生數量激增,教師相對短缺,導致師生比例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禮儀教育。與中學時期相對封閉的校園生活相比,大學時期學生更有條件、時間、精力去感受社會,但是一些尚未形成穩定價值觀的學生缺乏是非分辨能力,導致榮辱混淆、善惡不分,小學及中學時期禮儀教育缺乏的隱患開始暴露。一些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理解片面,甚至誤解、叛逆和排斥;相反對西方文化中個人自由和個性張揚盲目崇拜,從根本上排斥禮儀核心思想,缺失倫理道德和禮儀行為的基礎。受社會中各種實用主義觀念和個人功利主義思想影響,一些學生價值觀功利化,與禮儀的核心思想——尊重、關愛他人背道而馳。這些因素都造成學生禮儀素養的缺失。
4.1 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校園文化
創建校園禮儀文化氛圍,應建設專業標志性建筑。校園醒目位置應配有醫療護理前輩簡介;圖書館、食堂、學生宿舍等公共場所應有文明提示語;在各教學樓門廳內應設穿衣鏡;在教室、走廊掛上名人畫像、名言警句,建立文化長廊;在辦公樓和學生宿舍區建造名人塑像,簡述其修身立業事跡。這些標識能夠隨時隨地提醒師生注意自身一舉一動,培養禮儀意識。同時還可以利用宣傳櫥窗做禮儀專題報道。
4.2 培養教師和學生禮儀隊
包括以教師為主的禮儀師資隊和以大一新生為主的禮儀服務隊,兩手一起抓,以點帶面,以局部帶動整體,定期培訓考核,并在學院各種活動和會議中展示隊伍風采,逐漸形成護理院校特色品牌,使禮儀成為師生共同的自覺行動。
4.2.1 禮儀隊的作用 我院悠久歷史,師生形象代表了學院的形象。禮儀師資隊和服務隊是理實一體化教學最生動、形象、具體的展現,是禮儀形象的代言人,不僅做到理論聯系實踐,而且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禮儀隊是我院的一面鏡子,反映了我院師生形象,不僅體現了隊員個人素質,而且反映了學院氣質。如果每一名禮儀隊隊員都能做到知書達禮,舉止文明,談吐高雅,學校就會贏得社會的信賴和支持;反之,如果大家舉止失度,待人接物冷若冰霜或傲慢無禮,就會有損學院形象。
4.2.2 禮儀師資隊的培養 學院可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組織教師到其他高校進行觀摩學習,或參加一些禮儀機構的專業培訓;邀請業內禮儀專家對教師進行專業禮儀培訓。同時,校園活動和禮儀教育相結合。如組織教師開展形體訓練,讓教師更具個人魅力;請美學教師開設美學講座,讓教師學會審美、塑造美;遇到學院重大演出活動,教師可以積極參與,充分展現其禮儀形象與風采;評比“魅力教師”,在教師節進行表彰;發放教師禮儀書籍或編寫教師禮儀手冊,為教師職業禮儀素養的提高提供參考借鑒等。
4.2.3 禮儀服務隊的培養 在大一新生中選拔、培養院級禮儀服務隊、班級禮儀服務隊,層層培訓和考核;制定相關會議禮儀、課堂禮儀、實訓禮儀等禮儀規范。
4.2.4 寓禮儀教育于校園文化活動中 禮儀教育要注重長期性。禮儀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踐行禮儀不可能一蹴而就。大部分學生在禮儀課程學習期間進步明顯、提高迅速,隨著課程結束和時間推移,學生缺乏特定的環境和督促,言行舉止很有可能會逐漸回到學習之前的狀態。要想讓學生做到時時習禮、處處用禮,就必須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開展禮儀教育,并創造機會讓禮儀服務隊積極參與學校的典禮、會議等活動,同時給予適當的精神和物質鼓勵。
4.2.5 禮儀教學考核 禮儀教學考核應改變原有單一模式,禮儀考核目的是為了考查教師和學生的基本修養和品質,而不僅僅為了檢驗理論知識,因此,多樣化的考核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反映教師和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個人修養,從而使禮儀教育既能達到高校教學綜合目標,又能獲得美育內涵,使禮儀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發揮特有作用。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科南特在談及大學教育時曾說過:“大學的榮譽不在于其校舍和人數,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師的質量。”[2]沒有一流的教師,就沒有一流的學生。提升高校教師禮儀素養是塑造教師人格魅力的必然要求,教師禮儀和護士禮儀雙重建設對于護理院校的發展至關重要。
[1]馮海龍.教師的禮儀素養與人格魅力[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147-149.
[2]李長華.美國高校教師管理的新變化及原因探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2(6):54-58.
G45
A
1671-1246(2015)07-0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