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勝,謝協駒,張雨生,酒衛華,肖 垟,李春花
(海南醫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學院,海南 海口 571199)
醫學高職院校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的探索與實踐
王 勝,謝協駒,張雨生,酒衛華,肖 垟,李春花
(海南醫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學院,海南 海口 571199)
第二課堂活動既是對第一課堂的有效補充和延伸,又是培養高職學生崗位勝任力的有效途徑。通過構建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以第一課堂為依托的第二課堂活動平臺,培養醫學生人文精神、創新精神以及實踐技能,促進醫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高職院校;醫學教育;第二課堂
當前醫學教育改革要求構建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1]。第二課堂活動作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素質拓展的重要載體,在實現上述改革目標的過程中有著獨特的優勢。其作用越來越受到高校重視,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教育教學環節。
當前我國醫學生總體培養目標是培養醫學人文精神和醫學科學精神相結合的、有一定實踐能力的醫學人才[2]。第二課堂活動以人才培養目標為指導思想,以“四個注重”為原則來構建課堂活動體系。
1.1 完整性和統一性原則
第二課堂活動的完整性體現在活動目標要涵蓋職業道德、知識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第二課堂活動的統一性體現在運行機制上。學校籌建大學生學習支持中心,負責第二課堂活動方案的制定,并協調教務部、團委、學生工作部以及二級院(系)對第二課堂活動的實施予以督促和指導。
1.2 創新性和可行性原則
第二課堂活動的創新性體現在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和形式多樣上。在實踐中,第二課堂活動內容緊密圍繞第一課堂來設計,活動內容涉及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以及專業課。光有好的項目還不足以吸引學生參與,必須注重形式的多樣性,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可以知識競賽、社會實踐、技能比賽、演講比賽以及小組討論等形式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第二課堂活動的可行性原則體現在活動質量上/要綜合考慮活動開展的軟件環境和硬件環境,對活動項目實施效果加以分析和評估,對于不具備第二課堂實施條件以及偏離預期目標的項目,要予以停止加以整改,確保第二課堂活動質量。
1.3 共性發展和個性發展相協調原則
第二課堂活動的共性發展體現在學生參與的普遍性上。對于畢業生反饋的一些共性問題,以及用人單位反映學生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弱等問題,需要我們提供平臺,讓學生廣泛參與以實現整體素質的提高。當然,在注重學生共性發展的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部分學生基礎較好,在某些方面具有特長,部分學生在某些方面有共同愛好,可以充分利用社團以及興趣小組等平臺促進他們更好地發展。第二課堂活動要注重點面結合,兼顧共性和個性協調發展。
1.4 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協調發展原則
現代醫學模式對醫務人員的要求不僅僅是把病治好,而且要使患者在整個就診過程中感受到尊重、理解和人文關懷。醫學生需要具備尊重個人隱私、理解他人人文背景以及提供臨終關懷等人文理念和人文技能。醫學生畢業后不僅要學會治療疾病,而且要學會關心患者。
崗位勝任力是指勝任特定崗位所必需的一切品質的綜合,包括職業道德素養、知識能力以及崗位技能等。我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依托第一課堂構建了第二課堂活動平臺。
2.1 以職業道德目標為核心的第二課堂活動平臺建設
醫學職業道德核心目標是使畢業生具備醫學人文理念和人文技能。從認知心理學觀點看,從職業道德認知到職業道德情感,再到職業道德行為,單靠理論學習是無法達到的,需要給學生提供實踐平臺[3]。職業道德第二課堂活動平臺建設以如下核心課程為依托并與學習進展相協調,學生組成小組進行社會實踐和技能訓練。以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程為基礎,學生進入養老院、福利院等機構,進行社區志愿者服務,并撰寫反思日志;以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課程為基礎,學生進入醫院進行社會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以醫患溝通學為基礎進行“醫乃仁術”主題的人文技能比賽。此外,通過在新生入學時舉辦醫學生誓言宣讀儀式,在人類生命科技館組織觀看人體捐獻宣傳影片,在國際護士節舉辦授帽儀式,在艾滋病宣傳日開展擁抱活動等一系列醫學人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會平等仁愛、患者至上、精進審慎的醫師職業原則,有力推動其醫學人文精神內化和崇善尚行品格的養成。
2.2 以知識能力目標為核心的第二課堂活動平臺建設
在公共基礎課程教學中,以計算機課程為基礎,讓學生以“熱愛專業、學習專業”為主題進行PPT制作和演講比賽;以英語課程為基礎,分別舉行英語口語、寫作和翻譯大賽。在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中,以系統解剖學、病理學課程為基礎,舉辦組織器官繪圖大賽和識別大賽,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激發其學習興趣。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好的學習方法會使學生受用終身。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婦產科學等課程同步的PBL教學活動,讓學生自我啟迪,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和方法,激發學生潛能和創造性。
2.3 以技能水平目標為核心的第二課堂活動平臺建設
使畢業生具有較強的操作能力是職業教育的目標。通過舉辦臨床技能大賽、護理技能大賽、針灸技能大賽以及影像技能大賽等一系列專業技能大賽,以及全員參與的急救技能大賽,讓學生在實踐中反復錘煉專業技能。全國技能大賽宗旨是“大賽點亮人生,技能改變命運”。越來越多高職學生的參與,說明高職學生對操作類、實踐類活動有著濃厚興趣和特殊熱情[4]。學生可以通過該平臺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教師通過該平臺可以檢驗課堂教學效果,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
3.1 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第一課堂教學效果
與第一課堂相比,第二課堂更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實踐活動。通過第二課堂的實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普遍提高,求知欲大大增強,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通過問卷調查發現:89%的學生認可社會志愿者活動;81%的學生選擇本課程結束后,繼續為社會提供志愿服務。95%的學生認為PBL教學可以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90%的學生認為技能比賽有必要;80%的學生認為參賽最大的收獲是發現自己在技能操作某些方面的不足,今后需要在該方面加以改進。
3.2 促進高校教學改革
第二課堂活動是第一課堂活動的延伸、拓寬和補充,兩者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的有效開展反過來又可以促進前者的改革完善。實踐離不開理論指導,在廣泛開展人文素養教育的第二課堂活動中,社科部整合資源成立了集醫學人文教育、科研與服務為一體的學術服務型平臺——醫學人文研究中心。該中心對醫學人文第二課堂活動進行系統指導,提高了醫學人文第二課堂活動質量。通過技能大賽,發現由于帶教教師不同、學生操作不同,影響了學生比賽成績。為此,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制作了標準化操作視頻資料,形成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良好學習氛圍。此外,通過第二課堂的PBL教學,教師和學生進行互評,及時反饋,讓教師更加關注學生進步,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成長。在不斷反饋中,學生知識水平得到螺旋式提升,教師也體會到形成性評價給教學帶來的益處。
3.3 學生社團活動形成了品牌,獲得學生和教師的認可
青年志愿者協會通過廣泛而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建立敬老院、托老院、福利院等服務基地,吸引了廣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已經成為學生心目中有較大影響力的社團之一。臨床和護理技能操作協會承辦的技能大賽,獲得我省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認可,被納入省級技能比賽項目。急救協會舉辦的急救大賽,獲得我省紅十字協會的認可,并為優秀學員頒發《紅十字急救員證》。上述大賽項目得到了省級相關部門大力支持,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顯著提升了學生技能水平。此外,企業沙盤協會、英語口語協會等學生在參加省級比賽中屢獲佳績,得到學生和教師的一致認可。
醫學高職學生的素質教育是涉及教學、學生管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支持。首先,學校領導層面應加強重視,確立第二課堂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理順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之間的關系,促進兩者協調發展。最后,要對第二課堂活動予以量化評估,與獎學金評定、入黨、實習基地選擇掛鉤,并納入學分管理,以更好地激勵學生參與。
[1]黃定德,李前偉,程紹鈞,等.醫學院校第二課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1):10-11.
[2]宮福清,戴艷軍.我國醫學生總體培養目標定位的思考[J].醫學與哲學,2012,33(5):57-58.
[3]李雅梅.醫學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8):57-58.
[4]賈秋霜,杜洪香.高職院校技能大賽人才培養現狀及培養模式探索[J].職大學報,2013(1):118-120.
G424.28
A
1671-1246(2015)07-0026-02
注:本文系海南醫學院教學改革項目(HYP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