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民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惠州516025)
學校實驗室空氣質量對師生的影響
戴建民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惠州516025)
闡述實驗室有毒有害氣體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對影響實驗室空氣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對如何做好防護措施、營造安全的實驗環境、保證實驗室空氣質量,確保師生身體健康提出幾點建議。
實驗室;空氣質量;身體健康
如今,空氣質量對環境的影響、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正常的空氣是保證人體生理功能和健康的必要條件,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影響。師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觸或使用到一些有毒有害物品,而這往往不被人們所重視或重視不夠。例如部分學生進入人體解剖室或病理標本室出現頭暈、胸悶、惡心、嘔吐現象,常被認為是學生對人體器官標本的恐懼心理造成的,而忽視了甲醛的毒副作用;又如化學實驗課產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氣體,使整棟實驗樓彌漫著難聞的刺激氣味,空氣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反復刺激呼吸道,容易誘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現為污染物質在低濃度、長時間連續作用于人體后,出現患病率升高現象。如果長時間在有毒有害氣體存在的環境中工作,有毒物質就會在人體中不斷積累,從而對人體造成很大的潛在危害,也許經過幾年后,這些危害才會顯現出來。因此,空氣污染已經成為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學校實驗室空氣質量直接影響師生身體健康。醫學院校及化工院校眾多的化學實驗室、藥物化學實驗室、醫學檢驗實驗室需要使用各種化學試劑,如人體解剖室、病理標本室需要使用甲醛做固定液,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及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對環境和空氣造成污染,特別是實驗過程中空氣污染尤為嚴重,任課教師及學生長期在這種環境中工作和學習,必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黏膜組織因受到刺激而患病。在高濃度污染物的突然作用下可造成急性中毒,長期接觸低濃度污染物可引起慢性中毒,甚至引發癌癥。
1.1 甲醛
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包括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肝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中樞神經受影響,以及損傷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是可疑致癌物;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結腸癌、腦瘤、月經紊亂、細胞核基因突變、妊娠綜合征,也可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白血病,還可導致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
1.2 芳香類化合物
如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稀,人體在與其接觸后會引起頭痛、惡心、嘔吐、抽搐、呼吸急促等,反復接觸可引起過敏反應,如哮喘、過敏性鼻炎和皮炎等,長期接觸會導致癌癥(肺癌、白血病)或流產、胎兒畸形和生長發育遲緩等。
1.3 二氧化硫
可聞到嗅味,吸入可引起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炎癥與心肺疾病,重者可引起反射性聲帶痙攣,喉頭水腫以致窒息。
1.4 硫化氫
惡臭難聞,會引起惡心、嘔吐,影響人體呼吸、血液循環、內分泌、消化和神經系統,可引起昏迷,中毒死亡。
1.5 氮氧化物
有異味,可引起支氣管炎、肺水腫、肺氣腫、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1.6 碳氫化合物
可導致皮膚和肝臟損害,致癌。
1.7 一氧化碳
會引起頭暈、頭痛、貧血、心肌損傷、中樞神經麻痹、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在1小時內死亡。
1.8 氯氣和氯化氫
會刺激眼睛、上呼吸道,嚴重時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腫,肺內化學性燒傷而迅速死亡。
2.1 重視不夠
學校領導對實驗室環境和空氣質量對師生健康的影響缺乏足夠認識,對實驗室建設空氣質量安全問題重視不夠,缺乏科學規劃和合理設計;學生安全意識淡薄,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實驗室安全檢查制度落實不到位。
2.2 實驗室環境差,規劃和設計不合理
通風采光條件直接影響實驗室空氣質量,若實驗室場地選擇不當、通風采光不良,會使實驗室產生的有害氣體難以散發。例如現在很多學校依山而建,實驗室靠近山體依山而建,擋土墻高達20米,與實驗樓平行,間距不足2米,實驗樓走廊的設計又是內廊型(兩邊為教室,中間為走廊),而不是外廊型(一邊為教室,教室門前就是向外的走廊),既影響采光,又影響通風,不利于空氣的對流及有害氣體的擴散,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直接對師生造成影響。有些實驗室建在實驗樓底層,類似地下室的地方,缺乏通風采光條件,如人體解剖室、病理標本室,陰暗潮濕,無對流的通風窗口,常帶有霉味及刺鼻氣體。
2.3 缺乏良好的通風設備及專用的排污管道
(1)實驗室安裝的通風設備無法滿足通風排氣要求,實驗室常有濃重的化學試劑所散發的異味,且缺少足夠的通風窗口,從而使空氣不流動,導致實驗室空氣質量差。
(2)缺乏專用的排污管道,造成實驗室有毒有害液體外溢,在排放、揮發過程中產生和釋放有毒有害氣體。
2.4 實驗室來源的空氣污染源
2.4.1 標本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在實驗室人體器官標本存放過程中,因防護措施不當或標本管理不善,導致標本瓶瓶口密封不好或出現裂痕,造成甲醛固定液外溢。化學試劑儲存不良也會造成空氣污染。
2.4.2 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 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對實驗室空氣質量造成影響,例如進行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實驗時產生的各種有毒有害氣體。
2.5 實驗室使用不當
上課前未及時開窗通風,造成實驗室空氣流動不暢,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超標。
3.1 領導加強重視
應提高驗室環境和空氣質量對師生健康影響的認識,重視實驗室建設;在實驗室建設初期做到科學規劃和合理設計,確保建設的科學性、合理性、前瞻性、和規范性。
3.2 保證樓距、采光和通風
實驗室的環境、場地選擇要合理,實驗樓走廊應設計為外廊型,保證樓距、采光和通風,便于空氣對流及有害氣體擴散。
3.3 加強實驗室管理
(1)制定操作規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及實驗室安全檢查制度,并落實到位,嚴格執行。(2)做好實驗室空氣污染及對環境影響的預防措施,做好易揮發性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的儲存和保管,防止有毒有害氣體的產生、釋放和擴散,使實驗室空氣質量保持在最佳狀態。(3)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通過對學生進行安全規章制度教育、安全科學理論教育,使學生了解有毒有害氣體和物品對人體危害的嚴重性,提高安全意識,引導其在思想上重視安全,自覺遵守操作規程,消滅安全隱患。(4)做好對學生的防護措施,加強對學生除實驗操作的指導,使學生實驗時安全操作,注意回收化學試劑,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4 改善實驗室環境和條件
實驗室宜采用自然通風措施,配合采用強制置換室內污染空氣的措施。完善實驗室通風送風排氣設備,保證其正常使用,保證實驗室空氣對流。
3.5 完善實驗室廢水、廢氣、廢物處理系統
完善實驗室廢水、廢氣、廢物排放和回收處理系統,防止有毒有害液體的外溢、排放、揮發,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3.6 防止固定液外溢
定期檢查標本瓶瓶口,及時修復標本瓶封口的裂痕,防止固定液外溢。
3.7 實驗員增強安全意識
實驗室定期開窗通風,開啟通風抽風排氣設備,排出有毒有害氣體;特別在上課前半小時,保持實驗室通風,空氣對流。
G482
A
1671-1246(2015)07-0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