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闖 李爽(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30)
在高校體育教育中開展跆拳道教學,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身體素質,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跆拳道具有一定的競技性,參與跆拳道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振奮精神,而且跆拳道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有利于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當前,跆拳道已經被列入到大學生比賽項目匯中,這也使得跆拳道受到越來越多大學生的熱捧,參與跆拳道學生的大學生數量快速增加,因此對于跆拳道教學質量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
2005年,跆拳道被正式列為我國高校體育課程體系,受到了大學生的追捧。跆拳道的學習,對于大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強化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
跆拳道具有一定的對抗性,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速度和力量的訓練方面,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這時學生體內的多余脂肪就會轉化成肌肉。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訓練之后,學生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增強,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身體姿態,身體素質自然也越來越好。
跆拳道運動起源于朝鮮半島,具有典型的東方民族文化特征,跆拳道運動員在開始格斗之前,需要雙方互相鞠躬,這種以禮相待的精神內涵正與我國儒家思想相契合。大學生在學習跆拳道的過程中,無形中受到東方文化的熏陶,可以幫助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跆拳道運動追求的團結、互助的目標,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參與跆拳道的學習過程中,可以不分地區、不分民族,以跆拳道技術作為交流的工具,互相幫助,共同成長。同時,參與跆拳道訓練可以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積極的心態,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跆拳道是一項具有典型東方文化氣質的競技運動,其注重的是技術與道德的融合,推崇禮儀、忍耐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從當前我國高校開展跆拳道教學的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對于跆拳道教學活動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缺少足夠的認知,認為跆拳道的學習就是為了在技術上取勝,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往往將精力集中在學生技術和戰術的培養方面,卻忽略了跆拳道文化內涵的滲透。
跆拳道是體育課程的組成部分,與其他體育教學課堂類似,教師大多注重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跆拳道理論課程的學習。跆拳道理論體系中包含豐富的內容,沒有理論知識的指導作用,學生對于跆拳道的學習就只能停留在對動作和技巧的模仿,而無法真正深入了解跆拳道的文化內涵,學生對于跆拳道的學習興趣,也會因為重復的動作學習而消減。
我國將跆拳道納入到高校教學體系中的時間不長,所以很多跆拳道的教師都是由原來的體育教師兼任,他們對于跆拳道缺乏專業的研究,所以在教學方面,只能完成一些簡單動作的練習,一旦涉及到較為復雜的格斗和戰術教學,就會顯得很吃力,這對于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跆拳道是一項手腳并用的競技運動,其中以腳為主、手為輔,所以在教學活動中,通常是針對腳的步法和技術開展,而沒有注重跆拳道學習的整體性。同時,在教學方法的應用方面,大多是采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沒有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所以使得課堂教學氣氛十分枯燥,無法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受到辦學資金不足等因素的影響,高校在跆拳道教學場地和設備的購置方面投入的資金十分有限,跆拳道教學一般都要借用其他教學活動的場地,而且器材十分匱乏,所以很多教學計劃都無法得到有效的開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跆拳道的教學質量。
理論知識教學對于跆拳道的學習十分重要,因此必須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通過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多了解跆拳道的由來、興起以及其蘊含的文化,同時也可以從中了解跆拳道的技術原理和健身原理等等。對理論知識的了解可以激發學生對跆拳道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
教師的專業素質是影響跆拳道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要加強對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跆拳道的學習初期,學生都要通過模仿教師的動作來完成學習,所以對教師的專業能力要求較高,為了增強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一方面,可以引進專業的跆拳道教練,開展一些實戰練習,對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要積極為跆拳道教師提供更多參與培訓和學習的機會,增加與其他高校、跆拳道學習組織的交流,不斷豐富教師的理論基礎,強化專業技能,才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大學生的體質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且有的學生已經接觸過跆拳道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在高校跆拳道教學活動中,需要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完善。在教學時,可以在基本技術教學的基礎上,輔助組合性技術動作,并且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受不同動作的要領,這種組合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形成扎實的基礎,也可以滿足另外一些具有跆拳道基礎的學生更高級的學習欲望,循序漸進,可以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當前,仍然有很多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示范,再分解動作進行分別講解,學生進行模仿,再經過反復練習掌握動作,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使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所以需要配合現代教學手段,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才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跆拳道教學的開展。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教師的示范轉變為教學課件的播放,從正面、側面等不同的角度反復播放技術動作,學生可以對跆拳道的技術動作有全方位的認識,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動作要領。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跆拳道的比賽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對手之間使用的技術和戰術,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對教學質量做出正確的評價,并且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科學的依據,因此要重視考核評價機制的完善。對于跆拳道教學質量的評價,應該將學生平時的上課表現與學期末的綜合評價相結合,采用多樣化的考核方法,運用單獨演示的方式檢驗學生對跆拳道技術動作的掌握情況,運用小組競技的方式檢驗學生對技術掌握的全面性和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也可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充足的教學場地和器材配備,才能保證跆拳道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所以高校需要適當加大在教學場地建設和器材配備方面的投資力度,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舒適的學習環境,可以使師生都保持輕松的心情。同時可以考慮給學生發放統一的跆拳道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綜上所述,跆拳道教是深受大學生喜愛的一項競技運動項目,對于培養大學生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促進跆拳道教學質量的提升,可以通過從注重跆拳道理論的教學、加強教師隊伍的素質提升、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運用多媒體技術改進教學方法、改革考核評價方法、加強教學場地和器材的配備等措施,促進跆拳道教學質量的提升。
[1]伊翠蘋.提高高校跆拳道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