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亞坤 崔長亮(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以安徽省少年乒乓球錦標賽,皖北地區代表隊,少年業余體校,少年乒乓球俱樂部及省級傳統體育項目乒乓球學校的隊員、教練員、管理人員及運動員家長為調查研究對象,以皖北地區乒乓球運動項目發展中的理論問題、發展實踐問題以及發展的規劃問題,政策扶持等問題為研究內容,其目的就是為了探索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快速發展的途徑。
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和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研究的需要,在C NⅪ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中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博士學位論文庫搜集相關論文,并在全外文數據庫搜集相關文獻。了解國內外對與該課題相關研究的現狀與研究趨勢。
(2)數理統計法。
對咨詢、調查、訪問收集到的有效數據,根據社會調查統計方法與體育統計學原理,運用E x c e l軟件對數據進行常規統計和處理。
(3)邏輯分析法。
通過運用比較、歸納、分析、綜合等邏輯學方法,結合社會學、管理學、體育理論等多學科理論,對統計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探討,從中得出合理的結論,提出建設性意見。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被調查單位日常管理采用一集中管理模式的為最多,有21個單位,占80%;采用二集中管理模式的有3個單位,占12%;采用三集中管理模式的僅有2個單位,占8%。雖然,一集中和二集中的管理模式有利于運動員的全面發展,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訓練水平的提高和影響著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發展。
一般來說,我省乒乓球教練員的獎勵制度主要有:向上一級球隊輸送運動員的一次性獎勵;輸送的運動員參加高級別比賽取得成績的跟蹤獎勵;根據教練員執教在訓運動員的數量的獎勵,以及年終考核時完成工作定額后的年終獎勵。
據調查統計顯示,在被調查的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教練員中,認為獎勵少的有26人,占81.25%;認為獎勵一般的有6人,占18.75%;而認為獎勵多的則為零。這一結果說明皖北地區對少年乒乓球運動教練員的獎勵政策不夠完善,也很難調動教練員的積極性。所以,也是影響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員培養的一個制約因素。
首先,教練員的配置情況調查。據有關規定,教練員與運動員之間的最大限額比例不高于1:12(人)。
據調查統計顯示,皖北地區共有少年乒乓球教練員83人,少年乒乓球運動員在訓人數為1071人,教練員與運動員的比例為1:12.9,與國家規定相對照,教練員與運動員人數比例稍微超出,但也基本合理。顯然是有利于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訓練的發展。
其次,培訓情況的調查。教練員在運動訓練中起主導作用,一個高水平的教練員,可以帶出一批高水平的運動員,一批高水平教練員,可以帶的整個運動項目。所以,教練員要不斷地通過系統進行、崗位培訓和學生交流來提高自己的執教能力和水平。
據調查統計表明,被調查的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32名教練員中,參加崗位培訓的有17人,占53.125%;參加崗學術交流的有8人,占25%;請專家授課的有7人,占21.875%;進行系統進修的為零。客觀的說,這一調查結果是比較好的,唯一遺憾的是系統進修的沒有,有可能會對我省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教練員的領軍人物出現帶來不利的影響。
由調查結果可以發現,被調查的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教練員中選擇考評內容依據排在首位的是比賽成績,選擇數為25人,占25.00%;排在第二位的是教練員的工作態度,選擇數為14人,占17.07%;排在第三位的是教練員的組織能力,選擇數為11人,占13.41%;運動員的輸送情況,教練員的教育能力并列第四,均為9人,占10.98%。從整體上看,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教練員考評的內容依據基本上是合理的。但應防止過分地看中比賽結果,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給運動員以后的發展帶來障礙。
據調查結果顯示,對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訓練器材與設施持滿意的教練員有7人,占21.87%;;基本滿意的有13人,占40.63%;不滿意的有12人,占37.5%:這說明,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訓練器材與設施情況,比以前雖然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但依然存在著巨大的發展和完善的空間,迫切需要各級政府和財政增加投入。顯然,相對滯后的場地、器材設施,也是不利于皖北地區少年乒乓運動球競技人才培養和發展的一個基礎條件。
據調查顯示,被調查的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教練員中認為經費充足的,有6人,占18.75%;認為一般的有12人,占37.5%;認為短缺的有14,占43.75%;這一結果表明: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訓練經費獲得是令人不能夠滿意的。
而調查則顯示,培養經費主要來源排在第一位的是學員繳費,有11個單位,占42%;第二位是經營收入,有6個單位,占23%;位居第三的是企業贊助,有4個單位,占15%;國家撥款的位居第四,有3個單位,占12%,其它來源的有2個單位,占 8%。這一結果表明: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訓練經費來源渠道是令人擔憂的,主要來源是運動員繳費,顯然不太合理。因為它不僅給運動員及其家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負擔,而且也增加了運動員訓練、學習和生活上的壓力,甚至會造成那些家庭條件較為困難的優秀苗子學員的流失。
據調查顯示,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教練員當中對我省政策性扶持持基本滿意態度的有5人,占15.625%;持滿意態度的有3人,占9.375%;持不滿意態度的有17人,占53.125%;持很不滿意態度的有7人,占21.875%;這一結果表明:我省的政策性扶持很不到位的。但從我省皖北地區的地方性政策法規文件查詢情況來看:我省皖北地區近年來又確實出臺了一些適應本省及本地區競技體育人才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其內容包括了運動員的日常管理、人才輸送、文化教育;教練員的聘用、激勵與處罰,資金投入和對教練員的業績考評、業務培訓,以及經營與場地器材的管理等等,甚至涉及到了方方面面。顯然,這里有一個對政策法規文件的認識,重視和執行的力度問題。
(1)一是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員日常管理的三種集中訓練模式各有利弊;二是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教練員的配置雖然質量明顯不夠,但數量卻也基本合理;三是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教練員考評的內容依據基本合理,但因過分地看中比賽結果顯得急功近利;四是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教練員崗位培訓和學術交流雖有,但系統進修一個沒有。很明顯,雖然是各有利弊,但仍然是弊大于利。所以,對這些問題必須在深入地調查基礎上進行科學的研究和系統的分析。
(2)首先皖北地區體校系統要努力提高文化教育的水平和質量,有條件的應盡量爭取把項目辦在當地重點中小學。這樣既可以運動員的文化學習,又能取得三集中的訓練效果;其次是強化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員全面的身體、技術、戰術和心理訓練,注重堅實的基本功和規范的動力定型,以及嚴防急功近利和拔苗助長的情況發生。第三是在高度注重教練員短期培訓、學術交流的基礎上強化系統進修,以打造和培養我省皖北地區少年乒乓球運動訓練中的教練員領軍人物。
(3)我省皖北地區乒乓球運動管理與運行過程中存在著日常管理不科學,獎勵機制不完善,考核與培訓不嚴謹,領軍人物不突出,場地設施不到位,經費來源不足,以及政策扶持不到位。
[1]吳飛,劉國斌.對中國國家乒乓球隊教練員素質結構的調查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7,43(5).
[2]汪偉信等.安徽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現狀與運行模式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1).
[3]鐘宇靜.對我國乒乓球俱樂部現狀與發展對策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