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利
預算單位財政資金監管對規范中央預算單位財政財務管理、提高財政管理效能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結合財政部對專員辦加強財政預算監管的新要求,筆者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一步做好預算單位財政資金監管工作。
促使各預算單位“一把手”充分認識到做好預算資產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各單位“一把手”即使不分管預算資產財務,主要領導也應通過建立必要的內控制度和制衡機制,確保不出現重大違規違紀問題。
轉型后,專員辦將開展核實預算單位預算資產財務等基礎信息工作,重點是預算單位的資產狀況、項目管理情況以及各類收入情況,為全面開展預算管理、預算執行過程監控提供基礎數據,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資產變動、取得收費票據和新增收入項目備案等制度。
要認真貫徹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 號)文件,全面建立健全單位內控制度機制。各單位財務、資產、物資管理部門、使用部門和內審部門應通力合作,對預算的編制、執行、決算,固定資產的采購、保管、調撥、變賣、毀損、報廢,財會的審核、核算、審計監督等,實行全面制度化、流程化的內部控制。
一是強化項目責任人的作用,提高對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的管理水平,同時建立常態化的自查自糾機制,嚴肅處理本單位的各種違規行為;二是進一步規范項目資金使用行為,杜絕擠占、挪用等違規問題;三是財政監管從立項到決算,應以事前、事中為主,強化全過程監管。
一是加強預算單位政府采購管理。從預算單位政府采購的預算編制、計劃管理和操作執行等方面逐步推動預算單位政府采購規范化管理。通過直接支付提前介入,加強對立項及政府采購情況的調查統計。對新增項目,應在直接支付申報前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概算批復、政府采購等基礎性文件進行審核。二是突出審核重點,保證集中支付審核質量。規范申報要件,完善審核流程,將國庫集中支付審核工作作為對預算單位財政綜合監管的重要抓手,嚴把審核關口,保證審核質量。三是加強實地核查,在材料審核的基礎上,加大對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的現場核查力度,結合對工程建設形象進度的檢查,確保預算、執行、支付三者有效統一。增強預算的嚴肅性,形成監管氛圍,杜絕各類弄虛作假行為。
積極溝通中央單位預算執行情況,分析預算執行進度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針對項目支出進度緩慢、結余結轉資金較大等突出問題,通過溝通協調、嚴格預算編制和執行監管等措施,促使預算單位提升預算工作質量。
采取先易后難、逐步推進的辦法,積極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制定切合實際的指標評價體系和考核體系,并將績效評價工作和決算審核結合起來,以審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