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熊均平,劉春靈,趙樹娟,吳澤秀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漯河462002)
口腔醫學專業“校院融合、四個一致”教學模式研究與探索
楊旭,熊均平,劉春靈,趙樹娟,吳澤秀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漯河462002)
我校口腔醫學系打破傳統教育觀念,以就業為導向,實施“校院融合、四個一致”教學模式,構建完整教學平臺,提高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為學生畢業后順利就業提供有力保障。
口腔醫學;校院融合;高素質人才
評價高校專業,既要看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程度,又要看該專業培養的學生能否滿足社會需求以及學生就業率、就業質量。我校口腔醫學專業秉承學校辦學理念,實施“校院一體、醫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集合多方教學資源,采用“校院融合、四個一致”教學模式,每年都為河南省培養大批優秀口腔人才。據河南省衛生廳資料顯示,我校學生參加2012年執業助理醫師考試通過率為47.58%,位于我省前列。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積極改革,確保教學質量,培養合格醫學人才。
學生能力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強調培養學生分析、表達、理解和動手能力[1]。“校院一體、醫教結合”是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如何在此模式下進行教學改革始終是口腔教育者研究的課題。我校在此背景下確立了“校院融合、四個一致”教學模式,并貫穿教學始終,有利于培養學生崗位勝任力,為提高就業質量打好基礎。
1.1 教師與臨床醫生相一致
口腔醫學專業教師均為固定的臨床醫生,取得了高校教師資格和執業醫師資格,屬于雙師型教師。此類教師一直未脫離臨床,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同時熟悉目前行業人才需求標準,在授課過程中利用大量臨床病例,培養學生醫德醫風、人文素質等。這樣,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讓學生了解臨床知識和崗位需求。
1.2 教學環境與臨床操作環境相一致
口腔醫學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2]。我校口腔醫學專業是河南省特色專業,實訓室是河南省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臨床實訓室與口腔臨床診療環境相似,教學中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遴選實訓項目,使學生在校實訓就能感受臨床工作氛圍,讓學生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學會與各種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等,實訓與臨床工作相結合,打造符合專業教育特色、職業化鮮明的實訓教學體系。
1.3 課程內容與工作任務相一致
口腔醫學專業結合崗位需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積極推進學分制,將素質教育貫穿始終,實行分層教學,并在這一靈活教育體制下實現因材施教和學生個性發展目標[3]。將專業課程任務化、項目化,理論課圍繞臨床常見疾病診治過程進行授課,實訓課模擬臨床接診、問診、檢查、治療等過程進行,幫助學生盡早在臨床環境下進行熟練操作。學生模擬不同角色,針對不同任務化實訓項目進行練習,在校期間能初步掌握臨床常見疾病診治原則和基本操作。
1.4 生產實習與就業培訓相一致
臨床實習是教學的重要環節,為此我們遴選省內多家口腔醫院作為合作單位,合作單位除了承擔實習帶教和學術交流外,還肩負就業培訓、指導任務,使學生在實習中掌握溝通、協作技巧,提高就業競爭力。部分學生實習結束后就在實習單位就業,大大提高了我校就業率。
社會需要的醫學生,應具有系統分析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有效處理紛繁復雜的口腔臨床問題。經過“四個一致”教學模式的實施,學生享受到各種優質教學資源,成為學習主體,培養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形中使學生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綜上所述,“校院融合、四個一致”教學模式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平臺,學生從入校到實習、就業始終結合臨床實際,努力培養其系統分析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教育學生愛崗敬業,逐步培養高尚的醫德,為學生將來就業、創業奠定堅實基礎,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口腔人才。
[1]沈勵銘,朱曉卓,徐偉靜.對加強口腔醫學生臨床實踐中素質教育的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8):25-26.
[2]葛少華,楊丕山,郭春曉.口腔醫學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探索
[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4):378-380.
[3]賈淑娟,王君,張鐵柱.新時期口腔醫學教育的認識與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8):29-30.
G420
A
1671-1246(2015)05-0019-02
注:本文系河南省衛生廳2013年度河南省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Wjlx1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