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強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黃岡438000)
高護集中實訓課改革探索
肖強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黃岡438000)
目的改革集中實訓課方法和措施,提高和鞏固實訓課效果,為學生達到臨床實習要求做好基礎工作。方法由教師團隊對學生進行團隊訓練,開展技能與素質訓練并重,實施護理工作過程培訓模式。結果學生受益于該實訓中系統性、綜合性的訓練項目。結論提升了學生的實習能力與實際護理工作能力。
高護;集中實訓課;訓練項目
2010年黃岡職業技術學院醫藥衛生學院開始招收護理高職生,為適應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目標的要求,對護理專業課程作了調整和改革,增加了護理專業集中實訓課,目的是通過前期理論和實踐課學習,檢驗學生應用知識進行護理基本工作的能力,并通過集中護理實訓,為實習打下堅實基礎。筆者通過參與醫藥衛生學院的教學督導工作,與護理系教師共同探索集中實訓課改革,以使集中實訓課取得良好效果。
1.1 傳統實訓課教學模式和缺點
傳統實訓課教學采用任課教師與實驗教師通過簡單配合,對全班學生進行集中實訓的模式。其缺點是:(1)教師少、學生多,即“點”對“面”的訓練,且訓練內容簡單重復,無法有效組織系統性、綜合性訓練,實訓效果不佳。(2)不能有效開展動態實訓,學生興趣不高。(3)不能全面客觀評價全體學生,整體實訓效率不高。(4)實訓課組織管理較混亂,實訓秩序和紀律難以維持。
1.2 教師團隊對學生團隊訓練的實訓課教學模式和優點
現將“點”對“面”實訓改為“面”對“面”實訓,即教師團隊對學生團隊訓練模式。其優點是:(1)教師團隊組成結構合理,成員分工協同,能較好執行由低到高、由簡單到綜合的實訓項目,使系統性和綜合性訓練得到有效保證。(2)由靜態實訓向動態實訓轉變。如在鋪床練習中,教師扮演病人或其家屬,以正反角色(配合及不配合)出現,既能考查學生鋪床操作,又能考查學生團隊應對意外情況的處置能力。(3)能夠較全面地評價學生實訓效果。教師團隊能夠有效觀察和記錄學生團隊實訓狀況,并對學生團隊成員作出客觀評價。(4)不同教師團隊與不同學生團隊分組實訓,不會出現實訓課學生紀律混亂局面,有利于實訓課管理。
實踐證明,改進后的實訓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保證和提升實訓效果。
2.1 發揮語文教師的作用
在角色扮演動態訓練中,設置護士與病人及其家屬、醫生與其他醫務人員語言交流時語態、語氣、形體等要求,以及護士在病歷記錄、醫療文書、醫務工作交流中規范用語要求,由語文教師對其進行評價,注重學生人文和職業素質培養[1]。通過3年的實訓教學改革,實習醫院對學生的好評率逐年提高,不僅有利于專業和學校長遠發展,也有利于學生個人全面發展。
2.2 發揮校企合作醫院工作人員的作用
各實習醫院護士長及資深護士的參與,對學生今后在該醫院的實習乃至工作產生重要影響,使學生的實訓態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對實訓的認知度與積極性顯著提高;同時引入醫院的新知識、新方法和新護理理念,淘汰實訓項目中的過時內容。
實踐證明,通過合作醫院工作人員參與,使得實訓更加符合醫院實際工作要求,學生積極性提高,實訓效果更佳。
3.1 實訓以實際護理工作過程為主
傳統實訓中針對某知識點和操作點的實訓較多,現將知識點、操作點與職業素質要求點有序聯系起來,進行以實際護理工作過程為主的訓練。如設計內科(外科、婦產科)某病例病人的護理。首先,學生團隊在教師團隊指導下搭建模擬病房、護理值班室、配藥室和藥房,學習了解醫院相關科室工作職責。其次,設計實際護理工作過程訓練項目,如交接班簽名、換裝和妝容、查房、護士日常工作(量血壓、量體溫、測脈搏等),以及正確記錄醫囑、領藥和配藥等連續的護理工作過程。實踐證明,這種根據醫院實際護理工作設計的實訓項目,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特別是學生的實習和工作能力。
3.2 實訓項目訓練以角色扮演法為主
(1)在模擬醫院真實科室環境中,由教師團隊扮演醫生、病人和其他醫務工作人員,實訓過程動態、靈活,學生體驗深、收獲大。(2)角色扮演法是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教師對全體學生進行全面、合理的評價。(3)角色扮演法體現在“活”和“變”上,教師團隊可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團隊改變難易程度要求,做到因材施教。(4)角色扮演法模擬醫院護理工作,既能檢驗和提升教師團隊工作能力,又能培養學生實際護理能力,達到師生雙贏效果。
實踐證明,圍繞實際護理工作過程為主設計護理實訓項目,同時采用角色扮演法來實施實訓項目,能使實訓具有全面性和連續性,可以保障和提高實訓效果。
4.1 制定實訓項目的量化表
傳統實訓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較“粗”,學生感觸不深,效果不佳。由教師團隊對學生團隊進行訓練,教師將每位學生的操作技能點、職業素質點和知識點細化,采用表格形式進行評價。如交班時是否仔細看過值班記錄再簽字、換裝是否符合護士著裝要求、測量血壓和體溫是否規范操作、是否掌握正確的護患交流方法等,以及能否看懂和執行醫囑、領藥和配藥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執行護理醫療規范化操作等[2]。采用表格方式記錄,使學生一目了然,有利于實訓中學生的評價、改進和提升。
4.2 改革實訓講評方式
傳統實訓項目結束后,教師大多要作簡要總結,但學生認識卻沒有得到提高。現利用護理中心實訓室現代化條件,從監控錄像中,截取學生操作過程進行實訓講評,通過觀看(自己和他人)操作,對比實訓評價量化表,結合教師講評,學生才能真正提高認識,并轉化為自覺行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1 教師獎勵方式
將實訓效果作為教師評價重要指標,并與其獎勵工資和績效工作掛鉤。如指標一(青年教師寒暑假醫院臨床鍛煉和學習的成果,學習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護理理念是否應用到實訓教學中);指標二(是否設計符合醫院實際工作過程并行之有效的實訓項目);指標三(教學團隊水平和協作精神);指標四(是否有創新);指標五(學生通過實訓是否提高實習效率,實習醫院滿意率是否提高)。
實踐證明,教師激勵評價指標的改變使教師敬業精神發生了根本轉變,督促教師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與創新。
5.2 學生獎勵方式
將實訓量化評價結果作為實習分配的重要依據,以減少和避免不公平現象及負面影響。對實訓成績優秀的學生,學院頒發證書進行表彰。
5.3 激勵效果
激勵機制的改變取得以下成效:(1)增強了教與學的活力,教學在師生互動協作活動中完成。(2)加快了向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轉變[3]。(3)逐步形成一支具備較高教學技能與團結協作精神的臨床教學團隊。
總之,通過3年實訓教學改革探索,不斷完善和改進實訓課教學方法,為學生臨床實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生在實習醫院的好評率逐年提高,達到90%,實現了實訓教學目的,取得良好實訓效果。
[1]計曉月.議高職護生人文素質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6):97-98.
[2]張萍萍.提高護生對人文素質培養認知度的探討[J].全科護理,2011(3):276-277.
[3]余浩,陳年友,周源,等.教學做合一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G424.4
A
1671-1246(2015)05-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