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祥和,李惠芬,丁鳳云
(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鹽城224005)
數碼互動實驗室規范化管理體系探索
宋祥和,李惠芬,丁鳳云
(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鹽城224005)
數碼互動實驗教學系統作為一種全新的實驗教學模式,被廣泛推廣使用。對數碼互動實驗室進行全方位、規范化的管理與應用,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根本。因此,構建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的數碼互動實驗室管理體系,并規范化實施,是實驗室管理人員、教師及學生共同的任務,最終為廣大師生提供優良的教學環境。
數碼互動實驗室;管理體系;實驗教學
隨著網絡技術、數碼顯微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化、數字化、開放型多媒體數碼互動實驗教學系統成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以其聲像結合、師生互動、資源豐富、教—學—考便利等特點,突破了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為適應新時期實驗教學需要,改革傳統實驗教學模式,2009年我院建成了捷達數碼互動實驗室,服務于全校多個專業、多門醫學課程的形態學實踐教學。5年來,我們構建了基于顯微數碼互動系統的圖像共享、師生互動實驗教學體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隨著數碼互動實驗室應用與開放頻率的增加,也出現了一系列管理方面的問題。因此,對實驗室管理人員來說,構建規范化數碼互動實驗室管理體系尤為重要。
數碼互動實驗室由計算機、顯微鏡、投影系統、互動軟件系統及空調等組成,以1臺教師控制程序端計算機作為服務器,串并聯56臺學生控制程序端計算機。該系統利用數碼技術和網絡傳輸技術,通過計算機將實驗室教師端顯微鏡、學生端顯微鏡以及其他網絡化實驗設備(如投影儀、多媒體、電視顯示屏等)有機聯系在一起,組成一個局域網系統,從而實現了師生互動交流方便、信息資源共享便捷、教學督導井然有序、實踐考核多樣化與無紙化等目的[1]。
基于數碼互動系統的實驗教學,真正實現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全方位互動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減輕了教師教學工作量,豐富了考核方式,提高了教學質量。但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1)計算機方面:部分計算機有時無法正常啟動,顯示屏模糊不清,病毒防護不周全,語音交流系統失靈等;(2)顯微鏡方面:光學系統偶有損壞,鏡下圖像模糊,光源無法調節,鏡頭污染等;(3)軟件方面:鏡下圖像與計算機圖像清晰程度不同步,圖像采集功能不穩定或無法采集,教師端與學生端顯示屏不同步等;(4)學生方面:儀器操作不熟練,規范化操作不到位,不注意保護儀器設備,不注意桌面整潔,儀器設備使用登記不詳實等;(5)教師方面:互動系統應用不熟練,常見疑難問題解決能力欠佳,充分利用數碼互動實驗室功能不到位等;(6)其他方面:實驗室衛生欠佳,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學日志或開放活動登記不完善,儀器設備維護記錄不完善,專職實驗室管理人員缺乏,數碼互動教學系統功能性低等。由此可見,對數碼互動實驗室進行全方位、規范化管理與應用,是保證數碼互動教學設備正常運轉、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根本,是實驗室管理人員及教師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數碼互動實驗室應建立、實施與實驗教學活動相適應的管理體系,并能確保實驗教學質量,且管理體系應被有關人員理解和執行。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并規范實施,數碼互動實驗室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儀器設備使用壽命才會更長久,實驗教學質量才會更好。
3.1 建立管理制度
科學、合理、規范的數碼互動實驗室規章制度是保證實驗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實驗室應至少配備專兼職管理人員1~2名,并制定《數碼互動實驗室使用規則》《數碼互動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數碼互動實驗室衛生制度》《數碼互動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維護與維修檔案制度》《數碼互動實驗室管理人員崗位職責》《數碼互動實驗室教師崗位職責》《數碼互動實驗室學生崗位職責》《數碼互動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記錄》《數碼互動實驗室儀器設備維護記錄》《數碼互動實驗室工作日志》等管理制度[2],這些管理制度是實驗室管理工作的基礎、指南。此外,詳實的儀器設備使用記錄也非常關鍵,可以讓管理者、教師和學生都能非常清晰地知道儀器設備工作狀態,還可以讓儀器設備維護工作有的放矢,有助于維護人員明確儀器設備維護周期。
3.2 制定教學設備使用守則
數碼互動教學系統是一種全新的實驗教學手段,正確操作是保證實驗教學活動順利實施的關鍵,同時還要不斷獲取數碼互動系統應用的新信息、新功能。為此,應制定《數碼互動實驗室管理人員進修或培訓規定》《數碼互動實驗室教學設備培訓計劃》《數碼互動實驗室教學設備教師使用守則》《數碼互動實驗室教學設備學生使用守則》等。此外,定期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實驗室管理人員、教學人員、技術人員進行培訓,獲取數碼互動系統新信息、新動態,并在每學期開課時進行一次強化指導,使各方人員能夠熟練掌握設備的正確操作方法,充分了解各種注意事項,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與此同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掌握數碼互動系統功能,實驗教學人員、專職技術人員還要對學生進行規范化操作指導,針對常見操作錯誤重點輔導,使學生能夠正確使用設備,降低設備損壞率,延長其壽命;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并調動其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3.3 建立管理新模式
人性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模式是數碼互動實驗室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管理者、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源動力。實驗室管理工作不只是管理者的責任,應構建管理者、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管寓于教,教寓于學,學寓于樂,讓管理者管得順心、教師教得舒心、學生學得開心,三者有機融合,共同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讓師生體會到管理者工作的艱辛[3]。
數碼互動系統作為一種全新的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實驗教學模式,創新了實驗考核模式[4],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但數碼互動實驗室管理與維護工作日趨復雜,管理效能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系統的正常應用。為了更好、更高效地讓數碼互動實驗室為教學、科研服務,應運用先進的科學規范管理模式和理念,不斷加強實驗室管理人員、教學人員隊伍建設,完善數碼互動實驗室工作狀態資料,最終構建共管、共教、共學三位一體的教學管理模式。
[1]宋祥和,蔡紅星,李惠芬.多媒體互動教學系統下病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4):3033-3034,3025.
[2]杜麗堅.試論高校數碼互動實驗室設備的規范化管理[J].醫療衛生裝備,2008,29(7):78-79.
[3]黃軒,羅峰,方克敏,等.Motic顯微互動系統在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管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9):2651-2653.
[4]舍雅莉,王雅莉,胡樹名,等.基于顯微數碼互動系統的病理實驗教學模式和考核體系的建立[J].中醫教育,2014,31(1):21-23.
G434
A
1671-1246(2015)17-0040-02
注:本文系2014年校本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立項資助項目(2014YC12);學院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資助項目(Y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