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玲(南通理工學院 江蘇 南通 226002)
高校體育設施服務全民體育的現狀分析
——結合南通市部分高校的場館開放情況
□劉漢玲(南通理工學院 江蘇 南通 226002)
高校體育設施開放是國家全民健身政策中重要一條。現今高校已經基本實現了場館對外開放經營的目標。但是,目前來說經營狀況各有不同,有的經營良好,有的入不敷出,有的有條不紊,有的凌亂不堪。結合南通市的部分高校的開放情況,綜合一些文獻資料,對高校場館的開放現狀以及開放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
高校 體育設施 開放 現狀
國務院 《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于2014年10月20日正式印發。根據《意見》的精神,“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將會加強體育公共服務、在全社會營造積極健身、擁抱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圍。《意見》指出,要盤活、用好現有體育設施,積極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在更好服務群眾的同時提高自我運營能力。
高校是地方的體育事業重要參與單位幾乎所有的高校都配備了齊全的田徑場、籃球場、綜合性訓練館等體育設施,綜合性的大學甚至配備了更為專業級別的各類體育專業場地。而這些場地的配備水平遠遠的高于中小學的配備水平。近年來,為了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并更好的發展全民健身事業,為全民體育提供更好的更多的條件,國家也制定了相關的一些相關條例和法規,保障高校體育設施加速對外開放。高校的體育場館的積極開放,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城市居民體育資源日益增長而體育資源匱乏的矛盾。高校體育設施資源共享,服務于全民健身,實現高校體育設施的充分利用和滿足全民健身需求,這是高校體育場館發展的必然趨勢。
高校體育產業如果能夠良好的運作,那么學生、學校、社會三者都能受益。一是學生可以得到好的體育鍛煉硬件和人文環境,樹立良好的體育習慣;二是學校可以從中受益并反用于體育建設,這樣可以降低對體育的資金投入;三是為周邊居民以及有體育需求的社會群體提供了參與體育活動的便利。場館的開放帶來了很多經濟效益,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本文將就南通市高校體育場館開放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匯總并歸納分析。
1.1、開放程度以及開放效果的情況。
90%以上的高校對其所擁有的體育場館進行了全民共享,比如籃球館、網球場、游泳館、羽毛球館、乒乓球場地等,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把能適合對外開放的場館都進行了全民共享。這是高校體育場館服務全民體育的一個趨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場館開放效果都很好,比如籃球、羽毛球、網球等開放效果較好,但是乒乓球、健身房等、桌球等開放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現在體育健身行業越來越普遍,更多的新型的健身會所走入市場,而健身會所提供的服務又比學校場館提供的更專業更舒適,比如健身會所提供更專業的針對性指導,提供洗浴等配套服務,而學校里一般不提供。籃球館、羽毛球館、網球場等開放效果之所以會相對好一些,是因為這些設施占地面積大,鍛煉人群容積少,運營成本高,效益相對來說比較差,所以商業性健身會所一般不開設經營這樣的場館。
1.2、對外開放與學生教學使用的互相影響情況
對南通市幾所場館開放的高校進行調查得知,高校的體育場館對外開放都是遵循在不影響教學的前提下設置開放時段、開放程度、開放價格等。通過這些環節設置控制場館的使用,盡量先滿足學生教學訓練使用。從理論上來說,這是非常合理的安排。但是操作過程中仍舊出現很多問題,比如業余時間學生也是有鍛煉需求的,但是業余時段收費以及價格對學生群體來說又有些偏高,比如周末,以及晚上等時段。部分學校場館經營管理制為此也制定了對策,比如針對學生執行學生價等,但是預約場館出現沖突時候,利益誘惑會導致管理者往往優先給價格高的校外群眾使用。對此,部分熱愛鍛煉的學生表示場館開放對自己的鍛煉需求產生了很大影響。
1.3、體育設施的開放效益與服務質量現狀
最近十幾年,隨著高等教育的慢慢普及,高校普遍開始選址新區建設新校區。這些選址一般在郊區或者城區外沿,甚至鄉下,人口密集程度不夠,消費能力也欠缺。鍛煉人群的減少,影響了開放經營的效益,也影響了場館管理者的經營積極性。
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以及對外經營,都涉及到各類支出。在場館開放后,學校與場館管理者一般達成協議,詳細劃分支出責任。場館管理者由于經濟壓力以追求效益等原因,往往會節約開支,精簡人員,這也導致場館服務質量下降,甚至在提供教學需求時候,服務打折扣,這也容易引起學生的不滿。
1.4、主觀認識問題
大眾利用高校體育設施意識不夠,周邊很多群眾目前還不清楚高校的體育設施還可以對外使用,有的群眾對高校有一種敬畏的心態,甚至認為高校封閉的,不敢走進校園進行鍛煉。
組織管理者觀念不強,缺乏體育產業化的意識。體育產業化的重要性以及體育產業在國家經濟中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被社會認可。但是多數人觀念中認為高校體育僅僅是服務于在校學生,為學生提供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競賽,體育場地設施也只是僅僅提供給在校學生群體使用。即使大部分已經開放經營了,組織者也缺乏主動參與市場、主動聯絡尋找市場的意識。
1.5、相關部門政策扶持不夠
相關的部門機構,已經意識到高校參與到體育產業化開放體育設施的良好效應,也開始制定一些體育產業化的相關政策。但是相對于高校優越的體育資源以及社會上對體育消費的需求來說,高校參與的還不夠,需要更寬廣更深的開發和支持,提供給高校良好的指導思想,指引正確的的市場化道路。
1.6、高校的體育產業經營缺乏合適的專業管理人才
高校體育產業是一個后起之秀,而高校體育場館開放還處在開發階段,很多高校雖然已經開放經營,但是大多直接配備非專業人員。由于缺乏合適的專業人才,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一個長期的學習和磨合過程。
有部分學校場館開放經營直接由體育老師負責,教學訓練任務之外缺乏精力管理,而且教師主修教育專業,對市場以及經營策略等都是要摸索和探索,這對教學訓練科研的精力也有所牽扯。
1.7、對外經營容易使校園出現許多安全隱患
在開放過程中,必然更多的社會人員走入校園。這給校園的管理帶來一些壓力,比如這些人員帶車進校園,比如有不良人員趁機進入校園,包括在場地設施使用過程中,外來人員鍛煉也容易出現損傷或者意外等,這都是潛在的安全隱患。
(1)聘用專業全民健身方面的人才,提供更專業的技術指導;配備更全面的服務設施,比如方便的停車、洗浴、餐飲等;
(2)把教學和對外經營分開,通過招標交由專業的體育經營公司經營,經營承包的企業也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專業鍛煉指導;
(3)體育類院校可以開辟體育管理、體育經營、體育產業等相關專業,培養相關的人才。不但是高校可以參與體育消費市場,中學和小學也一樣需要這樣的人才;
(4)更加深廣的宣傳和廣告,以及更多舉辦賽事活動等,提高知名度以拓展市場,同時也提高了高校的知名度,提升高校社會責任感的形象;
(5)對校外消費者進行會員制管理,嚴格審查身份并備案,辦理校園進出通行證,辦理會員卡時有統一的安全教育標準和條款。
[1]高曉發.體育產業與體育產業化概念之辨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03.
[2]郭大勇.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及管理模式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06.
[3]張林中.淺析高校體育場館市場化的意義[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4,02.
[4]何祖新.河南省高校體育資源面向社會開發利用的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10,10.
南通理工學院科研,2014018)